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覺得臺灣很可憐
朋友或親人間可能有房也可能沒房....
當你有房是狼,而你朋友沒房是羊
你做何感想?
我想一切都是政府的錯
在高處看著你們上演狼於羊的故事
這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國家...
買房掛女方的名字,可以啊

前題是這個女孩子的條件如何,匹配得起這種條件嗎??

我舉一下身邊的例子,有一位交情還不錯的同事,原本在結婚前就已經買好房子

準備要結婚時,女方家長看了一下房子,

接著冒了一句話出來"這間房子太小了,去換大一點才像一個家"

結果,他的丈人出了200W,名字掛誰,應該大家都知道了

這些事就發生在你我的身邊,大家心裡可能會想"怎麼這個社會變得這麼功利跟現實"

真的當自己遇到時,又沒有準備時,也只能無奈當初怎麼不多努力一點

這就是社會,大家從小一路升學上來,應該都有深刻的體會

99分就是輸給100分,不是嗎?

回過頭來說,有沒有房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

如果你今天沒有房,但是身上有幾億的資金,當然你是溫拿也是人才

但是,有幾億資金的人,會沒有房地產嗎??

囧rz~ wrote:
嗯, 當你兒子要娶...(恕刪)

台灣本味 wrote:
台北的話太唬爛700...(恕刪)

aderek wrote:
真覺得臺灣很可憐朋...(恕刪)

許多國家都是這樣吧!
尤其是華人國家多是如此,家是安穩所在,三不五時在煩惱下個居所,少人會自在逍遙。
除非工作關係!
房價有漲有跌

房價不管怎麼跌,請問有人看過比以前更低嗎?

以前一百萬可以買房子,現在指望一間房子跌到百萬以下嗎?

要說以前

以前月薪800元就是頂尖高收入族

要不要把自己薪水降為800元才合理?

是不是幾萬元的薪資是勞工炒作出來的?

有房有車不一定是人才,但是人才一定會促進自己往上爬,買房買車
哈買1000貸個700萬,臺灣人平均收入才4萬多,老了是有房啦....
但這好貴的塔位....跟難以理解的數學
其實個人高興就好...買或不買真的高興就好



aderek wrote:
哈買1000貸個700...(恕刪)


貸700多,貸30年每月繳4萬多,又要養2個小孩,他們夫妻收入約7'8萬那...
還有一個朋友現金約600多


的確是挺難以理解的數學呢!
是成熟的人格就不會走極端鑽風險
許多擁護租屋者,講一堆投資啦~天倫啦~青春啦~大家捫心自問,周遭親友成就擁有大量動產現金的成就者多,還是傻傻因為需要被要,自住置產被推上資產抗通膨默默增值沒有聰明絕頂的人多?

機關算盡,為人性邏輯自相矛盾。那麼敏感推算漲跌者,政黨輪替,SARS,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然後持股十幾年盡享複利增值......作夢裡才有的人才吧
我覺得你想的太悲觀了。
房子是可以維修的,只要土地還在。
你每個月付的租金,你是已經包含房子的稅金跟維修了。
不過,別人主張買房子的事,你還是會不認同的。
反正這個事也沒有對錯,只是選擇的問題而已
而在下認為,買會比租好

pckatm wrote:
事後諸葛
大家都知道...(恕刪)

pckatm wrote:
但有個小破窩......(恕刪)

我應該有提到..這是每個人的選擇呀^^
沒有絕對的,畢竟每個人的價值不同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狀況
租屋時....
結婚後房子租過1萬(8坪套房)+車位4000=14000
1萬2(12坪大套房)+車位4500=16500
我承認過我是個大魯蛇,走進了社會福利這個圈圈
年近40當了個主管、下屬16人月薪45000(該扣的叩完就...可悲了)
加上老婆的薪水,每個月勉強撐個8萬塊
還要拿些錢回家孝順一下父母^^
十多年的年資,在這個領域好像還小有名氣
但薪水就是這麼可悲....只能安慰自己每天過的很充實^^
買了房子,現在每月繳貸款162XX
小狗窩22坪2+1房還有個不是太方便的機械式車位
對我而言,支出完全沒有增加
完全不會有壓力、不需要每天吃泡麵過活(其實泡麵挺貴的=.=)
和前一個承租的房子相比
除了居住品質提升、空間更大靈活度更高以外(兩隻貓可以亂跑、蜥蜴還有自己的房間>"<)
十多年後,房子真的就是多出來的東西
真的缺錢(以我的收入條件..投資應該有點不切實際)賣掉或是拿去貸款
應該還可以撐一下
不過我在一開始就有提到
精華地段....應該不是有空上01的人能碰的
加上我生活在一下平凡的家庭,未來也不會有什麼財產可以繼承
只能在能力範圍內去著墨、計畫
不過,正因為我不是投資客
所以我不會告訴大家一定要購屋
那本來就是每個人的價值、自己的選擇
我已經超過10年沒花半毛錢在買手機上了 >"<
我也沒什麼治裝費、200元的網路L牌就不錯穿了(常被老婆、下屬唸..堂堂一個主任出去開會穿T恤)
吃..也還好,回台中就拿點家裡種的菜上來
硬要算飲食開銷..好像家裡沒戶口的那幾個傢伙吃的還比我好 =.=
但分別現年20歲、18歲的兩隻貓,是岳母過世時留下來的
不善待他們....良心過不去
我沒什麼偉大的志向
甚至連很多人想出國看看、走走的想法都沒有
香港、日本、韓國、北歐各去過一次
但都是爲了工作去參訪或是參與研討會
所以,真的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
有房絕對和是不是人才扯不上關係的^^

llinsh wrote:
是成熟的人格就不會...(恕刪)


那就很明顯了,如果用人數來說的話

這個社會有錢人多,還是沒錢的人多?

再來,選在低點售出是自己選擇,怪的了誰?

房價三十年來經歷SARS 海嘯等重挫

難道跌回三十年前的水準了嗎?

答案是沒有

如果用三十年走勢來看,那也還是漲價

如果用租屋來看,你一輩子都是幫別人繳房貸而已

如果是自住,最差房子也還在,繳的房貸也是自己的房子

房子舊了可以維修,房子不租了錢出去也回不來了

不就是如此?

但是明明買不起硬要買也是不對的

重點是怎麼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才是最重要

沒錢還想買台北精華地區? 那被法拍是自己活該

台北買不起? 那新北呢? 新北都沒房子可以買嗎?

最大的問題是買不起硬要買台北精華地區,或是出了台北精華地區不屑買

也不秤秤自己有多少斤兩

樓上還有人說台灣人很可憐? 還什麼都是政府的錯?

出了台灣難道其他國家人人有房? 乾脆叫政府蓋給你住算了

人家有房是自己努力辛苦萬錢買來的,人家買房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買iPHONE? 唱KTV?

當你在這邊抱怨的時候,人家默默在努力賺錢

錢很難賺? 22K? 完全是個人能力和選擇的問題而已

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沒念大學的都有40K以上,請問你在做什麼?

要嘛你沒能力所以只能領低薪,要嘛你偏偏選擇這家公司

如果這個行業普遍現象如此,那何不轉換跑道?

如果堅守這個行業,那還是你的問題

因為工作是你自己選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