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有差, 差多了.. 寶貴的青春親身經歷.. 沒什好筆戰的,懂就會懂,不懂就繼續去做白日夢吧.


小董哥 wrote:
老實說.我覺得你人在...(恕刪)

我是不知道這樣有多深??又有多淺??
因為人家的重點在於~自住有沒有差!!
若你看的是他說在國外的生活。不然這樣好了
你最省吃你最減用,這兩個第一名都頒獎給你好嗎??
你這樣最深了


sniper5k wrote:
還有... 哪位大大可以講一下....現在台北三房一廳的價位到底是多少啊???
台北的房價真的是讓人有點霧裡看花.

年薪兩百萬要買到低風險,又住的像個家的, 哪邊合適,價位坪數又是如何,
又或者是在新北市..

那位大大願意分享一下嗎?


這樣討論應該有意義點了吧...

我最近有去看房是在台北市
三房一廳的中古公寓如果25坪是在1300
如果35坪的話大約1600到2000都有可能
屋齡大概都35年左右 屋況普通差
至於最近蓋的新成屋都公設比很高
沒有前後陽台 還有樓中樓也能稱兩房一廳
看完之後我都說不出話來了
稍微有像樣一點的房子馬上就2000起跳
花那麼多錢在雙北市買房子實在不像家
至於其他很多人的回覆也只是歪樓罷了
有些人為了成交什麼都講得出來
樓主也不用太計較
買在高點"自住沒差"?

住了2年覺得吃重,漸漸沒了該有的生活品值 算了!反正告訴自已"自住沒差"

住5年想換新房,卻因買在高點而無法轉賣 算了!"自住沒差"

住10年小孩長大,爸媽老了,自已負擔重了 撐下去 算了!反正我還有一間房

住20年房子老了,自已也老了告訴自已,反正也賣不掉就等改建吧,等那天會好運上門


20~25年終於還完,回想過去自已到底做了什麼,犧牲了生活、娛樂、教育的一切只是為了當初的"自住沒差"

最後就只是"窮的只剩一間房"

tristanwen wrote:
我不是很懂你為什麼會...這整篇是樓主自身經歷, 發表在這是有什麼問題嗎?
樓主就是覺得在那時以那個價錢買的房子加上之後經濟上的不景氣使的生活品質受到了些影響(恕刪)


提出不同意見的,就是仲介?

是樓主所描述的時間點+家庭背景+劇情+沒有結尾...兜不起來
少說了一些事,或樓主不知道一些事,或者不願說一些事...
卻要大家只能捧場?

這怎麼看都是因為買貴才有差的...
不是因為自住的問題啊...

除非有重大變故或是必須搬離現有地...
自住房價變動後你也不太可能去汰換房子...
房價變高周圍的房子也變貴...不太可能換...
房價變低就更不可能換了...

怎麼看都是因為錯估未來情勢才是關鍵錯誤...
froce wrote:
這怎麼看都是因為買貴才有差的...
不是因為自住的問題啊...

除非有重大變故或是必須搬離現有地...
自住房價變動後你也不太可能去汰換房子...
房價變高周圍的房子也變貴...不太可能換...
房價變低就更不可能換了...

怎麼看都是因為錯辜未來情勢才是關鍵錯誤...



其實就跟投資股票買貴有差 當然有差 誰不想買便宜點
跟融資或現股的關係不大
跟是否影響自己因為價格變動就會過不下去有關

簡單說就是低買 這大家都同意
但影不影響自己的生活 則需要自己判斷
簡單說 跟沒說差不多
froce wrote:
這怎麼看都是因為買貴才有差的...
不是因為自住的問題啊...

除非有重大變故或是必須搬離現有地...
自住房價變動後你也不太可能去汰換房子...
房價變高周圍的房子也變貴...不太可能換...
房價變低就更不可能換了...

怎麼看都是因為錯估未來情勢才是關鍵錯誤.(恕刪)



tristanwen wrote:
樓主說的是對的, 他說的不算是廢話
房仲口中的"自住無差論", 是大約是指就算現在房子是高點, 因為自住, 就算買貴(也可說買了超出自己負擔能力一點點)但可期待未來還是會漲回來甚至超前(歷史圖表), 所以沒差
但若未來經濟變得更糟呢? 有任何一點的萬一, 因為收入不增反減而影響到了定時要繳的貸款, 是不是生活就要受影響?

