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都市更新---來潑冷水的

我家準備要都更
建商寄個同意書來家裡
沒上文沒下文
就一張同意書,連回郵也不附
難道要我燒過去嗎
建商給我的條件都太差了 ,
我們公寓的住戶根本就沒意願參予...

(1) 南港 家樂福旁巷子進去的某舊公寓
3F & 4F 每層約 36坪
建商打算給我 6F 以上樓層 其中三戶 ,
每戶約 28坪

看起來好像還不錯, 總共多了一些坪數 , 也是較高樓層

可是仔細算一下根本不划算, 頂多只是房子變新而已 ,
多了管理員, 可是還是要付管理費 ...

28坪 * 3 戶 = 84坪
公設假設只有 25%
扣除後 , 實際使用坪數變成只有 63坪

房子可用坪數比原本少了約 10坪 ,
怎麼算都不划算 , 而且公社也絕對超過 25%
改建這段時間還要自己找住的地方 , 沒補助...

----------------------

(2) 板橋 透天公寓 地坪 40 , 共 4層樓 ( 40*4 = 160 )
地點面主要道路 + 三角窗

建商給的條件是, 建好後 , 給 4F 以上 , 共 240坪的房子(就等於給 6層樓同坪數) ,
蓋屋期間 補助租屋金 30000/月

算一算也是很不划算 ,
240坪 , 扣除約 25%公設 = 180坪
原本我們 1F出租每月至少也有 20萬 ,
頂樓也可自己全部使用 ,
每層樓的陽台共 10坪大

等於改建後, 就是房子變新 ,
但是可用空間好像增加 20坪 ,
但是增建的陽台如果也加入原本可用坪數 ,
那實際可用空間反而沒變 ,

卻變成少掉原本 1F 至少可收到的租金 20萬/月

建商補助也只有 30000/月 , 也只有建屋期間而已

--------------------------------------------------------------

或許重建後房價會拉高 ,
但是真的能拉高到損失掉的部分嗎?

我不知道目前已經都市更新成功的住戶是怎麼想的 ?
真的有比較划算嗎?

以目前的法規來看
我唯一覺得都市更新要對住戶划算的只有原本就是大樓的住戶 ,
原本公設多的這些大樓住戶, 都市更新後的坪數就不會有太大變化 ,
因為這種房子都市更新後對住戶的房子才有加分效果

基本上除非補助能更吸引人, 不然願意參加都市更新的住戶,
更新後大部分都是比較不划算的



Juliance wrote:
建商給我的條件都太差...(恕刪)

請問建商都直接給你這些條件
也沒跟你們說他們怎樣蓋?要幾樓?車位多少?總容積多少?
基準容積多少,獎勵容積有多少?
彼此分的比例是多少?

這些都沒說嗎?
Juliance wrote:
建商給我的條件都太差...(恕刪)

第二點的建商太誇張了
那應該是給公寓的算法吧
地呢?土地坪就送給建商啦?
太扯了

仔細研究都市更新的條款,

幾乎對原本的住戶很少有利的,

除非遇到好建商,可惜的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擺明就是要利用你賺大錢,

越來越瞭解某些人會成為釘子戶的原因了。

真想強制改建那些訂定都更的豬玀的住處

讓牠們瞭解一下都更完房子變小還會背負債務的痛苦
這正是小弟想潑的冷水!
現實是殘酷的,以高價買舊屋的人,算盤沒打仔細,將會嚴重套牢,
而且,會讓都更推動更加困難。

Juliance wrote:
建商給我的條件都太差了 ,
我們公寓的住戶根本就沒意願參予...

(1) 南港 家樂福旁巷子進去的某舊公寓
3F & 4F 每層約 36坪
建商打算給我 6F 以上樓層 其中三戶 ,
每戶約 28坪

看起來好像還不錯, 總共多了一些坪數 , 也是較高樓層

可是仔細算一下根本不划算, 頂多只是房子變新而已 ,
多了管理員, 可是還是要付管理費 ...

28坪 * 3 戶 = 84坪
公設假設只有 25%
扣除後 , 實際使用坪數變成只有 63坪

房子可用坪數比原本少了約 10坪 ,
怎麼算都不划算 , 而且公社也絕對超過 25%
改建這段時間還要自己找住的地方 , 沒補助...

----------------------

(2) 板橋 透天公寓 地坪 40 , 共 4層樓 ( 40*4 = 160 )
地點面主要道路 + 三角窗

建商給的條件是, 建好後 , 給 4F 以上 , 共 240坪的房子(就等於給 6層樓同坪數) ,
蓋屋期間 補助租屋金 30000/月

算一算也是很不划算 ,
240坪 , 扣除約 25%公設 = 180坪
原本我們 1F出租每月至少也有 20萬 ,
頂樓也可自己全部使用 ,
每層樓的陽台共 10坪大

等於改建後, 就是房子變新 ,
但是可用空間好像增加 20坪 ,
但是增建的陽台如果也加入原本可用坪數 ,
那實際可用空間反而沒變 ,

卻變成少掉原本 1F 至少可收到的租金 20萬/月

建商補助也只有 30000/月 , 也只有建屋期間而已

--------------------------------------------------------------

或許重建後房價會拉高 ,
但是真的能拉高到損失掉的部分嗎?

