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hsino wrote:
是阿~ 可是我看到這...(恕刪)
這句話我可以收回,但我對你提出的政策看法仍然不變,
就是完全沒有執行的可能。
p620329 wrote:
這句話我可以收回,但我對你提出的政策看法仍然不變,
就是完全沒有執行的可能。...(恕刪)
messahsino wrote:
你目小嗎? 可不可以去看清楚第一頁寫的solution? 還有臉問我第二次..
政府應該把房子視為民生用品,你有錢要囤積可以,但是要限制,如
=> 一個家庭擁有第三間房子以上者,加重課稅10倍公告地價(或採累進制度).
=> 或者家庭擁有五百坪建坪以上者,用累進制度課稅.
=> 如果用公司或者其他法人 團體購買者,(尚未想到..反正也是給他們一個額度,之後加重課稅)
=> 禁止財團屯地,違者加重100倍課稅.
要是房價因為跟所得稅適用累進制~ 讓有能力的能繳多點稅~有什麼不可執行的?
你要是不想討論就別留言~ 還沒看清楚我寫的就站在反對的立場~ 有你這種人台灣一點也不會進步.
...(恕刪)
cazando wrote:
房價不可能因為很多人都只能領22k就跌價變成100萬
所以你的五年買房夢想不實際
你如果追求的是一個均貧的社會,那你可能得前進北韓
但就算是北韓,他們的金胖子也不貧啊...(恕刪)
messahsino wrote:
也許我應該再說清楚一點,因此在第一頁新增了前言.
前言: 小弟沒指精華區或者一般城市周邊地區,因為是連動的,
而且週邊地區的房價薪資比,也不合理,生活機能都不好了,
還是讓相對住在那邊的人(較低所得)買不起.
只能從台灣的遊戲規則改變,讓需求降低,抑制投資炒作.
才能回到絕大多數人努力就能買的起房子的狀況.
messahsino wrote:
1. 為什麼我沒說我要買在哪? 因為我的標題很清楚~ 我只是七年級的一員.
我沒辦法設定七年級一定要買在哪~ 這是自由意志~
2. 週邊地區,的房價比也是過高,既然大家拿濫的房價出來說,
那也只能收入只有36萬的七年級生(月新兩萬多),他們能夠成家的價錢,
你們會發現這有多可笑,一棟中古房,450萬~他們還是需要不吃不喝12.5年.
messahsino wrote:
4. 多少房屋叫做囤積? 這問題在第一頁是能找到的..
台灣假如有一千萬棟房屋,家庭數700萬,每個家庭買兩棟,應該就需求過大了~
每個家庭買四棟~台灣大概沒有什麼農耕面積了,買六棟~ 買七棟~ 買十棟
我想3萬6千平方公里的平地應該會不夠蓋(全球146名,超小的),說不定需要蓋到海上去~
大概就是這樣吧~懂了嗎?
messahsino wrote:
5. 因此~需要讓這些想要囤積房子的人退場~讓房子處於非常多的狀態~
價錢就會在離房屋公告地價與建築成本不遠的地方~ 而不是屋主想賺多少,這種私慾的價錢~
房價薪資比也就能合理化
lovebean wrote:
你的想法是於現況以強制降低購屋需求的力量來達成降價的目的,
但是否有想過這樣的做法會帶來什麼副作用??
也許這樣真的能將需求一下子大砍三成, 但建商的成本並不會因而降低,
反倒讓一些營建相關公司撐不住倒閉, 造成許多人失業,
銀行的不良債權增加, 資金周轉出問題可能還會牽連更多人,
這些經濟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
很多人沒工作反使薪資水平更惡化, 多間業者倒掉後未來蓋房買房的成本不降反增,
若金融體系也出了問題還會牽連到大家的存款, 請問年輕人會更買得起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