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個觀念:自己買房子 = 不動產 >>> 可視為另類儲蓄 , 頂多房貸利息被銀行吃自己租房子 = 幫房東繳房貸 >>> 直接開銷所以錢到底是進誰的口袋,可以稍微思考一下...我只能說,樓主真的很棒!
其實我有推薦他先買一間套房自己住、5年前套房大約70萬就有、等繳清了之後看是要出粗然後再去租大間一點的補貼房租、或是賣掉吧本金收回...搞不好還能賺一手..非常靈活..至少可以住免費兼存錢..或是一直住下去..以後也可以不用繳房租但是他只想爽、不願屈就套房 8000塊可以租到1房一廳大約15坪的鐵皮屋樓中樓、老子幹嘛買什麼鬼套房 、又過了5年 房租又漲了。目前也付了快50萬了、就是爽 很多人的思維不是你可以懂的我幫他設想過..要是我面臨他的處境..我一定會拼了..但是他只是跟你嘴砲好幾天最後不了了之、人家覺得現狀很好、套房老子不削住聽說最近要搬回去跟他媽住了3大一小打算要租五房兩廳的房子才住..難怪不削套房那樣的房型腦筋愚笨決定什麼都不改變..覺就這樣一直下去維持現狀很好啊..一直到老死都不打算有任何改變了存錢只想買機車..一台近戰2代可以花30萬下去改...10年換了8台音叉125 就是那種8萬分期變10萬..9萬分期變12萬的那種買法然後機車輪胎5000、6000起跳的那種人反正什麼錢都有..就是買房子老子沒錢
sonner wrote:其實我有推薦他先買一...(恕刪) 可悲,我還是乖乖存房好⋯強迫儲蓄!想想之前剛出社會,當時2006年,房子真的很便宜,當時如果有買房觀念現在就輕鬆多了。而當時年輕沒觀念,月賺6萬花4、5萬,可悲⋯
這是週刊的內容:買屋一共花了807萬元,但手邊剩下一間屋齡50年的老屋。租屋花了288萬租金幫房東繳20年房貸,但手邊剩下649萬現金。我毫不猶豫選擇後者,絕不遲疑。那位記者選擇租屋。我的想法:付了807萬,住了50年,手上剩下一間老屋,而288萬是指20年租金,應該用50年來算吧。租屋者等於50年付了租金720萬出去,連50年的老房子都沒有,甚至要一直租到死亡為止。我選擇買房,買中古屋,蛋白都好,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別貪心,愛面子硬要住新蛋黃。講白話:你年輕氣盛都不敢面對每月付房貸的壓力。何以見得你年老珠黃丶體弱多病丶又沒有收入的狀況下。可以付得起毎月的租金。
sunnight123 wrote:這是週刊的內容:買屋...(恕刪) 手邊剩下500萬的存款,光是買個「中華電信」,這個總不會說他會倒了吧!殖利率5%每個月就有兩萬,如果提早規劃18年就可以完成,實際上也就成本是300多萬。如果全部壓在房貸,30年後剩下「一間房」那麼錢從哪來?再拿「房子」去貸款出來?不用換?以房養老?那麼你別樓說的要留給小孩就沒有了,變成銀行的了。現在花錢買了30年中古屋,30年後是60年的房子,你現在「願意」去買一個60年老屋?如果「現在」的你都不願意了,那麼「未來」的別人就願意購買?
你把新房住成舊房也值得吧,甚至會變成有感情還捨不得買。(如果是以投資的角度另當別論)就好比你的娶進門的妻子變成老婆婆⋯你就要嫌棄她嗎,嫌她沒有價值了嗎?不可能的事。你每月股利2萬也要拿去付房租2萬。還不是一樣。重點你要有500萬的股本。。60年的房子基本上可以都更,搞不好還有賺頭(看地點)。一個基本想法分享:假設我今天一定要每月付房租2萬,算付20年,為什麼我不找一間一様要付房貨2萬的中古屋房子住下,也繳20年,但是最後我會拿到一間房子。假設20年到了房子已經40年。就出租出去每月收1萬。舊房子出租20年獲利240萬。這可是你多賺的,你如果當初選擇付房租,可就沒有這240萬。況且你還有土地持分,可以做其他用途。
sunnight123 wrote:你把新房住成舊房也值...(恕刪) 你把伴侶拿來跟物質比?你也真的是😑你買了一台車20年後他壞了你還要高價賣嗎?你願意高價買嗎?這樣還比較接近,拿自己的伴侶來說實在不倫不類。還是你的伴侶是可以用「價值」去衡量的?那我就輸了。
ddr7011 wrote:15樓歡迎意見交流...(恕刪) ddr7011 wrote: 15樓歡迎意見交流 ...(恕刪) 別一直發廢文說15樓,到底要發幾篇啊你厲害你投資穩賺錢,你就繼續租,把錢拿去投報高的地方,這是正確的。但投資真的穩賺不賠?講難聽點賺錢的還不是賺到那些賠錢人的錢,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投資。有了家庭還要老婆孩子跟著你到處搬家真的很可憐⋯有能力的人一定都會買房安居的,沒能力的人要租房,你要他多會投資?多會存錢?算了吧!我看能溫飽就不錯了,都馬過一天算一天,能像你說的那樣是少數中的少數,真會投資早有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