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chou wrote:
自由市場經濟就是透明(恕刪)


台灣房屋自有率8成 說給鬼聽
都集中在20%的人身上

40歲以上持有房的人都佔不到8成
更別說0~20歲那些了 噗 好笑
少子化 wrote:
是會打到人民財產,所(恕刪)

國情不同,德國很成功,但台灣註定失敗。

建商可供給量與效率遠大於政府能力!

政府不應該進入供應市場,而是要制定規則,修正租稅制度。

政府進入供應市場恐怕高估自己,也低估了自由市場自我修正力!

政府做社會住宅最終只是為取得執政權,演戲給廢青看而已,政府自己大概也心知肚明!
夢妖妖 wrote:
台灣房屋自有率8成 (恕刪)

請參考我第234樓的回文,你對「房屋自有率」的理解有問題。
a0980000056 wrote:
請參考我第234樓的(恕刪)


關於房屋自有率確實是「障眼法」,
採用30-50年前農業社會的家戶統計,
該統計標準已跟社會脫節。

台灣租屋人數約300-400萬人
(無法證實)

數據差異主要來自下列2大因素
1.偏鄉移往都市工作,戶籍仍設偏鄉原生家庭,誤判為有房。
2.大家庭轉變為小家庭,戶籍仍設在原生家庭,誤判為有房。


台灣到底多少人租屋?
真正的購屋需求有多少?
為何房價居高不下?
謎..................
tany3472 wrote:
關於房屋自有率確實是(恕刪)

台灣每10年一次人口普查, 怎麼會是30到50年前的人口統計數據?

就連台大城鄉所的華教授所提出的質疑, 他卻無法提出數據的修正值。

請參考我的240樓的回文。
每個政府或是業界的實務可控的都僅是最低標準工資,實質經常性薪資從頭到尾都是統計數字【象牙塔裡面的神聖數字】不可控也很難調整。跨國薪資加給有可能,但是島內拉高特定縣市或區域的實質經常性薪資,來跟上房價所得比差異?這個邏輯敢問如何執行?(台北工作薪水是嘉義的3倍?有可能嗎)

學者之所以容易誤國,就是看不到數字背後的意涵和實務。房價修正,之後換房雖然你有跌價,但是相對再取得成本也下降,所以你的實質消費力也未必有影響(1000->800換2000->1600,帳面上你虧,但是再取得成本反而少200)

a大或許引經據典和統計專長,但是我只是說平凡人能理解的道理⋯
若您所說抽佣非零和賽局,要看是用誰的出發點來看(政府是莊家),因為對賭買賣雙方扣除成本,雙方理論上機率一致。
現在的問題就是某一方跟賭場串通,可以一直把同花順壓牌不洗牌,你一直拿爛牌怎可能贏(這是詐賭)

單純討論沒有要戰,就如您所說調整稅制和遊戲規格是必要的⋯
越多人關心越有可能改變⋯



a0980000056 wrote:

我的回文內容是提「...(恕刪)
克里斯賈斯丁 wrote:
若您所說抽佣非零和賽局,要看是用誰的出發點來看(政府是莊家),因為對賭買賣雙方扣除成本,雙方理論上機率一致。
現在的問題就是某一方跟賭場串通,可以一直把同花順壓牌不洗牌,你一直拿爛牌怎可能贏(這是詐賭)

單純討論沒有要戰,就如您所說調整稅制和遊戲規格是必要的⋯
越多人關心越有可能改變⋯



所以「花荷官」一直發「一對」給你,
你跟大家討論「一對如何贏同花順」?
有意義嗎?

100個人拿一對、1萬個人拿一對,
就能贏了一副「同花順」?

應該是問問荷官,
「你該如何被發到同花順?」
或是換上自己的荷官?

「一對如何贏同花順?」
再討論100年還是廢言.........


你不懂嗎?
這副牌你再「卡牌」上百次,
你還是拿一對。
ashyong wrote:
當然可以,但稅務不公(恕刪)


每次有人拿車來說就感覺到好笑,是車的相關稅負太貴好嗎..

從一買車就被貨物稅剝皮..
我沒跟大家討論如何一對贏同花順唷,只是想讓大家知道這荷官可能已被收買,加入詐賭集團成為其中的一員。如果賭局不公正,賭客就應該想辦法換個荷官或是換個賭場。

賭聖不是有教,一對要贏就是想辦法抽掉對方手上的牌,至於怎麼做⋯呵呵







tany3472 wrote:



所以「花荷官」...(恕刪)
克里斯賈斯丁 wrote:
a大或許引經據典和統計專長,但是我只是說平凡人能理解的道理⋯
若您所說抽佣非零和賽局,要看是用誰的出發點來看(政府是莊家),因為對賭買賣雙方扣除成本,雙方理論上機率一致。
現在的問題就是某一方跟賭場串通,可以一直把同花順壓牌不洗牌,你一直拿爛牌怎可能贏(這是詐賭)

那為什麼你不跟賭場串通?是本事不夠還是不會?

你也可以買地自地自建啊!政府有限制不可以嗎?

自地自建你不就也有同花順了,誰能奈你如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