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提"房價太高了",現在你買不起房,是否因為"你不夠努力呢"?

frankw wrote:
我本人住宜蘭而且還是海邊,其實到信義區只需要一小時


天啊,竟然比淡水還快,
宜蘭變得好近。
房子有貴跟便宜 自己能力只能買500萬房子 去看一千多萬房子再來說貴??

自己能力只能買國慘車 去看進口車說貴??希望車能降價給你買.....

換個角度想自己是老闆賠錢生意你要做嗎?

只能說想要生活品質好一點 就多努力吧 要怪就怪你我都沒有個富爸爸
今天政府明著說打房實際上只是在防止房價崩盤
而且許多人認為房價就因該按照資本主義自由市場論
為何不乾脆廢除健保
醫療市場也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化
沒錢就去找低品質的小型醫療院所
今天健保造就就是打壓醫療從業人員
造成醫療從業人員購屋購車上都有一定困難
特別是現在房價和車價高漲
看看從健保開辦以來,這些漲多少
但是健保給付都沒增加,反而大砍
更沒大幅調高民眾負擔
結果造就的就是大幅度醫療浪費

若政府不管制,大幅砍低房價
健保大可也跟著砍掉
人的基本需求食衣住行
並不包含醫療,基本人權也沒講說必須提供廉價的醫療服務
當你今天有醫療需就就是必須付出必須的代價和成本

要不然最乾脆就是將健保作法直接帶入房價和車價管制
更可以帶入各大公司行號薪水計算
就知道健保是多垃圾的政策了
JOHNNYLEEWU wrote:
今天政府明著說打房實...(恕刪)


這是健保體制還不夠健全所致,基層醫生和護理人員做得的要死,但是高層爽爽賺,連外面診所都可以偷健保點數,導致健保局很難維持,醫院療機構與民眾都濫用健保,未來要有相關法制來限制,當然醫院方面很難限制他們不偷或濫用健保點數,因為相關財團依然插手政府制定相關法律,如同房地產一樣,只要擋到既得利益者的誇張收入來源,都無法變正常運作。

P.S. 禾馨診所之前才被爆出 民眾自費 與 健保兩頭收錢。
carl740916 wrote:
如果沒時間閱讀完全文...(恕刪)


有個網站叫做薪資平台
https://earnings.dgbas.gov.tw/experience_sub_01.aspx
這是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

可以看出 年薪48萬(也就是月薪平均中位數4萬)
年薪60萬(月薪5萬)就只輸30%人

但是在動輒大樓3房2廳平均都要約千萬的房價下
若以利率2%左右 20年期 一個月就需要房貸5萬
這還是只是沒結婚 不需要另養小孩的情況
若只賺5萬買房後 何以維生?

小弟鼓勵若在能力範圍內 真有剛性需求的
就好好議價購買吧


只是房價超過了70%一般受薪者的能力範圍
只有在前端30%的人才能買房 北部可能得頂端15%
應該先檢討的是過高的房價 是否加入太多炒房投資

國外歐美 尤其德瑞日 就設定了實價課稅2% 空屋稅 囤房稅採累進制
因為能投資的標的還太多 例如黃金 基金 股票 甚至虛擬貨幣 都可以投資
因此選擇讓大多數人住得起房子(包含社會住宅租賃) 才能實現居住正義

否則少子化情況蔓延 等到未來新生兒數一年不到10萬(降得很快 今年預估僅剩17萬多)
發現情況不可逆時 再來挽救就來不及了
而以台灣目前自有住宅率85%以上 空屋數86萬棟以上
再過10年 房屋需求驟降 蓋那麼多房 卻只是準備步入日本後塵
(而養護中心跟醫院的需求反向提升)
月幻星空 wrote:
否則少子化情況蔓延 等到未來新生兒數一年不到10萬(降得很快 今年預估僅剩17萬多)
發現情況不可逆時 再來挽救就來不及了

是要挽救啥少子化?台灣是座孤島四面環海,資源匱乏下過多的人口想要人吃人嗎?目前就

是人口過剩才會壓榨勞力,操死一批再換一批,永遠都有新鮮的肝可代替,勞動人口若是剛

好情形,你看看無良企業還敢不敢用低薪壓榨勞工,拼命一直生是沒被壓榨很難受哩?