我不知道目前已經都市更新成功的住戶是怎麼想的 ?
真的有比較划算嗎?

以目前的法規來看
我唯一覺得都市更新要對住戶划算的只有原本就是大樓的住戶 ,
原本公設多的這些大樓住戶, 都市更新後的坪數就不會有太大變化 ,
因為這種房子都市更新後對住戶的房子才有加分效果

基本上除非補助能更吸引人, 不然願意參加都市更新的住戶,
更新後大部分都是比較不划算的
...(恕刪)
看完三層樓~~大家對都市更新不是很了解

小地從事建築業,接觸都更也有兩年多...

sudustar wrote:
如果我是原住戶,對我最有利的方式就是以市價賣斷拿錢,再以分配到的位置,坪數建材,承諾完工後承購價與承購權交易付款.可能嗎?


很多地主都會這樣麼想,因為計算出更新後可換回的房地價值似乎不錯...
但是不可能.....依更新條例權利變換的規定
參與都市更新有兩種方式:1.領取更新前價值(現金)、2.換更新後的房地(新屋)
所以不可能拿到更新後房地價值的現金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的精神是用"價值"去計算,而不是用面積去計算
如果地主是住公寓、大樓,更新後換回的房子面積保證比舊的少,但是整體價值絕對比舊的高。

專業立場來說,還是很建議大家參加都市更新
因為可以參加都更的都是30年以上的建築物....
一般來說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結構體壽命約60~100年。30年以上的建築物還能"安全"使用多久??
加上開放空間、防火通道、停車位....更新後的實質居住環境會好很多~~

大家會覺得建商賺很多??可是都市更新是需要經過"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審查的
委員的立場大多站在地主這裡替地主把關。

如果非原地當地主以投資的角度參與都市更新,就不建議了
都市更新規劃、審查最快也要2年、加上施工2年.....最快4年後才能住進新屋
除非本很粗,可以隨便買塊破千萬的地,放著四五年以上等更新完成~~
而且都更的不確定性太高了,很多地方談了5年以上,換了很多團隊....到現在連個啥都沒有!!



承認我懂很少.
聽說只要過75%門檻, 就算有丁字戶反對, 政府還是會 強制執行都更?
權利變換 對地主比較有利?
地主可否選擇喜愛的位置/樓層? 還是要抽籤?
目前地主/建商是6/4拆帳嗎?
tks

mizuky wrote:
看完三層樓~~大家對...(恕刪)
lienly wrote:
聽說只要過75%門檻, 就算有丁字戶反對, 政府還是會 強制執行都更?
權利變換 對地主比較有利?
地主可否選擇喜愛的位置/樓層? 還是要抽籤?
目前地主/建商是6/4拆帳嗎?
(恕刪)


1.75%只是送件審議的門檻,不是這樣就可以拆別人房子,開始重建!

2.目前沒有政府強制執行的案例。公務員也會怕拆別人的房子,惹得圖利的罵名!

3.權利變換要經過委員會審議,通常不會邊離市場太遠,對於不懂不動產的人,相對比較安心!

4.通常地主可以先挑選自己喜歡的位置,但是重複時,要依照規劃的方案辦理抽籤。(挑的位置價值高過可以分回的價值,還是要捕錢的)

5.地主與建商的比例高低,與當地房價的高低水準有關,通常房價越高的地方,地主可以分回的比例愈高!但我個人還沒看過地主6建商4的案例。(可能是知道的案例較少,在台北縣我沒見過地主分超過50%的)
nicebalabala wrote:
1.75%只是送件審...(恕刪)


1.我記得是80%是門檻,這80%指的是,都更面積土地的80%以上,還有土地持有人80%以上,等等..才會送審.

2.強制拆除部份,我詢問過建商開發部人員,是有強制拆除過,不過應該鬧的不大,所以沒上新聞,不過政府還是希望建商儘量去協調

3.我覺得走都更的好處是,建商比較需要名列出現有多少土地,預計要蓋出多少建坪,多少是基本容積,多少是獎勵容積(都是有文件可以查的),說白一點,就是比較透明一點,至於何不合理,就要自己去了解以及自己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至於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會不會真的把關,我想看看就好.自己權益還是要靠自己多了解

4.位置部分是可以選擇,如果遇到重複的,建商會先以協調的方式處理,可能彼此都選A.他可能會選一方給他一點點的好處請他選位置不是那麼漂亮的B,如果兩邊都堅決要A,那就抽籤囉,這在合建約裡大多會註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