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2/13更新)

sean1972 wrote:
不需要特別搜尋,

...(恕刪)不需要特別搜尋,

只要你每天有掃一遍新聞標題即可知道

除非你告訴我在華爾街上班的人沒有閱報的工作習慣

當然,你需要的是國際的資訊,台灣新聞可能你也不放在眼裡。

那麼,即然你連台灣的新聞標題都不讀,又有何自信去批評現在的台灣問題。



你要開始?那我就陪你一會兒。

台灣的新聞標題是最沒有參考價值的文字。
為什麼?因為標題就是用來吸引讀者跟觀眾的。台灣媒體素質大家有目共睹,下標題時往往都已經默認了立場。隨便舉例:前幾天的賓士「爆沖」撞了八九輛車,哪一家媒體不是用「爆沖」兩個字?結果呢?幾個小時之內,小惡魔這裡已經完全把案子結了:女車主自己誤觸了定速器又沒有踩剎車造成的。看新聞標題?你嘛幫幫忙。

不用再酸我之前寫的華爾街工作經驗。我那 po 的重點是,在紐約領大學畢業生裡頭中上等級的薪水,我也買不起紐約的高級公寓啊,我一樣是跟人分租房子,全世界不都是這樣?如果我當時一直抱怨自己買不起紐約的高級公寓,那是多荒謬的一件事!如果你看東西連重點都抓不到,我不知道你平時考試是怎麼考的?更嚴重的是,如果你已經脫離學生時代很久了,還是抓不到重點,代表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找到重點。你確實應該要擔心!

我早就離開金融業了,因為那隻是人生歷練。待兩年賺得多、花的多,經歷過,再認識自己,再 move on. 人生不就是這樣?有人說愛現,我不知道這又什麼好現的?你可以看看新聞媒體人幾個自稱待過紐約的,有多有成就嗎?有造福了社會嗎?還有個作家自稱早期是華爾街金童,結果就賣座了那 101 本書,現在也就是當講師顧問,談的仍然是 20年前的輝煌「成就」。那是可悲的。

不是每個人什麼東西都要抱一輩子,過了就應該要 move on - 這就是台灣年輕人自己卡死自己的地方 - 現在領 22K,認為自己一輩子就是領 22K。難道所有同學或認識的同年紀年輕人都清一色是 22K?過年期間難道你沒有聽哪個討人厭的親戚說誰誰誰的小孩一畢業就拿五六萬,或 30 出頭年薪幾百萬的?我相信一定都有。為什麼自己不想別人第一份工作為什麼能拿高於 「基本工資」 而自己永遠把自己設定 「基本工資」 就是自己應該的行情?不跟好的比,自己永遠不會進步。

flash080 wrote:
給大家看一下何謂台灣大學的水準
好不好考大家自己看吧
水準在哪我就不多說了

這些所謂的"大"學是誰搞出來的?
還不是這個國家的大有為政府搞出來供特定人士賺錢用的?
教育制度跟體系所造成的受害者是誰?是年輕人還是...


聽我歌一曲 wrote:
你的價值是要靠你在整...(恕刪)

所以就是要先拿底薪衝不是嗎?
每次都聽到 你沒有成績要如何談薪
這我知道所以沒經驗的只配拿22K?
面對現實台灣目前就是起薪低
別再起薪可以養回一家人的年代
物價漲的比啥還快,95都要3X元了
想當初我剛簽車也才26~29
現在漲3成薪水漲幾成?
現在慣老闆只希望薪水低工時高
所以都要先辛苦拿22K才可以?
我也想過之後可以跳槽
難道我半年就可以跳?
總有3個月的試用期,免洗工程師讓你知道台灣摳失當的威力

Moerik wrote:
這些所謂的"大"學是誰搞出來的?
還不是這個國家的大有為政府搞出來供特定人士賺錢用的?



按照那個圖表,裡頭最大的漲幅是約在 2000-2001 年間,錄取率一下子從 50 多跳到 80 多 %.
而台灣經濟飛黃騰達的期間,大學錄取率一直保持在約 30% 左右。

到底為何台灣人堅持一定要買房?

不買房生活就活不下去?

接近泡沫化的房產本來就不是一般受薪階級可以買得起

就算買了,房子真正的價值是甚麼?

到底是缺居住的地方,還是缺個水漲船高的泡沫房價?

