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680217 wrote:
我只知道26年前小弟...(恕刪)
台灣現在的實質薪資倒退回1998年水準,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這個意思是,當其它國家的實質薪資不斷成長
他們所生產的產品必須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高
那麼外國的產品就會越來越貴
例如sony生產的遊戲機、蘋果生產的手機、三星生產的顯示器、賓士生產的汽車等等
除此之外,台灣生產但是要外銷的產品也會越來越貴
因為這些產品多半是以外國薪資水準考量在訂價的
例如htc,或是捷安特、美麗達的單車
因為他們不能夠在國內和外國訂出不同的價格
所以,簡單來說,實質薪資沒有成長,甚至是倒退
如果其它先進國家的實質薪資是持續在成長的
那就意味著我們買他們生產的東西、或者去他們的國家旅遊
代價會越來越高
許多台灣人一直以為,經濟不好是自己的問題
事實上,種種數據都顯示,真正的問題有兩點
1.能創造高價值產品的產業越來越少,自然薪資會低
2.勞資雙方獲益越來越不平衡
台灣gdp是幾乎每年都在成長,為何實質薪資的成長會那麼遲緩?
而受雇人員佔gdp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貧富差距指數則越來墭大
這些數據顯示了什麼? 顯示許多錢都是被資方賺走了…
台灣這二十年來民主化只讓自己發展了政治人權的概念
對於經濟人權,台灣大部份人甚至比落後國家還無知
中國勞工還懂得要羆工,日本、西歐、美國就不用說了
他們的工會組織與勞工權益意識都很發達
台灣老一輩的還活在只要努力就會有相應收獲的時代當中
台灣的經濟奇蹟其實走的就是現在中國的模式
以低廉人力、充份的基礎建設等等有利條件成為代工國家
但這種模式在薪資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
就會被具有更好條件的國家給取代
現在是中國,以後可能是印度
時代早就變了,資方要懂得生產更高價值的產品
而勞工,要懂得去爭取你們的權益
提昇自己當然是重要的,就算只是想一輩子幹基層的人
他也有權利得到起碼的報酬
因為這正是他應該得到保障的經濟人權
而整體薪資水平提高之後,能力傑出的人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啊
真是傻傻的,我就是在說某樓,真傻!
現在台灣的情況是,一家麵店老闆請了兩個員工分別是甲與乙負責打掃、結帳、接待等
然後老闆突然想到,如果我只請一個員工來處理這些事情,不是更省人事成本嗎?
於是他把較差的乙解雇了,然後給甲每個月多一顆滷蛋
結果甲嘲笑乙被淘汰,是失敗者,而自己得到肯定,又得到一顆滷蛋,是勝利者
卻沒想到,他要做的事情變多了,而他可沒得到相應的報酬
最大的贏家是老闆!
crx83 wrote:
到底為何台灣人堅持一定要買房?
不買房生活就活不下去?
接近泡沫化的房產本來就不是一般受薪階級可以買得起
就算買了,房子真正的價值是甚麼?
到底是缺居住的地方,還是缺個水漲船高的泡沫房價?
放下必定要買房的心態再回頭看看現在台灣的房地產,你會很慶幸不必冒風險當最後一隻老鼠
以台灣的空屋率跟所得,房價再漲個一倍租金還是不會動
真不懂為何願意背幾十年的房貸買個中古屋,搞亂自己的生活品質
等到房貸繳清剩下來的是個屋齡近40年的老房子
這段期間還要上天保佑景氣好工作順利,一旦失業房子就沒了
做人量力而為,有甚麼樣的經濟條件做甚麼樣的事
有能力買房固然是很好,沒能力還想著國家政府能幫你一圓買屋夢
趕快提升自己比較實在...(恕刪)
沒人要你房子住40年不賣
手上有房隨時都可換屋
再來,歐洲很多大城市房子屋齡都是幾百年的
紐約百年老公寓也一堆
一樣貴的要死
台灣總是會有部分人覺得屋齡三四十年很老
多去國外走走
在大都市房子老是很正常的...
ncc3001 wrote:
台灣現在的實質薪資倒退回1998年水準,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這個意思是,當其它國家的實質薪資不斷成長
他們所生產的產品必須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高
那麼外國的產品就會越來越貴
例如sony生產的遊戲機、蘋果生產的手機、三星生產的顯示器、賓士生產的汽車等等
除此之外,台灣生產但是要外銷的產品也會越來越貴
因為這些產品多半是以外國薪資水準考量在訂價的
例如htc,或是捷安特、美麗達的單車
因為他們不能夠在國內和外國訂出不同的價格
所以,簡單來說,實質薪資沒有成長,甚至是倒退
如果其它先進國家的實質薪資是持續在成長的
那就意味著我們買他們生產的東西、或者去他們的國家旅遊
代價會越來越高
許多台灣人一直以為,經濟不好是自己的問題
事實上,種種數據都顯示,真正的問題有兩點
1.能創造高價值產品的產業越來越少,自然薪資會低
2.勞資雙方獲益越來越不平衡
台灣gdp是幾乎每年都在成長,為何實質薪資的成長會那麼遲緩?
而受雇人員佔gdp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貧富差距指數則越來墭大
這些數據顯示了什麼? 顯示許多錢都是被資方賺走了…
台灣這二十年來民主化只讓自己發展了政治人權的概念
對於經濟人權,台灣大部份人甚至比落後國家還無知
中國勞工還懂得要羆工,日本、西歐、美國就不用說了
他們的工會組織與勞工權益意識都很發達
台灣老一輩的還活在只要努力就會有相應收獲的時代當中
台灣的經濟奇蹟其實走的就是現在中國的模式
以低廉人力、充份的基礎建設等等有利條件成為代工國家
但這種模式在薪資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
就會被具有相同條件的國家給取代
現在是中國,以後可能是印度
時代早就變了,資方要懂得生產更高價值的產品
而勞工,要懂得去爭取你們的權益
說得太好了,現在台灣的政府連工會法都不肯修完善..一面倒向資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