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000萬的房子為例
自備款300萬
貸款700萬來說
分20年還款
利率3%時---每月本金加利息約4.7萬
利率5%時---每月本金加利息約5.8萬
利率7%時---每月本金加利息約7萬
有多少人的月薪不及上面每月要還的金額阿
買房子真的要量力而為
我比較好奇的是,各位看官,台灣的利率,似乎沒辦法跟美國脫勾,那麼,想問一下,未來十年內,是否會有機會看到美國調漲利率?(美國現在利率0~0.25%,應該比較沒有機會看到負利率吧?當然,不能排除啦!!)如果美國調漲利率,其他地方跟著往上調整的時候,買大台北地區的(或者貸款額度高一點的人們)各位眼光精準的人們,想請教一下,要怎樣去處理要付的貸款?當然啦,房子貸款只需要三五年就可以還清的,當然沒差。。。
還有,根據大家自身對這波景氣的感覺,未來大家認為調漲薪水的機會是多少?能否趕得上上面的那些數字?
記得沒錯的話,所謂的專家說。。。房貸金額最好不要超過薪水的1/3。。。。
台灣的人均收入不曉得是多少?兩萬美金?就算是好了,一年七十萬台幣,一個月六萬台幣,如果扣掉4.7W,1.3w要包涵所有的。。。有多少人有辦法?
當然啦,我相信會有很多人繼續前仆後繼的買房子。。。未來潛在買盤超多。。只是去年小孩出生人口二十萬人,二十年前是四十萬人。。。。買房人數減少一半。。。。台灣自有住宅率快九成。。。。我只能說買房子,希望您貸款不用二十年,甚至五年就可以清償完畢。。。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又 , 台積電(TSMC)為何希望離職的員工回來上班 , 缺員工的話最快的方法直接招募新人 , 現在的情況教育部還會幫你出一年的薪水費用 , 那為何不用呢?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之前裁員/離職的員工有部份年資高/經驗高而薪水也領的多的人 , 但是因為不景氣只好先裁掉部分人員 , 然後發現裁員過頭了需要人手 , 但是訓練新員工的費用/時間比起找回舊員工只需要1~2個月就可以上手的成本要高 , 那麼就不難理解為何希望離職/裁員員工回來上班.
還有 , 目前仍然還有放無薪假 , 台灣景氣不會因為一間規模較大的公司賺錢了而有所上升 , 反向的例子看看鴻海 , 4月份的營收少3月份的營收70多億......燕子真的回來了嗎?還是只是要讓人相信燕子回來了?....
出來混 , 遲早要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