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岱爾 wrote:
像兩蔣那種獨裁統治,最怕知識份子跟他們做對,所以,大學越少越好,高知識份子越少越好,省得作亂,以前才會大學錄取率在2到3成,或是大學考三民主義箝制思想。不然就是倡導那種忠君,像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儒家思想,提倡奴性教育,才好統治,所以歷代專制中國帝王最喜歡四書五經儒術。
加强中文是對讀四書五經等食古不化甚至心口不一理論有用,但對國家進步,吸收新知沒多大用處,國際重要期刊還沒聽說用中文寫的,中文夠用夠讀寫就好,不必強加在每個人身上增加年輕人負擔,讓中文系去研究中文就夠。多增加英文教育吸收新知,趕上西方先進國家,比較重要。好險三民主義已經廢掉,以前為考大學被逼去讀這本拼裝版主義,真是浪費我的青春。
大學開放是當年社會的共識,朝野都同意,現在出現一些問題,卻想歸罪給幾個人,有淪為政治算計之嫌。至於品質問題,那是教育部那些公務人員,在開放前,開放後有沒有好好去控管大學品質,而不是只等著領豐厚公務員退休金。以後可訂教育部退休金多寡跟大學品質成正比。
先進國家大學也很多,有名校,也有野雞大學,要不要花錢唸自己決定。)
同意,但就目前國文教育的狀態我覺得做得太過頭了。
重新編輯:
『同意,但就目前國文教育的狀態我覺得做得太過頭了。』這段容我改成『部分同意並且理解您的想法,但就目前國文教育的狀態我覺得做得太過頭了。』
我認為前後文的因果對應關係應該是基本的,這才是夠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