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如租房? 這世代6年級生也撐不下去

RoseRider wrote:
不懂,
很多人在說買小房換大房的模式比較符合年輕人的狀況,我看到的是除了讓房仲多賺幾手之外,
先存好錢再買適合自己的房子有比較不好嗎?


買房子是看自己的需求,因為怕被房仲賺所以就不買嗎?那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不想被賺傭金就自己勤勞一點自己找屋主,代書.
以後的事誰知道,倒是想存錢一步到位的現在大部分都在捶心肝吧! 像那位四折小牛大,前幾年還在談中和的房子,當初買不下手後來就變空軍一號了.



RoseRider wrote:
會存錢的人
租房子 -->二十七年後, 存了一千多萬加上頭起款七百二十萬大約一千八百萬現金, 還有二十七年快樂容易的生活
買房子 -->二十七年繳了三千多萬後,得到兩千四百萬的房子,跟二十七年屋奴的生活

不會存錢的人
租房子 --> 因為繳不起一個月三萬的房租, 被房東趕出去, 一無所有. 至少前面的錢有花到.
買房子 --> 因為繳不起一個月七萬的貸款,被銀行法拍, 除了一無所有,什麼都沒花到之外,還要負擔法拍不足的部分的債務

哪一個比較可能發生?


這個買房的比喻你覺得合理嗎?那如果換成月入3萬去租4萬的房子也是死,這跟買跟租有什麼關係?跟你有沒有量力而為比較有關吧!


RoseRider wrote:
其實如果你相信會房價持續27年大幅上漲的話,那就用力給他買下去, 一定比租房子划算.
如果不是,哪就自己量力而為

很多人在前面指出, 其實入手的點在租金 > 貸款(本金+ 利息) 的時候就是買點, 甚至貸款略高租金也可以買,但是現在的情況是 三萬 VS. 七萬(有七百二十萬頭期款的前提, 不然會更高).


二分法的算術大家都很會算,可是實際上這樣嗎? 這位大大最後寫了還是要一間養老房,他租了27年的房子如果最後房價飆漲他的存款還是買不起呢?只好繼續租下去,那到底是誰划算?

我認為有住房需求(沒有免錢的可以住)能負擔的起就要先買,以後就算房價飆漲雖不滿意也有個棲身之所,房價跌的話有機會就可以換房了,總比賭27年後能不能買得起安穩吧!
sunhm wrote:
真有趣!
明明 "租3萬的房子" 是人家評估之後所選擇的很 "切合實際" 的做法.
說了那麼多只為了要人 "買房"!!


你覺得很適合用在現實生活中就去做啊!大家比喻的方式都是先射箭再畫靶,還是自己多動動腦吧!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想想怎樣對自己最有利.
RoseRider wrote:
不懂,
很多人在說買小房換大房的模式比較符合年輕人的狀況,我看到的是除了讓房仲多賺幾手之外,
先存好錢再買適合自己的房子有比較不好嗎?

先騎上摩拖車加速、再跳到另外一台更快的汽車上、比較有機會。
至少比站在原地、突然要跳到時速60的汽車要容易多了。
希望這個簡單的比喻你會懂。

因為你連這都還不懂、
所以你後面一些奇怪的假設我也懶得回了。
samcentaur wrote:
不想被賺傭金就自己勤勞一點自己找屋主,代書

嗯,
有本事最好是這樣做嘛!
而且最好能 "買清的".
以前可以買到 "房價租金比" 約25年,
以後有沒有可能呢?
samcentaur wrote:
買房子是看自己的需求...(恕刪)

真的,我親戚一家在台北市租了四十年有了吧..
以前小時候,是租在一起..
我家後來是買在板橋公寓
我則是新莊華廈.三峽大樓這樣買過來..

同輩的表兄姊至今無婚無後代
一樣租在同一帶的一間老屋裏..
我是不覺得有品質..
親戚老房子租了這麼多年,房東肯定也像一家人了
算是房東的固定收入,就怕那一天都更了.我看也不好租了

回想自己剛結婚出來租屋..屋子裡堆不少紙箱,包含未拆封的
隨時準備撤離的情境,也是歷歷在目..雖說也是回憶
可要說一個家的感覺,我是無法體會.






64066406 wrote:
原來桃園縣內 六七百的透天都是鄉下= =


當然啊~
對高度發展生活機能的都市而言
哪還有給你蓋透天厝的機會,連公寓都不蓋
透天這種東西不在鄉下只剩下山上才有
所謂"鄉下"指的就是較偏僻人口少的地方
我和先生夫妻雙薪20萬.現在存到頭期款...正在看房(恐怖的經驗~~~還是說驚嚇?)
這房價..瘋了!台北人瘋了!

真要買房要利用一些政府政策和建商.銀行的優惠方案.現在看來是都不太適合
我和先生結婚7年多.一家4口窩在15坪小套房(租屋)是我阿姨的房子.月租5000..
有人說買不如租.這間一房一廳電梯小套房.租屋行情價是1萬5..賣價900萬!

在台北市租房也很傷..不過可以避免房貸繳不出來的風險..
租屋沒錢可以跟房東擺爛..貸款繳不出銀行卻是會拿走房子...
抬頭見北市房價還未封頂.也只能暫時如此了...

我們名下各有一房..
一間是2年前買的公寓(懷孕後爬不動).一間10年前買的電梯大樓樓中樓(我竟從樓梯摔下來..)
現在都看平面的樓層...老了.不要再爬上爬下了..............10年前覺得樓中樓好氣派的...


都會地方透天真的很值錢...
到最後變釘子戶...連建商也買不下手

缺口真 wrote:
先騎上摩拖車加速、再跳到另外一台更快的汽車上、比較有機會。
至少比站在原地、突然要跳到時速60的汽車要容易多了。
希望這個簡單的比喻你會懂。

因為你連這都還不懂、
所以你後面一些奇怪的假設我也懶得回了。...(恕刪)


前提是這台摩托車必須車況好,不需太多保養費,折舊率高...
不是都沒有風險的好嗎?

RoseRider wrote:
不懂,
很多人在說買小房換大房的模式比較符合年輕人的狀況,我看到的是除了讓房仲多賺幾手之外,
先存好錢再買適合自己的房子有比較不好嗎?(恕刪)


你存錢是「加法」,房價在漲是「乘法」,要存到民國幾年才買得房子?

所以說很多人不是買不起房子,而是一開始理財的觀念就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