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公設為什麼要買家買單嗎?

THE666 wrote:
現在你願意用一坪40萬,買低公設的舊公寓,還是全新的大樓?

換成算實坪計價:
0公設的就公寓 --> 換算成實坪一坪40萬
高公設的新大樓 --> 換算成實坪一坪66.7萬

其他條件(例如地理位置...等)都假設一樣好了
我選舊公寓比較划算啊

每坪26.7萬的差價都夠讓我重新整修+裝潢舊公寓都還剩很多

THE666 wrote:
你要買的話,你認為一坪各多少錢才合理(以權狀來看)?

建商最喜歡用"權狀上的坪數"來混淆大眾了

反正換算成實坪後,我認為新舊建築的差價在10萬以內才合理(裝潢另計)
權狀上的坪數是建商混淆大眾用的,我才不想用權狀上的坪數計算價格

蝦米爸爸 wrote:
換成算實坪計價:
0公設的就公寓 --> 換算成實坪一坪40萬
高公設的新大樓 --> 換算成實坪一坪66.7萬

公寓通常只是公設未切割出來,不是0公設。

你有興趣可以去調登記時的丈量圖,通常那個丈量圖都已經把樓梯面積畫進去了,故實際上公寓登記面積是有公設的,大約在5~10%左右。
lulalla wrote:
公寓通常只是公設未切割出來,不是0公設。
你有興趣可以去調登記時的丈量圖,通常那個丈量圖都已經把樓梯面積畫進去了,故實際上公寓登記面積是有公設的,大約在5~10%左右。

感謝告知!

以下是回答原提問的人:
10%公設的公寓 --> 換算成實坪每坪44.5萬
高公設的大樓 --> 換算成實坪每坪66.7萬

幾乎每坪還是差了22.2萬,這樣我還是不會選高公設的大樓

舊房子該便宜點,這點我同意!
但便宜的基礎是用"實坪計價"之後來計算

蝦米爸爸 wrote:
如果上述改用實坪來計算,看看會怎樣
附近新建案的實坪值40/0.65=61.5萬,這還是只扣公設而已
如果連附屬建物都算進去,那附近新建案的實坪大概是40/0.6=66.7萬
用權狀坪數算,我家值75*66.7=5002.5萬
1F店面以及不在權狀裡的實坪價值還沒算喔
如果加計1F店面的價值,那7000萬也有了
建商說:我們的建築物老舊,不值那麼多錢
那100坪*10萬(建物成本)=1000萬,建物當做0殘值不過減1000萬

所以馬虎算個6000萬好了

蝦米爸爸 wrote:
加碼的過程中,建商曾跟我們開過一個價碼:用土地每坪250萬購買我家的地
250萬*25坪=6250萬 <-- 跟用實坪來推算的價值差不多

THE666 wrote:
以"實坪"來說
全新公設30$的全新房子,和公設10%的舊公寓,
你要買的話,你認為一坪各多少錢才合理?

我列出的算法中,已經有扣掉建築物老舊的金額了(把建物殘值當成0)
如果不合理,建商怎麼後來肯出6250萬?
我列出的算法中,已經有扣掉建築物老舊的金額了(把建物殘值當成0)
如果只是貴50%的話,我會選擇買新大樓,光是不用爬樓梯、地下有停車場這兩點就打趴老公寓了。去大賣場買一趟看看就知道囉。

新大樓有新大樓的好處,比如說消防排煙設備、每個插頭都有接地、外觀漂亮整齊,這些都是老公寓沒辦法比的。
蝦米爸爸 wrote:
舊房子該便宜點,這點我同意!
但便宜的基礎是用"實坪計價"之後來計算


要用實坪,那咱們就用實坪...

全新30%公設大樓,實坪一坪66萬的話,
那10%公設的舊公寓,實坪一坪多少錢你會買?
lulalla wrote:
如果只是貴50%的話,我會選擇買新大樓,光是不用爬樓梯、地下有停車場這兩點就打趴老公寓了。去大賣場買一趟看看就知道囉。

新大樓有新大樓的好處,比如說消防排煙設備、每個插頭都有接地、外觀漂亮整齊,這些都是老公寓沒辦法比的。

事情不是絕對的

我有兩個朋友買房子,分別選了以下的作法:

(甲)買了個舊公寓1樓400萬,門前空地是鐵皮的車庫
可停2台車+車庫前馬路停一台車
公寓老舊,所以重新整修加裝潢又花了150萬

(乙)買了個大樓,含地下室1個停車位,650萬

甲的權狀面積雖然比較小,但實際可用面積(含車庫跟自家連在一起)卻略大
乙的權狀面積雖然比較大,但實際可用面積比較小

甲可停3台車,乙只可停1台車,甲停好車就是自家門口了,非常方便。
甲經過整修後,外觀也都像新的,插座接頭也是有接地、浴室也都重做過(防水會呼吸的材料)

THE666 wrote:
全新30%公設大樓,實坪一坪66萬的話,
那10%公設的舊公寓,實坪一坪多少錢你會買?

