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坪制現出高房價地獄真相

lawtaipei wrote:
我們要求的只是債權契約的變革,別再拿虛幻不實的內容來呼嚨消費者,


我主張的是,實際公布建案所有各項公設的面積與算法。

用虛幻不實的 "假掰實坪制",才是呼巄消費者。
omniyeh wrote:
我主張的是,實際公布建案所有各項公設的面積與算法。

用虛幻不實的 "假掰實坪制",才是呼巄消費者。


想請問您覺得現在的公設計價以及所謂的假掰實坪制
哪一個比較能反映(接近)實際的狀況呢?

https://twhouses.pixnet.net/blog/post/66504468
處在全世界最高的公設比的社會中,卻沒有能夠快速計算市面上林林總總物件粗估價值的方式
說來不可笑嗎?

改變本來就不可能一步到位,但現在看起來是既得利益者根本完全呈現排斥的狀態
是害怕改變後沒有模擬兩可的餘地

實際公布建案所有各項公設的面積與算法也許是最快最可行的方式
但您自己覺得實行的可能性高嗎?
chrisabbie wrote:
想請問您覺得現在的公設計價以及所謂的假掰實坪制
哪一個比較能反映(接近)實際的狀況呢?


都一樣,所有資訊都有。前面都說很多了,朝三暮四之法,我不是猴子,我不會選的。

chrisabbie wrote:
處在全世界最高的公設比的社會中,卻沒有能夠快速計算市面上林林總總物件粗估價值的方式
說來不可笑嗎?


你我以前都討論過了,按手機計算就能算,不需要再討論。2017 年政府就打槍此提案,要堅持請自便或是可以再去提案。

chrisabbie wrote:
改變本來就不可能一步到位,但現在看起來是既得利益者根本完全呈現排斥的狀態
是害怕改變後沒有模擬兩可的餘地

實際公布建案所有各項公設的面積與算法也許是最快最可行的方式
但您自己覺得實行的可能性高嗎?


分離計價技術上可行性比不簽約與不登記公設的 "真實坪制" 要高多了。

至於只有廣告 "假掰實坪制",再簡單我也不會選的,因我不是猴子,不耍猴戲給人笑話,而我最在意的公設細節仍然看不到,此法跟廢物沒兩樣。
nerdwannabe wrote:
當建商跟政府把你當塑(恕刪)


你可以選擇不買 或是爭取政治力量去推動
也可選擇移民

網路辯論沒意義
政治也不是你認為的正確就會通過

國外很好 可以參考
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

同樣都是本國老百姓
在美國網路上
說槍枝管制和醫療系統超有問題超不合理
應該要師法更進步的國家
更進步的國家好棒棒

不去思考問題背後為何是現在這樣
只在表面呼喊正義應該到來

其實很沒意義
現實不會因為單純的正義感改變的
lawtaipei wrote:
沒錯,公設當然可以轉嫁給消費者,

公設在使用者的角度看,有兩個層次的意義:
1、我擁有它,這是物權的概念,民法及權狀上會記錄合法擁有的內容,受到法律保障
2、我使用它,這是使用它,發揮效用的概念,經濟學上就叫滿足使用者需求

就 1 而論,尤其是在無法分割而外之的情況下,不想接受也得接受;就 2 而論,你不喜歡可以選擇不使用它,但這個現在沒有配套,一種簡單的想法是,公設四處都裝上門禁卡,有買使用權的才可以刷進。講「轉嫁」比較像是彼應受之卻迫我受之,但一概而論怕是有失偏頗... 坦白說,像游泳池我也覺得對我沒什麼用,就像我車上的點煙器跟 DVD 播放功能,從來不用,只是好像不能說不要,然後減些價這樣。

lawtaipei wrote:
我們要求的只是債權契約的變革,別再拿虛幻不實的內容來呼嚨消費者,
消費者要求的是我買的實坪到底有多少,

債權契約是指房貸?這沒關係吧?這是買家跟銀行的關係,不明白跟實坪與否有無關係。
而買的實坪到底有多少?在雙方簽約時,落筆前的一秒鐘,仍然無法知道嗎?應該不可能。或者是指權狀發下來才發現登載的內容與契約不符?我想也許是您描述上的問題,我真會覺得實坪數字好像是一個天大的難題,皓首窮經而不可得,大概沒那麼誇張吧?

我倒是承認,權狀都用平方公尺,建商跟二手屋買賣都喊台坪,真是該改一改,一直按計算機猛算確實也是累了點,還要考慮轉換誤差有沒有抓太大。

lawtaipei wrote:
如果有消費者願意接受建商提供的高CP值公設,
當然就會買單。
而不要像現在這樣,分母(坪數)虛胖。

看來定義似乎是較明白了:
實坪=室內雙腳可履及之所
虛坪 = 建商宣告該房型坪數減去實坪值

我想您說的是一種 business model,可以選配,看不高興就不買吧...... 但現況應該是,看不高興就只好換案子看看,因為沒法子分離不買,以減省總價支出。不過有一種情況倒是像選配,就是加買車位或不買車位 (買車位基本上就得買車道囉...)
chrisabbie wrote:
重點只是要跟你討論這句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cna.com.tw/amp/news/firstnews/202103290088.aspx
這是有討論空間而且正在改變中的

再說一次,改變是不可能一次到位的
把你不能認同的事情當做耍猴戲說實在的真的很可悲....


