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080 wrote:
...(恕刪)

更何況想在德國大都會居住的居民算是中間偏高階級
所得稅率會落在 42% 以及 45% ...




一般社會主義國家(非共產非大陸)

所得稅率: 基本40~45% 起跳..牛肉是這麼來
(大鼻情聖那位法籍電影男星..終究 敵不過也放棄法籍外遷他國 )

英德法澳紐加是最典型代表
(美國稅率"稍低"..也是30~35% 起跳)



不必羨慕別人

@台灣
一般受薪階級 年繳綜所稅率約莫"只佔"8~12%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flash080 wrote:
2012年人均所得...(恕刪)


時間進入2016第二季的現在

日本病症狀最輕的看來還是德國

volks and k8 wrote:
@台灣
一般受薪階級 年繳綜所稅率約莫"只佔"8~12%


@台灣

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稅7成以上,遠高於美國的55%及OECD國家的49%。
其他如股利所得占約1成,財產所得則不到1%。這表示真正繳稅的對象大部分落在受薪階層。

稅收創新高 受薪階級更被剝削
其實你漏掉一塊, 內文裡面還提到

進一步分析全台550萬家戶,有8成家戶繳稅極少,其中一半累進稅率適用5%,另一半完全不用繳稅。結果造成超過9成的綜合所得稅是由2成的家戶負擔。

所以真實的狀況是,這表示真正繳稅的對象大部分落在受薪階級, 但是並非所有受薪階級, 而是20%的受薪階級家庭繳了90%的稅,

台灣的稅法不是單一稅制, 所以這種統計方式, 其實大部分是拿來當籌碼和話題用的

例如這20%的主要繳稅家庭內容又是如何呢? 如果一個家庭有薪資所得和非薪資所得(營利、執行業務、利息、租賃), 然後墊高了家戶收入, 造成家庭收入的繳稅級距上升, 那這個稅收是來自薪資還是其他收入?

bbp408 wrote:
@台灣薪資所得約占...(恕刪)

bbp408 wrote:
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稅7成以上,遠高於美國的55%及OECD國家的49%。

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稅7成以上?
看不懂,可以解釋一下嗎?



所得稅所佔稅收來源比例大概就是這樣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應該是把個人申報的營利事業所得都計入, 然後用這樣的統計資料, 強化受薪階級是主要稅收來源,
接下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還沒開始繳稅的學生, 還有2011年之後才繳稅的教師教授學者)就會引用這樣的資料去訴說所謂的公平正義

sardine001 wrote:
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稅7...(恕刪)

sardine001 wrote:
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稅7...(恕刪)


很棒的資料

感謝s大的補充
Nelson5 wrote:
其實你漏掉一塊, ...(恕刪)


或許我引用的資料有問題

但台灣在資本利得的稅賦絕對是不公平甚至是有問題的大坑

下午看到一位網友提到
"大陸利率要5~8%  台灣才2%  這中間的差距就是有錢人買房的生財之道"

這個拿來做利差交易不就賺爆了~

這種成本極低的"無風險利潤"最少有3%~4%

當局在財政困窘的現在有一個個追回來課徵適當及公平的金額嗎?

我對稅務並不夠清楚所以論述一定不精確

但當局如果確實的課徵資本利得稅

還"需要"對受薪階級設立各種名目來挖錢?

==============================================

光是這點

怎麼叫我不羨慕那些有公平稅賦的國家?
那是貸款利率,又不是存款利率、什麼叫無風險不懂。


bbp408 wrote:
或許我引用的資料有問...(恕刪)
ccc42 wrote:
那是貸款利率,又不...(恕刪)


這樣c大還要跟人家玩房地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