上面這個例子給你參考,我還是覺得甲的方式划算很多。

換算成實坪後,乙跟甲的實坪差價大約是7萬。
乙的實坪大約23萬,甲的實坪(車庫不計)大約16萬。
以上是6年前的例子(6年前的價格),現在的價格又漲了
蝦米爸爸 wrote:
事情不是絕對的

我有兩個朋友買房子,分別選了以下的作法:


當然不是絕對,所以我把問題先單純化,

全新30%公設大樓,實坪一坪66萬的話,
那10%公設的舊公寓,實坪一坪多少錢你會買?

如果要考慮這些,那公寓一樓的單價本來就不能和二樓比,
我有看過30坪公寓一樓庭院很小,也看過30坪公寓一樓,庭院可停下6台車,
而且這2間房子還是同一棟,
那討論下去,就越來越複雜...


PS.
你剛剛的例子,如果房價沒漲沒跌,
5年後,乙可以用原價650萬賣掉,
但甲卻不能用400+150=550萬的價格賣掉,
因為裝潢會折舊,而且折很大...
THE666 wrote:
當然不是絕對,所以我把問題先單純化,

那討論下去,就越來越複雜...

既然你也知道要單純化某些東西
改用實坪計價正是把問題單純化的方式之一啊!

我前面回答過你了,我認為實坪計算之後,每坪的差價不應該超過10萬(建築成本)
以上是指其他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例如生活便利程度差不多)

既然問題複雜,你認為新大樓應該要高很多錢,然後舉了一堆新大樓機能較優的例子
但我家的舊房子(透天),不用繳管理費,可用實坪大很多
我認為實坪一坪66.7萬,跟建商願意收購的價格6250萬,算起來差不多
其實有意見的是你耶!
而且你提了一堆意見之後,你還是沒解釋:
為什麼我用實坪66.7下去算,竟然跟建商願意收購的價格6250萬差不多?

THE666 wrote:
你剛剛的例子,如果房價沒漲沒跌,
5年後,乙可以用原價650萬賣掉,
但甲卻不能用400+150=550萬的價格賣掉,

你以為乙的650萬買的房子沒裝潢嗎?(雖然是建商的制式裝潢)
你以為乙的建築物不會變老舊嗎?
如果房價都沒漲,乙也是無法用650萬賣掉,因為乙的裝潢和建物本體也都變舊了
PS.難道你以為乙這幾年都一直住在沒裝潢的房子裡?

甲還有個好處,重新整修的時候,採用了一些較好的材料(什麼會呼吸、防火的材料)
而且格局還是依照自己(跟家人)喜歡的方式來建置,畢竟是自己要住的房子啊!

我想只有投資客眼中老是算著"將來賣出的時候能賣多少"
公寓一樓400萬喔?那種地方就沒什麼可討論的了,房價如此低的地方不管你算虛坪還是實坪都不重要,主要看買屋的人的爽度。而且連違建都算進來的話,討論起來就更沒意義了。不如說買一分農地蓋鐵皮屋實坪300坪不更屌?
lulalla wrote:
而且連違建都算進來的話,討論起來就更沒意義了。不如說買一分農地蓋鐵皮屋實坪300坪不更屌?

有些舊透天,頂樓是屬於不用拆除的違建,你覺得沒意義,但對住的人是有意義的。
尤其台北寸土寸金,有不用拆除的違建也是"很珍貴"的,畢竟能用空間會大很多。
想必以下的資訊你是知道的:

1. 在民國71年前所完成的頂樓加蓋違建,屬於「既成違建」不用拆除。
2. 在84年以前所興建的頂樓增建,則屬於「舊違建」,將依法「列管」,暫時不予拆除。
3. 在84年以後興建的頂樓加蓋,則是道道地地的違建!即報即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