挽救少子化台灣就死路一條!加速少子化降低人口台灣才有活路走。
月幻星空 wrote:


有個有個網站叫做...(恕刪)


這位大大
精闢的點出重要的問題所在
我實在無法不出來 為您鼓掌👏
5分已奉上

台灣北市與新北部分地區
確實面臨這”高房價”與”超高房價”

但是”低薪問題也是非常大”

就算今天台北市
1000萬含車位3房兩廳
“相信還是很多人負擔不起”


因為台灣在過去
很大一段時間都是”薪資凍漲”
因為還是有很多”低薪月光族”
因為還是有很多”高薪月光族”


既然你想”買房”
我們把他”比喻成一個夢想來講”
“你要如何完成你的夢想呢?”
整天”做夢”比較容易實現?
還是”逐夢踏實”比較容易實現?


要種一顆樹
總要丟下一顆種子


要種出一片森林
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是每天都把種子吃光?


還是撒下一打把種子
然後細心努力的去灌溉呢?


Jojoba323 wrote:
這是健保體制還不夠健...(恕刪)

所以今天最簡單就是沒有健保就不會有詐領與虛報的問題了(疑?
重點是今天健保很多既得利益者就是垃圾民眾和政客
結果就是完全不管醫療浪費和因該給予從業人員的福利
而且可以從很多這類詐領健保的新聞放出時間可以推估出一件事情
往往這類新聞放出時間點之前都會出現
健保賠錢、給付不足、壓榨醫療人員這類新聞
然後後續就是出現詐領健保之類新聞
這背後很大可能就是衛福部、政府為了操作與論來進行的新聞
更不用說當這類詐領新聞出來?問題是政府沒有膽量公布實質數據證據
更可說衛福部有一招最直接懲罰可用,停止該機構為健保機構
最簡單就是如此,就像某醫學中心急診超收掛號費,只是罰錢,為何政府沒膽量直接停止該機構與健保合作?
停止就可以直接避免以後被該機構詐領健保,這就像是保險今天有指定醫院的診斷書,若是有醫院亂寫除了法律問題外,更可能直接停止認可該醫療院所診斷書
最簡單就是政府運用國家的機器就是很直接在壓榨醫療機構和醫療從業人員
就只是為了維持這個不合理的體制!
更不用說健保根本是共產主義的政策而非資本主義下、自由市場下因該有的政策
台灣很多新聞消息不要照單全收
例如:之前某多照X光或是乳房攝影會得甲狀腺癌的假新聞
https://www.mohw.gov.tw/fp-2648-20191-1.html
這很久以前就有被解釋過,只是今年年中又被吵起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_13_JMlvI
有興趣就看吧,只是錄著錄著就很長了,純粹做的心路歷程的紀錄!?

如果說醫療從業人員賺很多?
這根本是偏見和騙人的!而且根本沒看到這個執照背後所需要付出多少心路歷程
從國高中苦讀到大學沒日沒夜的念書,不是求不被當而是求可以更前端的成績,到通過國考
你可知道大學大家最輕鬆都是大一到大三,但醫療從業人員最輕鬆大概就只有大四下一小段準備國考
為何?因為前面拚死拚活念的,只要沒混,大概都有基本,剩下就是近代臨床專業相關艱深問題
到後來除了臨床工作還要持續繼續教育的問題!
要不然之前有說的,每次吵基本工資很簡單,
要輪班(24小時的)的職業以現行基本工資乘上2倍
直接關係國家安全、人民生命與社會保障維持基礎產業從業者再乘上2倍
擁有國家考試通過,並且每年需上課取得一定積分維持之執照者再乘上2倍
這些所增加的人事成本直接反應在該產業的價格和給付
這樣每當一吵,一增加相對很多必須支出就會增加,就可減少動不動就說要調漲基本工資
無味的增加基本薪資反而是把更多人薪資拉近基本薪資更是拉低實質收入,對高薪階層反而不痛不癢
對解決貧富差距更是沒有實質幫助
更不用說早期考試與升學是最好最公平打平貧富差距問題的
但現在就是一堆考試無用論、念書無用論配合廣設大學
背後造就有錢人就乾脆送出國洗文憑,不用靠辛苦念書這樣來搞!