樓主主旨是提醒要買的人要想好, 房仲一定不會細心提醒:"買房要量力而為喔!" 畢竟現在看起來房市都在高點, 不可不愼!...(恕刪)


那個...你沒必要特別幫樓主說話啦,因為他後來也說事後檢視也是廢話。

sniper5k wrote:
對啊,
其實... 很多事情後檢視都是很廢話的....(恕刪)


其實後來我真的看懂了,樓主要表達的是投資的時間點很重要,
買房也算是投資的一種。

而自住沒差是真的,只是剛好那時樓主家裡買的房讓樓主的留學生活過得很辛苦,
所以覺得自住有差。
假如當時樓主父母升官加薪,讓他留學生活過得爽一點,他也會覺得自住沒差了。

結論是,樓主強調的是投資時機,而不是自住與否。

"自住沒差"說:真雖,躺著也中槍...




你們講的邏輯真的很...........詭異
我一邊看一邊皺眉頭...

是我作文理解能力太差,還是您們的知識水平高到寫的字詞我完全無法理解??


"一直講自住有差....
樓主只是因為買貴才有差...."

"自住本來就沒差,
只是投資的點要對."

"本來就自住沒差,
樓主的爸媽買貴而已,所以造成樓主生活品質下降,乾自住沒差屁事"


你們這樣像倉鼠一樣的來回一直講矛盾的論點,一直把自住有差的原因寫出來.. 然後後面再補一句自住沒差.....

自住沒差的論點不就是只要買的起,何時都可以買才叫自住沒差?
然後你們每一句下面又補一句, 不要買貴就沒差..

接著一直重複這個論點,然後又一直強調自住沒差...

唉.....


你們實在太會把事情複雜化了,
只是要爭論自住有差,自住沒差.
兩句話就夠了

1.因為自住差, 所以請好好審視自己的能力及市場環境買房.
2.因為自住差, 所以請好好審視自己的能力及市場環境買房.

我的說法就是第一句.
你們的說法是第二句.

再簡單一點好了

1.因為自住差,所以請千萬不要買貴.
2.因為自住差,所以請千萬不要買貴.

誰對誰錯,我也懶的理了.


你們慢慢調侃,我會偶而上來看看你們的,
有新解釋或新的寫法還請賜教.


加油


(對了... 請容我問一下... 一直強調自住沒差的你們... 倒底是爲什麼要那麼死忠在那個"沒"字啊?
一直強調能讓你們賺大錢嗎?? 還是全民都會因此受益??
明明自己都講出有差的原因了,而且還寫了一堆...
寫完後再套上一個自住沒差的字樣,真的很讓人費解....)

Louisvuiton wrote:
我最近有去看房是在台北市
三房一廳的中古公寓如果25坪是在1300
如果35坪的話大約1600到2000都有可能
屋齡大概都35年左右 屋況普通差
至於最近蓋的新成屋都公設比很高
沒有前後陽台 還有樓中樓也能稱兩房一廳
看完之後我都說不出話來了
稍微有像樣一點的房子馬上就2000起跳
花那麼多錢在雙北市買房子實在不像家
至於其他很多人的回覆也只是歪樓罷了
有些人為了成交什麼都講得出來
樓主也不用太計較(恕刪)



其實...我也不懂他們在耍什麼嘴皮..
又說能力,又說買貴,又說投資失敗有的沒得.
說的好像.. 一個家庭只會把錢拿來買房,完全不會有其他開銷投資似的...
然後再接個自住沒差....


回歸正題...
所以年薪兩百萬的雙新家庭.
買 1000萬, 35坪不含公設,五年新的房子 算合理嗎?
北部哪邊有這種條件的房子??

我比較想知道那些一直說自住沒差的人,
能否提出他們所謂合理的薪資能力,價格,大小,區域.是甚.....
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標的物出現在現在的北部才是重點不是嗎?

不然自住沒差的論點倒底是用什麼理由來支撐的??
只靠一個房價長期下來一定會漲的更高這種論點????

實際上.. 雙薪兩百萬也偏離了北部居民的實際收入..

雙薪勉強百萬的家庭要去哪買合理的房子..
我真的希望這些自住沒差的可以提出他們的好例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