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yj wrote:
說月收入50~70萬,但買不起文教區房子的人
小弟真的不太相信...(恕刪)


他們最後應該還是買在文教區
權狀30坪 屋況不美的中古公寓 房價3000萬
他們購屋的問題在於
如果遷就區域 就買不起大一點的房子 因為還有小孩要養
如果遷就房子大小 那就買不起心目中的區域
(他們不是要住帝寶或是寳徠花園或是一品苑文華苑這種等級的豪宅)
我的疑問是 他們這樣收入的人 在台北市買房子還買的這樣綁手綁腳的
各位台北市民也覺得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他們就是不夠努力才買不到他們心目中的房子?
他們就是不夠努力 所以沒資格在台北市落腳得到好一點的生活品質?
版主的問題,可多看看社會經濟學等等書籍。但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任何經濟學者可實際解決"貧富"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希望透過國家這體制讓人人均富,但目前人類史上還沒有出現過。"世界大同"的烏托邦世界會到來嗎?我也不知道

神薙真珠朗 wrote:
當然,這也是我要努力的目標。

我的想法是租到不能租了,手上的錢就拿來買房,考慮的當然是新北,台北市絕對是不可能。
如果真的能力內能買的地點大眾運輸不方便才有可能考慮買車。
(最理想的當然是回家鄉,不過產業結構來看,目前是比較困難些)


我所謂的放過指的是,不是沒有年輕人在努力,不需要這樣四處發射砲火(這個要再次聲明不是說您^^"),
有很多人他們不是不努力,只是因為科系,因為產業使得他們薪資不是很理想而已。

當然也很感謝您提供寶貴的建議,如果各位長輩都能像您這樣,那對我們、對其他的版友也都是
好事。...(恕刪)


或許以長輩的想法是
我也是苦過來的
你才幾歲就喊不行了

但一代有一代的想法
也許老一輩的人
他年輕時也是這樣抱怨的
嗯,的確政府是無能
但在抱怨之餘,也要提昇自己才是正確:)
天上是不會掉下禮物的
randyj wrote:
資本主義另一個產物就...(恕刪)

又一個妖言惑眾的,資本主義講供需平衡?真是天大的笑話
你真的瞭解資本主義就會知道資本主義講的就是炒作,
即使降價回來,得利的仍然是本來就買得起房子的。
只不過我已經講過太多次,懶得再解釋,你自己去爬文吧。

無聊浪子 wrote:
他們最後應該還是買在文教區
權狀30坪 屋況不美的中古公寓 房價3000萬
他們購屋的問題在於
如果遷就區域 就買不起大一點的房子 因為還有小孩要養
如果遷就房子大小 那就買不起心目中的區域
(他們不是要住帝寶或是寳徠花園或是一品苑文華苑這種等級的豪宅)
我的疑問是 他們這樣收入的人 在台北市買房子還買的這樣綁手綁腳的
各位台北市民也覺得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他們就是不夠努力才買不到他們心目中的房子?
他們就是不夠努力 所以沒資格在台北市落腳得到好一點的生活品質?...(恕刪)


以貸款七成來說
月付房貸金額約12萬
其實以他們月收入60~70萬的雙薪家庭
房屋貸款佔開銷比例其實算很低喔
而且小弟也很好奇
30坪3000萬的房子一坪要100萬
這是那裡的公寓?

ee88521 wrote:
三萬多打死還好,住我...(恕刪)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你鄰居是哪所學校的什麼科系畢業的?
p620329 wrote:
又一個妖言惑眾的,資本主義講供需平衡?真是天大的笑話
你真的瞭解資本主義就會知道資本主義講的就是炒作,
即使降價回來,得利的仍然是本來就買得起房子的。
只不過我已經講過太多次,懶得再解釋,你自己去爬文吧。...(恕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93%E6%BF%9F%E5%AD%B8
這裡有一些近代經濟學的資訊


亞當·斯密所主張的自由資本主義已呈現出種種的病態和危機
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導致商品的生產過剩,破壞了經濟的供需平衡關係
壟斷的資本主義企業為了保持利潤從而大幅度地削減工資,甚至裁員
這一舉措施直接導致工人、同時也是消費者的收入下降
對商品的需求更為緊縮,最終導致供需關係的崩潰
20世紀初的美國經濟大恐慌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近代才有英國的經濟學家:約翰·凱因斯
主張國家應在宏觀上採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
使用調節利率、稅率以及增加政府開支等方法平衡供需的結構
目前政府在想做的實價課稅,也是類似的道理


當土地不會快速發展(或已過度開發時)
在定量的供給
而人口大量移入的地區
需求提高,可能帶來的是物價房價的上漲
(需求當然也是能炒作的原因,沒需求還能炒作嗎?)

其實在世界各國的精華區
房價確實都是走揚的,所以政府該做的是避免房價過度擴張


若您有近代經濟學的話題想討論
歡迎您給小弟訊息

kahnmao wrote:
東怪怪 西怪怪 時代一直在變 腦袋確不變

所謂的好的傳統要保留 壞的傳統要改善

好 & 壞 自己訂的吧

大家都希望物價低 房價低 薪水高

這怎麼有可能呢....永遠都不可能

鈔票不斷的在印 錢只會越來越薄


這世界有兩種東西比較不會變 (只是比較不會 但絕對不是一定)

1.房子
2.知識 (非學歷)

房子可能會被震垮 可能會突然爆炸 可能會被淹掉

知識也是 可能突然就會失意 如果不持續更新知識也是會爛掉

這跟房子也是一樣 舊的房子要都更改建

用意就是增加價值

買不起房子沒關係 充實自己的知識跟能力 早晚有一天都會是你的

當你有了知識&技術 你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或者一個懂你的老闆

何必一定要立即 馬上??


年輕人們...請問你們在這社會的價值是什麼??

台灣年輕人的價值越來越低..甚至比菲律賓 越南人還要低

台灣人刻苦耐勞 堅挺度過難關的毅力到哪了??



只剩下整天吵著要加班費 不然就朝九晚五 不加班

希望工作簡單容易沒責任 月薪數十萬 坐擁帝寶 開著賓士 睡著名模

砍掉重練比較快壓力也比較小

農藥不好喝 刀割太痛 跳樓丟臉 撞車還會害到路人


燒炭吧 花個五萬買台15年以上的中古車 開到沒人的地方解決吧

千萬不要在別人家的旅館、房屋出租處 搞得人家房子客房都租不出去

這樣會下地獄的


我舉個例子 我老闆 資產別說了 比文中那對醫生夫婦高太多

可是他住哪? 樹林。。。

公司也在信義區 每天也是早早到公司

小弟我就住豪宅 在山佳 獨棟透天 有自己的庭園 車庫 高速公路又近

約一小時到公司 重點是 我兩年的薪資就解決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