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該努力實踐的居住正義

Starpig wrote:
德國和其他歐洲這些社會主義的國家的房市也是漲,漲的是沒有亞洲這些國家的多。讓房地產成為脫離金融商品的性質其實我也支持,不過在台灣很可能行不通。理由如下。第一,台灣人太喜歡玩檯面下交易,找人頭,鑽漏洞,逃漏稅,跟頭腦只是一條線的德國人大不相同。第二,一些台灣人腦袋空固力,為了找一個登記在自己名字下的房子住,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反觀老外他們根本不在乎住誰的房子,我在加拿大的出租房,住在裡面的夫妻收入加起來比我還高。問他們為什麼不買房,他反問我:有租的可以住,買房要幹嘛?第三,台灣是全世界人口第二密集的國家(或地區,隨便啦)。地狹人綢寸土寸金之下,都會區因為交通問題,房價非常容易被炒作。以上三點,台灣房地產要跟德國一樣“正常”?不是不可能,機會非常小。

那你究竟是贊成把 房地產脫離金融商品 還是把他當金融商品呢? 怎麼前後不一啊

房地產本來就會隨著經濟成長等因素"自然"上漲啊..

但台灣的是政府加持的人為炒作起來.. 個人覺得那邊值多少錢 那不是重點!!!

簡單的說 純居住的房地產 功能是拿來住的 ,不是拿來加價再賣的..

政府應該用政策 限制或消除 房地產拿來 "加價再賣的功能"...

讓純居住的房地產 在每個人心中 估價的標準都是"拿來住"的而己

再白話一點就是說 我願意花多少錢"住"在這裡,而不會去考慮日後要賣掉時可以賺多少錢..

政策之一就是課房地產的資本利得稅而己...

至於在台灣行不行得通,我覺得是可以的..政府有沒有迫力而己, 所得稅有誰會願意交,
現在開放 自由選擇要不要交所得稅的話 有誰會想交所得稅啊..

至於台灣人要買房,一來是房地產可以賺錢 二來是租房市場的保證不夠多...
若限制房地產獲利 並且 保障租屋市場的的話 台灣人買不買房都可以的..

地狹人綢寸土寸金並不是房地產被炒作的原因,是因為政府加持炒作的關係,
政府隨時有能力讓制止炒作




AndreXan wrote:
其實社會住宅這種政見...(恕刪)
你是這裡的一把手, 只要把你打下來, 他們就贏了. 我炮了他們幾次, 沒人鳥我. 所以被圍攻是第一高手的證據, 也是宿命.

禮拜六再來回. 打中文像酷刑, 週末找個研究生來key


Starpig wrote:
2014-06-18 10:27 by Starpig
德國和其他歐洲這些社會主義的國家的房市也是漲,漲的是沒有亞洲這些國家的多。讓房地產成為脫離金融商品的性質其實我也支持,不過在台灣很可能行不通。理由如下。第一,台灣人太喜歡玩檯面下交易,找人頭,鑽漏洞,逃漏稅,跟頭腦只是一條線的德國人大不相同。第二,一些台灣人腦袋空固力,為了找一個登記在自己名字下的房子住,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反觀老外他們根本不在乎住誰的房子,我在加拿大的出租房,住在裡面的夫妻收入加起來比我還高。問他們為什麼不買房,他反問我:有租的可以住,買房要幹嘛?第三,台灣是全世界人口第二密集的國家(或地區,隨便啦)。地狹人綢寸土寸金之下,都會區因為交通問題,房價非常容易被炒作。以上三點,台灣房地產要跟德國一樣“正常”?不是不可能,機會非常小。

lailitou wrote:
你是這裡的一把手, 只要把你打下來, 他們就贏了. 我炮了他們幾次, 沒人鳥我. 所以被圍攻是第一高手的證據, 也是宿命. , ...(恕刪)


會不會太認真了。不論你提出多少證據或是國外政策辯贏了。又如何?

台灣的政府官員還是不會改變。人民想買房的慾望還是不會改變。政策也不會修改。

在這邊當第一高手?有何用處?不過是嘴砲而已。外面還是繼續加價的金錢遊戲。

與其討論房屋的價格合不合理。

不如去討論哪邊的租金比較便宜。不是更好嗎?

不買房不就可以更活絡經濟。想買房的就讓它們繼續買。

因為制定政策的這些人手上都一堆房產,他們怎麼會打自己臉。減少自己的獲利。頂多是輕輕的課一點稅,假裝很痛。

討論再多都是假的。有志人士快去組一個黨吧。趕快選上立委或是總統。不然永遠都是別人在制定遊戲規則,不是你。無殼蝸牛怒吼都30年了,還在重複同樣的理論。當立委是沒用的。因為法案都會被壓在後面,連審都審不到。

奇怪的是老是說全台灣大多數的人買不起房子?那出來組個反高房價黨選總統。政策提出房價統一化,政府統一售價,屋主不得自由漲價。應該輕輕鬆鬆就可以得到一半以上的票數。快一點,兩年後要選了。加油!
居住正義人人都住信義區嗎?
有很多地方價格都不高
總是認為地區遠 要花時間通車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newjohnpc wrote:
那你究竟是贊成把 房...(恕刪)


台灣房地產不是隨著經濟成長吧...

薪水都降到22k了...還談甚麼經濟成長...?

台灣房地產是隨著貪汙弊案成長才對吧!!!
問題在稅制
問題在稅制
問題在稅制
問題在稅制
問題在稅制

money99 wrote:
居住正義人人都住信義...(恕刪)


請問現在是只有信義區高房價,大家只想住信義區,所以說政府不注重居住正義嗎?

請用點頭腦好嗎?!

全台灣除了南部偏鄉之外,都在亂漲價,明顯的是人為的炒作,賺黑心錢



空屋一堆,也不出租,只是一再轉手...

