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房子看了快兩年多的心得?(字多)


Novell wrote:
之前小弟就因為太過堅...(恕刪)


這樣真的有點搥心肝...我的情況是,完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別人加價給買走了,連一點競價的機會都沒留給我,也是搥心肝..
買房,還真的需要一股"衝動",(我自己的經驗)

而不管日後覺得"不值"或"賺到"!
樓主還不知道問題嗎?
是不是你的價值觀跟現實有段落差?!
你看得上的卻不肯出它該有的價錢,所以被別人買去了?!



cmy0512 wrote:
樓主還不知道問題嗎?...(恕刪)


沒錯,我的問題就在一開始不願意提出應有的價值,等我評估完後,願意加出價格了,但都慢了一步,所以,我下次的做法就是,好案件,不囉嗦,小砍一點就買...

仲介都要去賣玉蘭花拼業積了,不用太急著跳下仲介和投資客佈下的局,一切都是緣份.
購屋是要理性的,因為誰都無法避免人生上的曲折,非理性的購屋往往種下日後的痛苦.
痛苦先讓投資客和仲介面對就好,新鮮人慢慢來等,不差這兩年.
我當初看房子也是看了快2年 (我在新竹)
中古 新屋 預售屋 都看

也有不少看中意的案件 但是因為價格稍高 稍微小猶豫了一下
忍痛追加預算 再回去談的時候 銷售小姐說賣掉了~
而且現在也已經不是那個價格了(更高)

於是
這2年來 很明顯 房價一直飆高
同一個案件 2年來 總價可以差異50-100萬以上(光中古屋就這樣 新屋更不只)
然後
我就一直追 一直追 一直追著房價
下不了手 就產生更多的悔不當初

終於 年初我狠下心來
實在是因為擔心未來房價毫無節制的攀升
所以決定買了當初2年前看過嫌貴 現在用比當初高出50萬的價格成交了一戶中古屋
算是定下來了

不料 我成交後
政府釋放出奢侈稅的消息...

我知道 我可能買在房價高點上
但是 看到奢侈稅的實施
可以讓房價不要再受投機客與建商的炒作而毫無理性的飆高
我也很開心
至少像我們這些領死薪水的上班族
不用再為了日益飆高的房價 提心吊膽 擔心買不起房子


shortman wrote:
現在只是打房的開始很...(恕刪)


一般人 : 買房子很快就想賣掉賺價差 ,就跟很多人一窩峰買黃金一樣 很直覺又鄉愿
投資客 : 買房子就跟挑鑽石一樣 , 有分級分類的,有需要重新包裝和強調pure diamond的

如果黃金跌價, 一定是一堆人多殺多在賣
如果是鑽石呢 ......

資本市場供需 就是一場博弈 不外乎3種情況 買到爛的 買到好的 買到不好也不壞的
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房價多寡 而是你怎麼去評價你看中的標的

鑽石恆久遠 一顆永流傳 ~~~~
剛裝潢完畢的小弟,成交小宅花不到三天時間

旁人都說會不會太快但是都不知我前後找房四年多(欠旁邊那位很久了)

我有看過所謂各大重劃區成屋、預售屋、集村系列、掛名商用的住宅、當然也包含中古二手

最後還是回到基本面

1.能力所及的

2.現在就看得到的



第一點相信不用多說沒必要為房而犧牲基本的生活品質

第二點牽扯的就很多了,第一次進屋感覺如何?這就淘汰預售屋了因為沒有實體感覺

環境如何?這就牽扯到所謂重劃區,小弟剛看重劃區的物件都覺得美輪美奐,心動不已

道路又比舊市鎮整齊有規畫,但是就是僅此而已

今天要當自住宅的,這些是我需優先考量的嗎?如果是為了投資置產重劃區獲利空間一定較大

因為重劃區另一最大賣點就是夢想(說到這就好有看房經驗的一定理解小弟說的)

舊市區的優點就是都已經看的到了

生活便利看的到了,學區看的到了,社區住戶品質看的到了

另.......附近地段看的到了,這就不討論(跟第一點相呼應了)

所以小弟現在的小宅就是當初最早留意的社區,後來被重劃區吸引一段時間都忘了

生活便利性小弟認為夠了,基本國民教育12年給小孩走路上學不會太遠15分左右

社區雖15年但管委會有在運作,整體保養不錯住戶品質目前看到都不錯

離老家也近,因此價格稍查詢一下就出價砍價

每個人對於住宅要求不同,書中和電視的解說基本注意了解就好,不用謹守不變

至於那些專門討論房價的名嘴大師們(01上也很多),那是他們的工作

聽他們說到下定決心可以要買房,小弟認為一輩子都別想買房了,嘴砲打一打就好了

真的有需要買房就應該多跑多問實際行情,買房要住的是自己多付出一點時間體力不為過吧

至於房仲業者,有這行業出現就代表一定有市場需求,是真的可以幫你省很多手續不用跑

就是不夠透明化,所以如果真的無法接受仲介費用就要自己多花點時間體力

服務生美眉都領薪水了,人家花時間幫你服務拿你錢天經地義,而且仲介費用可以談%數

但是,就是不夠透明化

這次也是仲介幫我,沒法子社區幾乎都找同一家仲介買賣(後來聽住戶說成交價格大概就這樣囉)

但是過程不會讓小弟感覺哪裡不妥,仲介費用如果真的砍不多

小弟就從別的地方著手,契稅、印花稅、規費、代書服務費等去談

扣除房價這些額外費用合理範圍小弟可接受的是房價的1%

每個人可接受的範圍都不同囉,自己心中要有個底

這是小弟從看房到成交的經歷心得

重申一下,每人需求性質不同別嘴砲

6699X wrote:
剛裝潢完畢的小弟,成...(恕刪)


看房久的人的話還是比較中肯,一開始看房總是天馬行空,最後還是要回到基本面...

這也是我漸漸在修正的看房路線..

shortman wrote:
現在只是打房的開始
很多投機客還在觀望
等到真正要賣出的時候 
就像是火災現場 大家都要奪門而出
到時候 好的標的 就會出現囉!!!!

不知道你為何這麼肯定,
好房子一定都會出現?
而且價錢一定跌很多?

我週遭朋友想買房自住的人還真是不少,
只是都在觀望;
但他們也怕好房子降價時,
一堆人出價搶購,
屆時是不是價錢仍然down不下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