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2001 wrote:
請教大大們!如果一個...(恕刪)
私約的問題,另一個樓正在熱烈討論,歡迎加入。
還有多少人在等都更?
至於你說的文林苑都更利潤,天下雜誌有採訪,參考看看。
文林苑背後的4大都更迷思
根據台北市都更審議會委員之一、中國建經公司總經理陳美珍表示,每件更新案地主與實施者(通常是建商)分配的比例不一,通常要視該地區的房價水準而定。
她解釋,在房價高的地區做都更,地主與建商的分配比例,常見是六:四;但房價低的地區,也有可能變成地主只拿四,建商拿六。
以文林苑為例,因其地處的士林區,房價相較北市大安區等中心區域,房價相對較低。因此,樂楊分得的比例約五八%。根據文林苑的更新事業權利變換計畫書,本案更新後,地主實際分配坪數約一千七百坪、四十五個車位,樂揚分得二千三百坪、三十八個車位。
通常,建商與地主的分配比例,是經由雙方協議的結果。而且,市府指派的審議會,對權利變換計畫書的審核,把關也算嚴格。「建商若要從都更中獲取暴利,基本上連審議會核定都過不了,」陳美珍說。
再進一步細算文林苑建商的獲利。若以某位樂揚預售屋買家,在二年前的成交價約一坪四十七萬,加上士林區車位,一個平均約二00萬做為計算基礎,得出整個都更案樂揚分房可得約十一.八億元。扣除審定成本八.六億,與管理費二億,樂揚因更新價差得到的獲利,其實是約一億元,沒有到王家指控的五億元暴利。
另外,如果以ZZZing貼出的數字,單扣去文林苑的管理費2億後,還有3億,至於還需要扣除其他費用,如拆遷費用,如報導中的營銷傳成本,其他如同意戶租金攤提,搬遷費等...,我沒有進一步資料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