貪污政府官員和黑心建商、投機客不用負責嗎?
newjohnpc wrote:
那你究竟是贊成把 房...(恕刪)


是不是金融商品根本不是誰說了算,而是國民習慣和國家的先天條件造成的。房地產在亞洲會廣泛地被當作是金融商品,是因為亞洲各國地狹人稠,而亞洲最多的中華民族人口,先天的以農立國外加上”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讓每個人都想要擁有房地產。在這情況之下,除非像是中國共產黨當年(殺地主)或是現在的北韓和沙烏地阿拉伯(房屋由國家分配)這樣搞法,不然房地產怎樣都會是個商品。政府應該著眼于資本利得課稅和建立公平交易平台,其于的都是假的。

建構式數學在歐美可行,搬到台灣就變成是笑話。德國那套在德國可以,搬到台灣會怎樣我並不看好。
Starpig wrote:
現在奢侈稅,實價登錄,到後來的實價課稅都出來了以後,房地產價格若還是上漲,那就不能說是”人為炒作”。台灣人喜歡擁有房地產,房地產就會變成金融商品被炒作。這麼簡單的道理若是不懂,真不該跳出來談這個問題。講什麼都是丟臉而已。
...(恕刪)

德國除了上面所說, 綿密的租屋保障法規, 租金上限法規, 租金現金補貼等等
德國有完善的房屋租賃市場制度。德國自有住宅率只有42%,低於租賃率的58%,特別是年輕人中77%都是“租房族


奢侈稅 根本不是土地/房屋的稅
有徵收空屋稅嗎? tax empty house
有像 德國, 持有未滿10年, 在房屋出售時,要繳25%的資本利得稅(abgeltungsteuer)嗎?
照實價課稅嗎?,非自用房租, 房價1000萬的房子, 每年還要繳1% -3.5%, 台幣12-35萬的物業稅嗎?
必須這樣持有,每年繳12-35萬, 至少10年才能賣
想當包租公抬高房租嗎? 德國公佈有租金指數, 有限制租金上限,不能隨便漲

實價登錄,只說要登錄, 卻不管是真實買家, 還是虛擬買家。 能證明不是由左手賣給右手嗎?

德國房屋買賣,依法使用公證人(NOTAR)制度
公證人員將作為公正的中間人或仲裁員。
很多人選擇使用的公證人作為中間的代管。在售屋金額轉交給賣家之前, 這筆錢會先轉移到公證帳戶(notaranderkonto), 防止虛擬買家

買家在銀行要有存款帳戶,才能進行買賣, 不能買空賣空, 房價的20%,是最低存款標準,外國人士甚至被要求至少有房價40%的存款,才能進行買賣。

德國完善的信貸制度,穩定了房價。德國所有房貸都實行固定利率制,儲蓄房貸利率低於市場利率且固定不變,商業貸款固定利率期限平均為11年半。
這種長期的房貸利率週期,幾乎可以抗衡任何金融市場的波動。
絕不會有錢人以低利率貸款,以總價99%貸款買房,再來炒房的情況

房屋鑑價有公正的鑑價機構,獨立於銀行,房仲,屋主之外嗎?
還是,賣方開價喊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這些措施都沒有, 怎麼會沒有人為操作房價?

台灣人喜歡房地產? 也可以多繳稅
1.你買了不住,囤房, 請繳空屋稅
2.空屋廢棄太久不住之後, 政府可以依法幫你出租出去, 或依法賣掉
3.每年請真的照實價繳房屋稅, 1000萬的房子,每年繳12萬-35萬台幣
4.必須長期持有, 未滿10年就賣出, 請繳25%的資本利得稅(abgeltungsteuer)
讓持有成本增加

喜歡買房子? 沒問題
1.請找"公正鑑價機構", 鑑定出房價為多少
2.請先在銀行開一個存款帳戶, 先存入20%的價金進去
3.依法使用公證人(NOTAR)制度,貸款下來後, 房屋價金先進入公證帳戶(notaranderkonto)代管,一切查證完成後, 才轉交給賣方
4.買第二間非自用住宅,沒有優惠房貸, 貸款成數降低
5.每次轉手, 請繳 3.5-5%的物業轉讓稅(grunderwerbssteue的3.5-5%);1.2-1.5%的公證費;
0.8-1.2%的登記費;1.5-3%的地產代理費,再加上19%的商品稅VAT。


Starpig wrote:
是不是金融商品根本不是誰說了算,而是國民習慣和國家的先天條件造成的。房地產在亞洲會廣泛地被當作是金融商品,是因為亞洲各國地狹人稠,而亞洲最多的中華民族人口,先天的以農立國外加上”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讓每個人都想要擁有房地產。在這情況之下,除非像是中國共產黨當年(殺地主)或是現在的北韓和沙烏地阿拉伯(房屋由國家分配)這樣搞法,不然房地產怎樣都會是個商品。政府應該著眼于資本利得課稅和建立公平交易平台,其于的都是假的。

建構式數學在歐美可行,搬到台灣就變成是笑話。德國那套在德國可以,搬到台灣會怎樣我並不看好。


不對..台灣那套搬到德國 德國照樣會炒作..

”有土斯有財“是一回事,炒作房地產那又是一回事..

台灣的問題並不是 ”有土斯有財“ 的問題,

如果房地產漲 買的人全都是為了自住 其實問題不大,或是沒什麼問題..

但投資客買房子不是拿來住或是那來租給別人的..

他們是買來加價再賣的,而接手的..也不是為了住.. 接手的也是為了加價再賣的..

自住的人沒有財力去接下這爛攤子..最後崩的時候會很刺激...

很多年前就該崩了....偉大的政府 硬是加持...維持不崩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