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 大台北崩盤可能只在一瞬間!!!

這篇文章我覺得真得寫得很好
謝謝billee大的分享
空屋率普查那棟樓是我起的
分享出來是讓大家參考
大部份的投資者也都在觀察很多房市指標
不過目前
大致上還沒有人覺得台北市修正會很大
可能要讓很多希望台北市大跌的人有點失望了
我覺得仍和我年初時預期的一樣
高檔盤整機率高,只有部份豪宅商品有機會創高

房價的變化是人難以預料的
買房的策略卻是人可以自己掌握的
最近經濟情勢變化很快
當歐美在研擬如何解決歐債時
大家需要注意是否又是會以印鈔票作為解決方案
黃金已經先行反應了
希望歐美不要打開惡性通膨的地獄之門
亮哥+ wrote:
錢變薄簡單講就是通澎.按你的說法,全世界都在用印鈔通膨手段救經濟,所以各國錢都在變薄,按道理全世界房地產都要大漲特漲纔對.可是我只看到通用的黃金漲了,但各國的房地產卻都不怎樣,獨有台灣房價緊跟黃金漲幅掛勾,這不打緊,連黃金跌時台灣房價也跌不了,台灣房地產簡直比黃金還保值.但我們還要再迷信"錢薄金漲房漲"這種謬思嗎?三者雖會有關聯,但房價什麼時候會和另二者脫勾?國外早就脫勾,只有台灣永不脫勾?


各國漲到翻了吧...

所以才開始打房

因為害怕資產泡沫化


前幾篇提到

錢不會無緣無故的增加

錢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


美國Q1Q2+大陸印鈔+台灣自己熱錢

由熱錢變冷錢

確實灑在房地產市場上

變成矛盾的局面

房子已遠超出薪資所得

但這又是不爭的事實


既然房價難崩跌
所以你不感覺物價拼命漲
什麼狗屁都漲
就是要追上房地產

因為大量的MONEY已經扎扎實實灌到房地產市場上

被老美婊到了
也被台灣人自己婊到了(贈遺稅+資金回流)




CC1311 wrote:
各國漲到翻了吧......(恕刪)


我只能說以前有錢人會把錢投資房地產,將房地產是做商品炒作,就是因為抓住了房地產可以"合法節稅"的特性。畢竟土地買賣只需依照公告現值繳交增值稅,多餘的部分利得基本上是完全免稅的^^

但是自從奢侈稅公布實施以後,房屋的持有成本提高了,再加上政府拼命大幅調高土地公告現值,現在的房地產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好"節稅"了^^

相關法令在未來的幾年內勢必逐步修訂,在兩黨高舉"居住正義"的大旗之下,房地產會逐步回復到他的基本功能,屆時不會再被視為商品炒作,價格就會開始下跌~

有錢人的理財管道很多,房地產指是其中一個項目,以前因為可以"合法節稅",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入。未來,如果失去了這一個誘因,資金自然會去尋找其他投資管道。

大大不是有錢人,自然不需要替他們擔心囉^^



CC1311 wrote:
各國漲到翻了吧......(恕刪)


懶得再說,多去看看本版最火紅的唬人大過去文章,你的論點和他一模一樣,他已經被炮很久了.你倆可以拜把了.
亮哥+ wrote:
懶得再說,多去看看本版最火紅的唬人大過去文章,你的論點和他一模一樣,他已經被炮很久了.你倆可以拜把了.


問題現在的現實是房價很高呀ing

等到真的崩盤了再來說吧

20年前無殼蝸牛也是說台北市房價瘋了...還上街抗議

結果一樣買不起...

多久才崩?

2年?3年?10年?

難到等了20年終於給他等到崩盤

他就買的起嗎


等待吧

時間會驗證一切



CC1311 wrote:
20年前無殼蝸牛也是說台北市房價瘋了...還上街抗議
結果一樣買不起...
多久才崩?
2年?3年?10年?...(恕刪)

無殼蝸牛抗議後, 2年後就崩了~~~
1989 蝸牛上街, 1990 房市高點, 1991~~~建商倒閉潮~~

一個小小的疑問, 你怎麼老是喜歡舉例來吐嘲自己呢?
ichirohiro wrote:
無殼蝸牛抗議後, 2年後就崩了~~~
1989 蝸牛上街, 1990 房市高點, 1991~~~建商倒閉潮~~

一個小小的疑問, 你怎麼老是喜歡舉例來吐嘲自己呢?


崩了?然後?
你買了嗎?你敢買嗎?買的起嗎

又再狂飆回來了不是嗎

那時候的利率是10幾%

現在才1~2%

我還蠻想看看台北市怎麼"崩"

所以等待吧
房子又不是股票,一瞬間崩盤是有點誇張,緩跌是有可能的
除非是天災人禍,不然要跑都還有機會

CC1311 wrote:
崩了?然後?你買了嗎...(恕刪)


就算不崩盤,反正也漲不動了,不是嗎^^

我手上大把現金,慢慢看慢慢挑,看是誰撐得比較久囉lol

房地產的買賣資訊來源很多,除了跟你們仲介購買之外,有空也可以上網去法拍屋市場看看新的標的,不僅常常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好貨,還可以省去給你們的仲介費,何樂而不為呢^^
5058 wrote:
房子又不是股票,一瞬...(恕刪)


其實台北盆地不優 來個7級地震土壤就容易液化(白話就是會搖晃到滲出水來)

你知道台北盆地上次成為一個湖泊是什麼時候的事嗎?

也不遠 就是康熙年間 可以上網搜尋"康熙台北湖"

地震讓台北盆地多處土地瞬間液化,產生了深達三至四公尺,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以上的「台北大湖」

不過幾百年這盆地又繁榮起來了 所以長期看漲的說法也沒錯

(我不是王老師 只是想泰國曼谷整個淹大水的情形如果發生在台北 房價會不會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