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對於出租學生套房的影響~以永達技術學院為例

豪哥大 wrote:
以房養老制度是為單身老人設計的...(恕刪)


這是剛開始的設計,目前已證明失敗,現在政府做的是救三明治世代,修訂以房養老政策...
綜觀目前政府對於少子化以及被遣員工的處置方式,現階段確實只能靠自己,去靜坐或臥軌什麼的是沒用的。

豪哥大 wrote:
根本不涉及"政府也知道現在人不喜歡負照顧的責任"...(恕刪)


應該說無能為力...


陳小春2525 wrote:
這是剛開始的設計,目前已證明失敗,現在政府做的是救三明治世代,修訂以房養老政策...
綜觀目前政府對於少子化以及被遣員工的處置方式,現階段確實只能靠自己,去靜坐或臥軌什麼的是沒用的。
應該說無能為力...

講半天根本就沒講到或故意來忽視問題點
現在或未來十年二十年內屆老的人
應該絕大多數都有經濟實力與能力處理自己的銀髮生活
這些人不是政府的照顧對象
政府只要針對需要的人設計制度就好
所以那種公權力介入把學校變為安養院的天馬行空不可能發生
永達這麼早倒,我還以為至少還可以撐的比[道德國真遠]久一點,畢竟這也是老校了

每次回老家看到高鳳那塊地就覺得蠻可惜的,環境很適合改成養老院

暑假看不到學生的學校註定要倒的,早年讀的專科,暑假還是很多人在暑修補學分,總會有大刀級的老師幫學校多賺錢。
chihung1105 wrote:
道德國真遠...(恕刪)

是指 "稻江、立德、興國、真理、致遠" 嗎?
豪哥大 wrote:
講半天根本就沒講到...(恕刪)


退場學校轉為養老院哪是我自己的天馬行空?
你好像每件事都不太清楚耶,枉費談那麼久,政府輔導私校變養老院為何不可能?


活化私校土地可原地轉設養老院
方家敏 2014/06/05 15:41 點閱 785 次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指出,私校退場後可能由其他部會轉型為職訓機構、老人安養機構等。 (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私校退場,土地活化轉趨多元。教育部5日在行政院院會上提出「私校改善、停辦及轉型活化具體措施」,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指出,私校退場後可能由其他部會轉型為職訓機構、老人安養機構等,土地變更規定將於近日公布。另外教育部也建置私校轉型預警系統,及早對招生不足的學校進行輔導。

永達應該是第一間轉型為養老院的退場學校,不知這樣是否可活絡周邊租屋市場?

〈南部〉永達學院退場 轉型社福園區
2015-03-05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永達技術學院退場後,董事會決議轉型為社福基金會,將利用七.七公頃校地及現有校舍,打造包括老人安養中心、身障庇護工場、原住民工藝坊等機構在內的社福園區,希望能帶動屏東社福產業,增加就業機會。
民國77年到86年大都出生在32萬人之間,預估30歲開始生產第一胎,所以107年到116年,以32萬/2(男女比1:1)*1.1~1.3(平均生產胎數)=17.6萬人~20.8萬人;但是各位大大民117年以後就不敢想像了,87年27.1萬人88年28.3萬人89年(龍年)30.5萬人90年26.0萬人91年24.7萬人92年22.7萬人,之後一直降到99年16.6萬人,近3年初生人口也在21萬人之間,事實上男女比也沒1:1,平均生產胎數也在1.07%而以(2013年),117年之後只有更嚴峻~只供參考,沒想打誰槍~

陳小春2525 wrote:
退場學校轉為養老院哪是我自己的天馬行空?
你好像每件事都不太清楚耶,枉費談那麼久,政府輔導私校變養老院為何不可能?

我講的是說不要有"公權力介入"
至於私校退場目前依法是土地轉回原社團法人使用
但該怎麼用法無明文規定
政府怕的是又搞成先捐地後變更地目
結果學校用地由地方政府核准變成了商或建
那私校退場變成是門有大利潤的生意
所以才要"輔導"轉型~但輔導並不是公權力介入
政府想輔導學校轉型為安養機構也要看學校幹不幹才行
安養機構更不是只有硬體就能運作(沒有配套人力不是天馬行空?)
所以目前沒一家學校同意變更為安養中心(包括永達)
能找到的也只有變更為社區學習中心的例子
這樣夠清楚了嗎?

豪哥大 wrote:
我講的是說不要有"公權力介入"...(恕刪)


請問公權力介入這五個字是誰先講出來的?
會關門的都是偏遠地區的學校,那邊地廣人稀,變更建地蓋房子有誰要買?
未來的趨勢一定是人口更往市區集中,人越來越少,現在的房子還不夠多嗎?

豪哥大 wrote:
安養機構更不是只有硬體就能運作(沒有配套人力不是天馬行空?)
所以目前沒一家學校同意變更為安養中心(包括永達)
能找到的也只有變更為社區學習中心的例子
這樣夠清楚了嗎?^++^...(恕刪)


所以永達董事會的決議以及找了一堆人來規劃都是假的?


〈南部〉永達學院退場 轉型社福園區

2015-03-05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永達技術學院退場後,董事會決議轉型為社福基金會,將利用七.七公頃校地及現有校舍,打造包括老人安養中心、身障庇護工場、原住民工藝坊等機構在內的社福園區,希望能帶動屏東社福產業,增加就業機會。
規劃老人安養中心、庇護工場等

永達技術學院去年八月停辦後,學校董事會找來前中山大學政經系教授、高市府人力發展局長吳英明擔任執行長,吳英明認為閒置辦公大樓可做為商辦,教室及宿舍可做為老人安養中心或社福館,學生活動中心可規劃為工藝、百貨展場,游泳池及周邊校舍可改成青年旅館,成為多功能社福園區。

吳英明表示,教育部規定私校退場後三年內須完成轉型,永達沒有負債,土地產權明確,根據該校已經完成的「台一天賞村」轉型計畫,只要兩年就能逐一完成校舍用途變更及產業運作,已有部分安養機構及文創業者表達進駐意願。

昨天上午,吳英明為恆陽身障庇護工場、高市腦麻協會、暨南大學及屏科大等相關領域學者簡報,讓永達成功轉型為屏東最具規模的高齡及身障者照護、生產中心,並引進餐飲、旅館、商辦,提供年輕人工作機會。
陳小春2525 wrote:
所以永達董事會的決議以及找了一堆人來規劃都是假的?

是不是假的要看結果不是過程
執行與規劃產生多少落差要最後才知道
目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還沒看到改變
我不是陰謀論者但可以"假設"一下吧
永達在屏東麟洛地區沒太多支撐力道是確定的
搞這些項目如果不能損益平衡剛好順勢變更地目
反正目前執政的地方政府難摸頭
不走直線轉個彎會不會更快到達目的?
豪哥大 wrote:
是不是假的要看結果不是過程
執行與規劃產生多少落差要最後才知道
目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還沒看到改變


錯了就錯了

硬在那凹好難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