還在吵實坪制虛坪制的,真的不知道在吵什麼,搞清楚建築法規再來吵好嗎?

fsvbzq wrote:
買大公多少錢?
買小公多少錢?
停車位多少錢?


停車位可分出來, 大公小公可分出來? 真是太好笑

我也贊成實坪制, 但認為實坪制就能讓房子降價, 那是痴人說夢.

Jojoba323 wrote:
那你可以再去歐美看看再來評論公設比這制度
實坪制:東南亞,歐美


不好意思,你講得實在很籠統,或是你其實不懂只是想裝懂

美國東西岸,德國,義大利,法國 我幾乎每4~5年都要去一次
印尼 越南 柬埔寨我每年都要去3次以上
最近有考慮在胡志明市與蘇門達臘置產
以上各國的房價所得比都比台灣高很多
實坪制在這些國家根本就沒有幫助

台灣房價雖高,但只要夫妻倆小康家庭,都還算負擔的起
以上這些國家或地方,當地人三代都不一定買得起

不知道你講得到底是什麼?

美國你只要不是大城市,

或是貴死人的矽谷,

即使在東西岸郊區地方

還是買的起吧,

只是開車上班要很久.
EthanTs wrote:
美國你只要不是大城市,

即使在東西岸郊區地方


本地人幾乎都是用租的 買的人都是亞洲人或華人居多

東岸我比較不熟就不說了,就講我最常去的加州,近幾年房價真的是井噴

來講我最有興趣的越南
越南不但實坪制,且外國人不得買土地(或透天),所以只能買大樓
且一棟大樓外國人最高只能佔30%且不能辦理優惠房貸
都這麼嚴格的條件了,房市3年漲一倍
且漲價前對當地人來說就是天價了,漲一倍後就是天價x2


前面有高手指點我合約的不合理之處,OK我會再去了解
但實坪制對房價抑制的幫助到底在哪裡? 大家都看的出來就我看不出來

andywang25 wrote:
買房時,如果有跟建商買地下停車位,你的土地持分會比沒買車位的人高一點點,你可以找家建商或仲介問問。

這個我佑道啦,車位的登記持分,有很長的歷史變革。有土地持分也有沒土地持分。現行大概持分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二。
這個持分和房價比例來說,有跟沒有是一樣的。給那一點點持分。目的是當建物重建時,車位所有權人能有參與和發言權。
因為太少了,這不影響我提出車位便宜是因沒有土地持分的結果。

andywang25 wrote:
但是如果是私人買賣,而且不買房,只單買停車位,大部分人都忽略將應有的土地持分一起過戶,
只單單過戶了車位,結果損失了土地持分。

代書不會犯這種錯,可能是該車位本就沒有持分土地。

八月二十 wrote:
聽你這樣講,我合理...(恕刪)


小弟我買過房子啦~
可能買了房子~閒來無事吧~
量了量屋內的實際面積~
奇怪了~
跟主建物所登記的~
好像不太一樣~

主建物少了約1坪~不過可能有柱子在牆外~量不到那就算了~
(牆外的柱子~可以算在主建物內嗎???)
陽台少了1坪~就簡單的陽台而已~還可以少1坪???
雨遮就還好~差不多~

專用部分就算了~畢竟這很容易被消費者發現的~
好玩的是這個共用部分~
也不知道跟實際面積誤差多少???
而且還跟建物同價???連用不到的雨遮也跟建物同價???
應該是大家都很有錢吧~

聽說有不肖的建商~
會把部分小公灌在主建物內~
或是把車道灌在大公裡面~
...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應該還很多手法吧~
只是小弟不是圈內人~所知有限~

EthanTs wrote:
停車位可分出來, ...(恕刪)


當然可以分出來啊~
不然建商是怎麼算出來的???

實坪制怎麼可能讓房子降價~
反而是讓單價變高~
不過至少讓交易透明點~

sunyearhuang wrote:
虛坪制
同樣公設比30%,樓層不一樣,
假設2~5樓每坪20萬,5~15樓每坪30萬,15~25樓每坪40萬
實坪制
2~5樓每坪28.6萬,5~15樓每坪42.9萬,15~25樓每坪57.2萬
如果懂結果一樣,就會知道吵實虛坪制有多無聊了。


你再想深一點,多用點腦

如果隔壁一棟一樣高的,公設內容大同小異,建築格局也差不多的B大樓(不同建商)
同樣都沒有凶宅因素的A/B兩棟全新大樓,

A棟採虛坪制,公設比30%, 2~5樓每坪20萬,5~15樓每坪30萬,15~25樓每坪40萬
B棟採實坪制,2~5樓每坪賣25萬,5~15樓每坪賣36萬,15~25樓每坪賣50萬

請問,會買A大樓的,究竟是被建商表面價格騙了,還是智障?

fsvbzq wrote:
小弟我買過房子啦~
可能買了房子~閒來無事吧~
量了量屋內的實際面積~
奇怪了~
跟主建物所登記的~
好像不太一樣~...(恕刪)


很怪..
常聽到有這種糾紛..
如果一坪40萬....就是40萬不見了..

這還是可以可以調測得到的..
大公?
小公?一半的牆壁.怎麼量??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fsvbzq wrote:
主建物少了約1坪~不過可能有柱子在牆外~量不到那就算了~
(牆外的柱子~可以算在主建物內嗎???)
:::

聽說有不肖的建商~
會把部分小公灌在主建物內~
或是把車道灌在大公裡面~
...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恕刪)

建物蓋好後是向地政單位申請測量的,不是建商自己量。
測量的原則是,有共壁量到壁心,沒有共壁就量到牆外邊緣。
柱子量測同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