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H666 wrote:
倒果為因了。竹科蓋房(恕刪)
你誤會意思了
首先
我們要了解整條融資供應鏈
你就會知道我講的是什麼
房價只是果
真正的因是國家跟企業
土地財政>大量融資>城市建設>大量融資>企業加入>大量融資>土地財政大量稅收>鉅額融資>土地財政企業補貼>企業大量加入>鉅額融資>人口大量遷移>融資買房>城市快速發展>土地財政>無限輪迴
每一次的抵押融資印鈔票
都會產生巨額利息,錢不可能平白產生
是要付出代價
那麼,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一次性通膨,只有每年的2~3%
很簡單,因為錢幾乎都流進房地產
每一次的融資舉債,都會在往後無形墊高房價(土地)
如果你不明白
想像一下一般人賣房子會不會把利息或持有支出也算進去成本,當作售價呢
國家也是一樣,期限到了
我們要收回前債劵,再發行貴一點的新債劵去抵銷前一個債劵成本
看一下各地市政債,看一下我們的國家負債
第一個炒房的是誰,是國家,無形在炒房的是誰,是企業
正常人完全不會想到這個,只是說,哦~ 是投資客炒房
因為我們只能看到眼前的事實,背後的融資供應鏈我們看不到
政府的負債鉅額利息跟企業的負債鉅額利息會轉嫁到誰身上?
講個笑話,房地產稅收佔全國稅賦比例是多少大家知道嗎
政府要靠什麼賺錢,國家自身財政要靠什麼打敗通膨? 投資股票嗎?
泡沫只會愈吹愈大,什麼時後破我們不曉得
唯有自強不息,才能用最好的方式面對未來一切風險
登卡普 wrote:
正確!此乃貫徹國父的理念,把【地盡其利】發揮的最大效益。
是地盡其利了,但漲價歸公呢?
這些市長大力推重劃區,然後推出幾環幾線,招標給建商搶重劃區,高價推案賣給買屋人(通常是市民),買屋人承擔還款重壓,整個生活品質大降,然後這些首長說是他們的政績以為邀功,可是,集合住宅/合宜住宅之類的平價公/國宅敷衍了事,而選民還大力吆喝,票投他們引以為傲,能不能說是笨?照理,選民並不笨啊.
但,市長不如此推行政務,那麼多人要靠他吃穿,若沒得吃也沒得穿,下次他還要/還能選的上嗎?原來,連首長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再有崇高理想,口號動人感天,也就只是理想,理想能拿來吃拿來穿?別傻了.
所以,雙北的房價全球沒有第一名,大概也有五名內,因為雨遮/公設之類,一坪造價了不起12,13萬,買屋人卻要用或50或70或100萬買,難怪雨遮越來越大,公設越來越多,雖然,去年起新建案不能算雨遮了,但公設比例還是不減啊,買屋人高價買室內坪也就算了,幾乎用不到的公設也同室內價,買屋人被灌水30/35/40趴的坪數,也都習以為常了.
guest2000 wrote:
雙北的房價全球沒有第一名,大概也有五名內,因為雨遮/公設之類,一坪造價了不起12,13萬,買屋人卻要用或50或70或100萬買,難怪雨遮越來越大,公設越來越多,雖然,去年起新建案不能算雨遮了,但公設比例還是不減啊,買屋人高價買室內坪也就算了,幾乎用不到的公設也同室內價,買屋人被灌水30/35/40趴的坪數,也都習以為常了.
我也認為公設沒用,雨遮也不好,虛坪灌水太多 . . . . . . . 但這些全部都不衝突。
因為法規也沒有說只有建商才能蓋房子,一般老百姓不准私自蓋呀!

只要你有一塊建地,經過合法的手續,你喜歡怎樣的房子通通可以自己蓋。

所以那些灌水的建案就不要去買,找合乎自己標準的房子,找不到就自己蓋嚕!
一鴛一 wrote:
你誤會意思了首先我們(恕刪)
這樣說也不對
新竹那案子並不單純科學園區規劃(硬體上),還包含稅制上的優惠,不然區區一塊土地怎會吸引其他企業願意進駐?
不然更多空地,土地更便宜,建築也不會花太多費用,為何會一票想去科學園區?
就是因為稅制優惠造成
但你能說這是炒房?這是錯誤選擇?
並不是,這是很正常很合理的方法,不然你要如何帶動產業?增加工作?
炒房是因為這地區經濟改善,人人薪資水準可以負擔更多房價,而導致有人將房價提高售出!
所以是政府導致炒房?不是,不這麼做新竹就業機會不會提昇,更別說當地人們平均薪資提高
是企業帶動炒房嗎?我只能說也不盡然
土地成本加上建設成本還有其他管銷,你能要求一家建設公司要賣一坪10萬房子嗎?
沒辦法,企業就是要賺錢,只是合理與否
(還有別認為建設公司賺很大,前提是土地要先買好放個十年才有機會,不然後來跟進的建設公司利潤難看到不行)
簡單一句話,當年帝寶一坪多少?當年有人還求我客戶幫忙買一間…現在?.?
房產是投資沒錯,但他帶來價值是虛無,對社會沒有貢獻。
合理的都市開發帶動就業機會,提高平均薪資,也稍微帶動房價是合理
但不合理的是房間一手二手,毫無作為就加價轉售,只因為當地經濟水準提高,人們消費能力提高!
而真要說,就是政府打房不夠確實,不夠用力,但硬要扯說政府不打房,我只能說,這是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