放下必定要買房的心態再回頭看看現在台灣的房地產,你會很慶幸不必冒風險當最後一隻老鼠

以台灣的空屋率跟所得,房價再漲個一倍租金還是不會動

真不懂為何願意背幾十年的房貸買個中古屋,搞亂自己的生活品質

等到房貸繳清剩下來的是個屋齡近40年的老房子

這段期間還要上天保佑景氣好工作順利,一旦失業房子就沒了

做人量力而為,有甚麼樣的經濟條件做甚麼樣的事

有能力買房固然是很好,沒能力還想著國家政府能幫你一圓買屋夢

趕快提升自己比較實在
我說讀新聞標題,可沒叫你照單全收新聞內容吧,你總是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是嗎?

至於你那些努力的經歷,我還是要說,

你個人的努力反應在你的薪資上了,

那麼,政府如果有努力,是不是應該要反應在全體受僱人員的平均薪資上呢?




sean1972 wrote:
我說讀新聞標題,可沒叫你照單全收新聞內容吧,你總是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是嗎?

至於你那些努力的經歷,我還是要說,

你個人的努力反應在你的薪資上了,

那麼,政府如果有努力,是不是應該要反應在全體受僱人員的平均薪資上呢?



現實是,努力也不一定會有成果。
政府有沒有努力,我根本懶得評論了,因為事實就是「沒有成果」。
啊我一開始不就在第一頁說了:
「年輕人沒有比較可憐,因為大家都可憐政府對不起的是大家,並沒有特別對不起年輕人」。

我是覺得,一個正常的國家就應該像南韓那樣,人民,政府,企業一同努力

除非你只想當個無祖國商人或是沒有國家觀念的浮萍人生

不然追求人民.企業.政府一同努力的理想,是一個國家人民應該有的觀念。

所以當這個國家出現人民靠自己很努力,但企業和政府在扯後腿時,就表示哪邊不正常了。

有能力的人出國賺錢是不反對,但是該為這個國家盡一份心力時,還是要出現…

畢竟,你的親朋好友,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出國,有能力的不為國家多付出改進

是要看這些人爛在這邊,我們獨善其身這樣嗎?

我想一個有好體制的國家,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不需要人民付出心力。

目前這個國家的爛況,其實只是反應人民素質低落罷了…比方

不選賢與能,只投自己人。

對政治莫不關心,以為不投票是最聰明的選擇。

對上街頭和罷免跟人民對著幹的立委官員興趣缺缺…

這樣的國家會有什麼希望?

大家的目光不是向世界爭取更多利益…只著重在島內搶僅有的資源重分配,這是短視近利的行為。

只覺得民主得來不易,別讓世界笑我們是一群沒有民主資格的資本奴隸,為了經濟,什麼都可以賣。

所以,真的不是單方面國家的錯,或是人民的錯…用這種角度看太過片面化問題。

國家、企業、人民,都各有需要檢討的地方,一昧怪國家或是怪人民自身,罵來罵去對事情是沒有幫助的。

KCLin0423 wrote:
如果涉及政策,可以做的很少



如果你是企業主
應該要檢視你企業所能創造的價值,所以,你的員工也能因為你的領導而創造更多的價值
而不是整天買技術,壓薪資,扁幣值

如果你是富有的資本家,賺了錢多繳點稅,不要天天在那邊抗拒資本利得稅
然後說你能做更多消費,帶動經濟,鬼扯,你只有一張嘴一個屁眼,是能做多少消費?
多繳點稅給政府,受薪階級就會少繳點稅,而政府也能擴大支出,帶動內需,創造更多就業與消費
不要炒作房地產

如果你是一般勞工,大眾,家長
做好自己本分,盡自己對社會的義務(繳稅,兵役),照顧弱者
儉樸是美德,不要賺了錢就要買炫耀財(2w 手機換不停事怎回事? 況且手機也沒啥好炫耀的)
並以身作則教育下一代
(BTW,國民基礎教育是小孩應盡的義務,也是本分,不論高不高興,讀得好不好,請教好小朋友
他們可能是未來的企業主,資本家,請從小讓他們知道,他們對國家,同胞,應盡的義務與應有的態度)
...(恕刪)



不知道是否有辦法在政策及法令上促成這樣的正向循環?


(要靠民族性?我是不敢想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cedarwood wrote:
現實是,努力也不一定...(恕刪)


所以說硬是要將個人努力和政府責任混在一起談是跟本一點意義都沒有

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