那新聞就很正面,我本來就認為那些項目被列入公設,佔比多少,就是要一項項清處列出,分離計價,才能徹底解決不當公設問題。

同意不可能一次到位,逐步做就是把每項公設一個個拿來檢討,總有清乾淨的一天。同意一次全檢討阻力大,現在就是看到有人聰明的分項來檢討。

但這與 "實坪制" 一點關係都沒有。把實坪制當成解藥,又做成朝三暮四,反而延宕釐清那些是不當公設的正事。這若不被人視為猴戲才真悲哀。
蠻意外這棟樓這麼高 . 沒想到會有一堆帳號反對實坪制還原真實 .玩那些文字遊戲拼命狡辯有意義嗎?自住買家就是要直接知道一坪幾萬元,我買到幾坪的房,這樣很難嗎?
買房又不是玩數獨,還要自己找資料來換算實際的坪數和房價!

實用19坪的房 , 1坪45萬含公設 , 廣告文宣上不能寫30坪的房 , 1坪30萬 . 這樣也很難 ? 這樣又擋到財路 ? 這樣也有一堆帳號要反對 ?

難怪台灣人認為房地產業者是出了名的黑心無良 ! 這也要騙 !

或許啦 , 新竹米粉騙了幾十年 , 後來誠實正名為新竹炊粉 , 銷售量就會暴跌 ? 我就搞不懂 .
基本上新竹米粉只Q不甜不好吃 , 菜市場賣現做的米粉 , 和一般麵店賣的米粉就很甜很好吃.所以我不買新竹米粉來吃,只買菜市場賣的現做米粉回家煮.

從小吃到大的統一肉燥麵,大家都知道裡面沒有肉燥,實際上是統一油蔥麵,跟台灣的陽春麵一樣油蔥調味,現在改名叫統一肉燥風味麵,賣的也不錯啊.

也就是說,實坪制會讓房地產業者難賺錢?所以才要努力反對實坪制?我就搞不懂了,這有什麼好爭的 ? 爭這個要幹嘛 ? 不耍文字遊戲騙人 ,房屋就賣不掉嗎 ?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omniyeh wrote:
但這與 "實坪制" 一點關係都沒有。把實坪制當成解藥,又做成朝三暮四,反而延宕釐清那些是不當公設的正事。這若不被人視為猴戲才真悲哀。



很多事情如果要改變,現在就可以逐步去解決,與實坪制根本無關,有人一直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感覺很可悲!

只把實坪制當標題的人根本社會亂源,煽風點火,或著只是想把手上老舊房子假漲變現,其心可議唷!
194319431943 wrote:
蠻意外這棟樓這麼高 ...(恕刪)

我也蠻意外在一些基礎認知上大家可以落差那麼大。

194319431943 wrote:
實用19坪的房 , 1坪45萬含公設 , 廣告文宣上不能寫30坪的房 , 1坪30萬 . 這樣也很難 ? 這樣又擋到財路 ? 這樣也有一堆帳號要反對 ?

一點都不難,我也很贊成,我甚至一直問,若「只要」文宣上如此一改,其他皆照舊可否,好像沒有人有什麼反應。以前盒裝果汁未標果汁含量時期,光由果汁盒上還真查不出果汁含量,我也傻傻買來喝(但我也知道是摻水的,只是沒什麼在意摻多少,喝了爽就好);有標示後,我確實會看含量比較再買,但也未見那種摻水很大的盒裝果汁降價。

資訊揭露的需求是因人而異,我沒有那種需求也沒必要反對別人,像有些人也許喜歡看食品成份表列出一大堆像化學元素的東西,也沒什麼不可,列的是事實就好。

194319431943 wrote:
也就是說,實坪制會讓房地產業者難賺錢?所以才要努力反對實坪制?

有沒有人這樣想而在這爭我不知道,但這麼說大概不少人覺得被冤枉要同你爭了,哈哈哈

我想您也知道,很根本的認知會牽涉到價值判斷,那才是爭論之所在。像一句漲價歸公,或天賦人權,就能弄得雞飛狗跳。

房價貴對很多人而言是事實,而由實坪數去看此感益深;於我而言,實坪揭露不過似果汁盒上加印幾字,但有人就此上綱至權益的層次,恐不由隨便,孰能無爭?簡單例子,我住一樓,極少用電梯,我只付三折的價金,取得與十樓者相等之權益持分(哇拷,這住十樓的豈不跳出來罵?

從權處理可以是:若是法規或登記上可為,那權狀上則應與共有之全部所有人商議減一樓之持分,同時減(免)其購下持分之價金;或登記上有所難者,可要求一樓仍應按持分比例出同於十樓之價金購下持分,但可權商其日後電梯保養費用之減收。

但光喊實坪制,光喊無用公設,總不能就不面對權益的實務問題,畢竟權益是物主未來可以主張其私權的東西,不管它是否為主觀上無用,權益就是權益,不能當初喊它無用不付錢,然後遇上什麼共有物受損賠償時也來說我是物主之一,也要按持分拿一份賠償金,那其他物主還能不跳起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