因本身是醫療從業人員
身邊許多對於現在房價購屋真的都有一定問題
而且最主要是在於不少急重症的從業人員更是因為給付問題
福利真的不好
但偏偏又是這些急重症人員會有30分鐘on call緊急到院的問題
但許多醫院附近都房子實際上價格也都不低
而且30分鐘緊急到院,現在車價又不便宜
外加醫療從業人員並不像是計程車或是客運政府是有給予直接補助的
而且通常私人醫療院所也是健保機構,問題是從業人員並非公務員
所以也沒有任何公務人員的福利
而且公家醫院現在因為健保給付和政府預算節省問題
砍下去結果公家醫院大都是也是採聘用而非開公務人員缺

而且說台灣民眾沒有辦法負擔醫療價格上漲是不可能的
從健保開立以來台灣民眾實際上薪資是有上漲的(除了醫療從業人員反而是下降)
而且台灣許多民眾都是有購買萬元以上智慧手機的能力
更不用說個人汽機車和房子擁有率來說
民眾無能力負擔是不可能

台灣目前最好走的醫療政策是有個做法
新加坡方式的
分為公立和私立
公立醫院相對便宜,但缺點就是要等很長的時間
才可能看的到診做得到檢查得到處置
更是相對提供的醫療品質不高,只提供最基本的醫療照顧,重大疾病相對也是要負擔一定
則私立醫院會可提供較優的醫療品質和快速的時間
但就是付出成本高昂

加拿大的問題是
以台灣政府財政無法支持

而且健保更是直接導致許多台灣民眾沒有購買醫療保險的概念
許多新藥不可能這麼快就納入健保給付
原本納入健保給付是要審慎評估健保收支的
而且健保創立之初是為了貧窮人不因為簡單的小感冒而出問題
但台灣貪婪的民眾和政客就是為了選票不管財政,拼命開政策支票
所以才導致現在健保處境的問題
更是進而導致拼命浪費
健保完全不符合使用者付費概念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
不符合台灣現在經濟體制的結果就是
醫療資源的拼命浪費,壓縮真正必要的醫療資源需求者


今天回到房價問題
今天台灣過多的資金集中在房地產
造就的就是研究資金的短缺
直接會造成就台灣於國際上競爭力下降
世界各國資金不過度集中在房地產,反而是研發與股市等
股票就是當今天投資人認為這個公司發展未來有前景而進行投資
若今天公司得到這比投資相對就有更多錢投入研發
進而增加公司收入回饋股東與員工
但今天,房地產問題是,即使在如何上漲往上飆,相對其他國家,出口到其他國家從其他國家賺到的錢也沒增加
台灣是海島國家,勢必要靠出口賺取外匯
從長遠國家發展來看
過度集中資金在房地產是不利於台灣這種海島型國家發展
但現在那群政客明知這個原則,但就是怕房地產崩盤泡沫化,而不施行打房
將台灣資金轉向股市轉向研發
這也是為何他國反而會嚴厲制止房價上漲
制止房地產做為投資標的
因為這造成的就是人民痛苦與國家發展問題
也只有台灣的房地產業者有膽量出來喊房地產是國家產業的領頭羊
連對岸都不大敢喊,為何?這就牽扯到對岸土地所有權法規和台灣不同

而且今天房價高漲相對土地價格高漲造就另一個問題
當今天國家進行建設,徵收土地成本就隨之上揚
對於國家各種公共建設反而是不利的,特別當財政和預算不足下,就只能選擇最省錢的方案
而且除了國家徵收,問題就是被徵收戶今天在於搬遷上因高漲房價也會造就一定困難和問題
更不用說都更問題
都更不因該是造就房價上漲推手作法而是安全問題...
登卡普 wrote:
是要挽救啥少子化?台...(恕刪)

雖然看來是空想,但也是一種有意思的想法。另外提醒進行式的兩個字,外勞。
Ajay Lin worte:
雖然看來是空想,但也是一種有意思的想法。另外提醒進行式的兩個字,外勞。

開不開放外勞是行政程序,一紙公文馬上就能改變,這是看政府怎麼做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