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來源:和訊網
微反應關鍵詞炫耀源於人們對他人肯定認知的渴望:希望別人看得起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賞識,藉此完成自我實現。通常,炫耀反應並非每個人都會有,往往只有這種渴求他人認同的需求比較強的人,才會炫耀。而自我實現對他人看法依賴越重,炫耀反應也就越強。
炫耀心態的形成有三個要件:炫耀物、他人肯定、炫耀對象。
炫耀物:自認為正面的、能得到大眾認同的事物。注意,炫耀物不一定是某個客觀存在,也可以是一種行為、一種品格。我曾看過一個討論式的電視節目,請了幾個專家學者,主題是關於「助人為樂應不應該謀求報償」,並請到了幾個普通觀眾參加討論。這些觀眾站起來闡述問題時,期間節目主持人簡單地做了一下複述,例如,「我覺得助人為樂不應該謀求報償。」接下來就開始長篇大論地描述自己在哪一年幫助過誰誰。這其實就是一種對行為和品格的炫耀。
他人肯定:如果滿足於自得,那麼就是那種只通過自我認同就能得到滿足的人;而作為社會化最強的生物——人類,需要認同簡直是一種本能。只不過,有些人依靠自我認同就能取得心理狀態的滿足,而大多數人則更需要其他人的認同。前者由於只需要自我認同,所以做事往往顯得更加純粹、更加穩重,也更不容易被外界侵擾;而後者其實是大多數人的狀態,需要其他人的認同,才能完成自我認同。
炫耀對象:當事人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不會產生炫耀情緒;炫耀情緒只存在於有其他人存在的時候,否則炫耀給誰看呢?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BLx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