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 大台北崩盤可能只在一瞬間!!!


CC1311 wrote:
你嘴還挺賤的...(恕刪)

不是我嘴賤
而是你根本沒道理
怎麼??
以為再拉一句話詞
就能顯的自己很有學問
跟別人站在同一個地方
說自己的話也有道理了??

CC1311 wrote:
不樂意看就不要看不要...(恕刪)

你又有先見之明啦??
你怎麼知道我沒有??
現在你又成神棍啦
甚麼都又知道了??
旋風 wrote:
你又有先見之明啦??
你怎麼知道我沒有??
現在你又成神棍啦
甚麼都又知道了??


有還不po出來看



早說了道不同不相為謀

還要一直靠~~~~~~~~~~~~北邊走

旋風 wrote:
不是我嘴賤
而是你根本沒道理
怎麼??
以為再拉一句話詞
就能顯的自己很有學問
跟別人站在同一個地方
說自己的話也有道理了??


說真的 是真的蠻GY的
ichirohiro wrote:
無殼蝸牛抗議後, 2年後就崩了~~~
1989 蝸牛上街, 1990 房市高點, 1991~~~建商倒閉潮~~

一個小小的疑問, 你怎麼老是喜歡舉例來吐嘲自己呢?

1991只是房價成長>薪資成長變成薪資成長>房價成長
1997才崩盤
長谷,國揚,宏總,鴻禧,禾豐,東帝士,櫻花,廣三,中屋,宏國,瑞聯...都是在那個時候出事
補充一下
1997開始第一波,其實是1996就有端倪了
當時利率還算高
爾後幾年都有利空(某位老人家無法控制嘴巴),房價一路向南銜接到921
後來某party選上對房事不利,安靜個一段時間後再搭配sars..

手排好難 wrote:
補充一下1997開始...(恕刪)


號稱集團企業家才可以參加的"三三會",最近不是也有幾位成員出事了~~~

太子汽車許勝發
大同集團林蔚山
英業達 葉國一
CC1311 wrote:
房子要看蓋在哪為什麼...(恕刪)


大大說的不無道理,但是我個人認為是適用在經濟穏定成長和通膨的通則當中

但是如果遇上史前未見的通縮時,房子會愈放愈眨值

其實民國90年間利率從本的10多趴一路跌到5%多到3%到1點多時,其實就是了,當時房價最低迷,後來經濟榮景一上來,利率沒調卻搞了個大炒房玩資金遊戲

凡是炒過頭的商品都很危險,這是世界上不變的原則,我還記得以前有某國炒作禦金香球根,現在有人炒中國的普洱茶,當然其他國家炒房的現在自食惡果的國家比皆是

不過人的心理就是唯可圖,只要認定了以後有利可圖,那是會失去了理智的判斷力,現在去問日本人為何當初會那麼財迷心竅買那一間貴貴的房子?去問某國為何那種只有開花價值的禦金香球根會失心瘋去買?等到恍然大悟,如夢初醒的時候都為時己晚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買房持有中也曾大跌過,但是也大漲中,可惜我買房的年紀和時機都是在高點的階段,所以漲對我這種自住的沒影響跌時卻對我影響很大,所以我通常都是在跌的時候才會想換房子
由小坪數換大坪數以免損失擴大(小坪數單價高,大坪數單價較低.....換屋的那個時期啦)

當我買在高點時我看身邊租房的朋友時,難免有一點看不起的心態,不過更擔心的和確定是人家今後一定會買不起

一些朋友堅持用租金房價比或是所得房價比來決定自己要不要買房,最後證明朋友是對的,雖然當時我很不以為然啦....

朋友買的房也是當時人家買貴的時候卻便宜賣出的,而現在朋友們買到的房子價錢便宜,貸款早早繳清,這個才是真正的自住無差

我也遇到過有些鄰居在房價高買不起房時,來我們住的社區(新北市)租房子,後來剛好運好在景氣不好時有人想賣房子去大陸工作,因為價錢便宜就出手買下來,而當初民國86年的新房子可是一坪要15萬元,後來以一坪9萬買下,現在當然想當然耳漲很大啦

雖然看多的人都一直大唱房子會愈來愈高,買房保值,大家往大都會擠啦,大台北地區比較有工作機會啦等等....其實這種論調在民國82~89年間己經聽到不想聽了,比現在版上的投資客說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像是當初要是沒買現在更買不起.....
房子買了就逼得自動存款,不然錢會亂花掉....
稍微負擔重一點,忍一下就過去了...
台北市比較有工作機會和發展.....
錢會愈來愈薄,放銀行不如買房子保值....

我想說我看到房價跌的這些話的結果啦(真實實例)

像是當初要是沒買現在更買不起.....
結果:當初沒買現在可以買好幾間

房子買了就逼得自動存款,不然錢會亂花掉....
結果:每個月繳房貸繳得很辛苦,連孩子也無法去上幼稚園或找保母,結果老婆自己帶到最後無法去工作

稍微負擔重一點,忍一下就過去了...
結果:撐不住直接法拍

台北市比較有工作機會和發展.....
結果:欠債繞跑去大陸

錢會愈來愈薄,放銀行不如買房子保值....
結果:房子腰斬,錢無形中溶化掉了一大半,比房價現值高的貸款依然本利要還,這樣子還不如放銀行,錢變薄但是還比溶化掉保值

我只能說買房量力而為啦,而租金房價比和所得房價比是不敗的鐵則,切記切記
(我個人是以租金房價比來當準則)

當然如果是年輕人的話,如果想在大台北地區找機會和發展卻礙於高房價而不知買房與否的
我是力勸年輕人,年輕就該充實不被淘汰的能力,與其負擔高房價,不如存點錢到國外去開開眼界去創創,不要被綁住,當您們有實力的時候,回頭找工作時,北中南都是機會
房市小牛..說房市會大跌..
已經從年初講到年底....
這個人怪怪的...沒事就來搞這一套..這是什麼心態....

認真過日子 wrote:
我只能說買房量力而為啦...(恕刪)


認同你這句話,但你舉的實際案例我覺得沒什麼意義,相反結果的案例比例高多了,看空的人自然會往壞處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