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被拯救的人請進來!(有圖為憑)

yunyunhome wrote:

再說,歷史已經證明過好幾次了,每次經濟大崩盤,最終占便宜的還是擁有資產的人!

不知道講過多少次了,房地產的價格是永遠不變的,會變的是衡量他價值的鈔票!

你能想像,房價大跌時,原本的明星國中突然跟著變成三流國中嗎?

因此,學區住宅的價值有任何改變嗎?


這個說法很有問題

美國與日本在泡沫前購入資金已大量逃離的資產目標, 這群人恐怕不是你這等想法

另外, 所謂價值是主觀的, 價格卻是需要一定的成交量, 當買賣雙方的價值觀不同, 價格將證明一切, 如此而已

鈔票雖然印很多, 泡沫卻從來不缺席, 破滅後大量資金蒸發, 就是一種平衡機制, 過於陷入民族情感式的書籍, 要慎辨之, 並非一昧全盤接受, 歷史發展過程中, 陰謀論者不可能每次都得逞, 其實是時世造就了一些投機者

美國是投機者嗎? 經過市場大風大浪的美國就此崩潰? 可別太過鐵齒呀
問題是,當貨幣價值被稀釋的時候,你以為有房產的人就一定沒事嗎?

再接下來的時間裡,只要你的貸款還沒有還完

當貨幣價值被稀釋的時候,通膨來臨,企業主不加薪(就像你說的最近基本工資的問題)

一般人有辦法又付貸款,又維持一樣的生活品質嗎(生活品質只會越來越差,因為錢越來越薄)

所以持有"資產"才會沒事,但在變成你的資產之前那都是"負債",沒那個屁股可別吃那個瀉藥

現在你要去找是"資產"的地點,早已炒高,你也碰不起

不然的話怎麼大台北地區以外爛地點的房子,都沒漲呢?照你的理論,錢越來越薄,應該全台灣的地都漲價啊!(先不管那些地方是不是有因為政府公共建設而漲價,但就跟陽春麵一樣,也應該漲價啊,但似乎沒有)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投資,任何投資自己也要評估風險,也沒有投資穩賺不賠

就算有

譬如說我告訴你投資梵谷名畫絕對賺,因為畫不會變多,但錢會變薄,所以那名畫只會越來越貴

但問題是你買不起,也是枉然,難道你會去貸款幾億(假設你貸的到),然後付二十年的本利攤還去投資嗎?

勉強自己去吃下這個貨,那也要撐得過去才是你的,在還沒撐過去之前,只要經濟局勢一點點差錯

你會說那就把房子賣掉就好了,你的話我送回去給你,你聰明難道別人都傻了嗎?

投資時間點也很重要,你依照你的能力,做對時間點,那就會賺,否則也只是為人做嫁

就算房地產出問題,你會說精華地只是凍漲或是緩漲,長期來說還是漲,那我在這段時間用其它的方式

累積我的資金,等到我能力到了,風險沒那麼高的時候進場,豈不是更好?

而不是任何時候都叫大家趕快進場,這樣一些能力不到那的人,你還不是一樣害人?害的人也不會較少


最後,你的論點就是建立在:政府會救,政府會灑錢,政府有辦法干預經濟市場......

這樣那些破產的政府是傻了嗎?那些房地產泡沫的政府是傻了嗎?只有你聰明,那些政府都笨了嗎?


政府會救那些金融機構,政府可不會救你,就算用你的理論來說

當政府狂印鈔票,造成你實質購買力降低的時候,印的鈔票會送到你手上嘛?不會嘛!

沒錯,印鈔票印得越多,通膨越大,但只要你的所得跟不上,你有房子又如何(房子還是貸款的)?

生活壓力一樣把你逼死,尤其是現在一堆省吃儉用剛好供得起房子的廣大群眾

只要你說的印鈔票一直發生,這些人非常可能就完蛋.....因為很快這些人連日子都過不下去


然後你又說QE3不會發生,表示不會再印鈔票,但現在美國國債實際上並沒有降低(不然也不用提高舉債上限了),經濟也沒甚麼起色,表示國債會再增加(表示美政府繼續印鈔票)

然後看這次國債上限增加多少,增加不多的話很快這戲碼就要再來一次



那到底美政府是要印鈔票還是不要因鈔票?你可以講清楚嘛?


一直說經濟有問題,就會印鈔票解決,又說美國不會QE3,那現在美國經濟還是沒上來,又要解決問題

是要不要印鈔票嘛?


就像我說的,印鈔票是想要拖時間讓經濟好起來,結果現在不是,多出來的錢全拿去炒資源、炒房產

那也只能陷入你說的狀況,政府不斷印鈔票,問題是政府(不管是哪一國)可以無限制用這招嘛?我們看著吧!
還有,你說現在美國政府通膨率已經到了,他不會QE3

通膨是要大家多花錢刺激消費......解決經濟問題

你以為本來5元可以買一塊餅填飽肚子

因為通膨,現在5元只能買半塊餅,所以大家只好拿10元出來買就算是刺激消費了嗎?

這樣就解決了經濟問題了?問題是你薪水沒漲,失業率還是一樣沒起色(美國就這樣)

你是要人民暴動嘛?

這時候照之前的做法,就是政府舉債投資刺激經濟(等於又是印鈔票),又繼續通膨上去了

你被迫拿出15元來一塊餅填飽肚子,或是......還是只花5元(因為要付房貸),但只能吃到1/3塊餅
(台灣很多人現在就是這樣子)

病根不拔除(大家提很多,例如稅制,現在美國也在討論),就只能上述循環一再重演,不斷加劇

難道你到最後,能不吃飯過日子嘛?
deapblue wrote:
當貨幣價值被稀釋的時候,通膨來臨,企業主不加薪(就像你說的最近基本工資的問題)

一般人有辦法又付貸款,又維持一樣的生活品質嗎(生活品質只會越來越差,因為錢越來越薄)


太過離譜將會導致政治崩盤引發動盪, 所有的不動產所有權將化為烏有,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一下日據時期與二戰後政府相關重分配

我認為泡沫循環方符合事實, 已經有過太多太多的實例了

問題仍在於時機點

北市高房價回不去了...
2011-07-19 01:36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房市進入「後奢侈稅」時代,房價看回不回、尤其台北市的A級精華地段逆勢攀升,預售屋房價已上漲到每坪平均達77.5萬元。學者專家昨(13)日表示:「台北市高房價,回不去了!台北都會區以外的房價,回不來了!」不過將來房地產帶動財富重分配成M化的趨勢,也會愈來愈嚴重。

=================================================================================

這一段說的是,整天有人說台灣房價高,到底是高在哪?
事實上就是高在台北都會區(雙北),覺的房價貴就去買桃園基隆不會嗎?
美國房價為什麼回不來?日本房價為什麼回不來?
他們的人民懂得不要追高都會區房價阿,為什麼M01一堆經濟分析的神人不懂?
不要一直盯著雙北房產,房產自然會下跌這個道理懂不?

=================================================================================


其次,莊孟翰也預期,房市M化趨勢將更嚴重。因為2010年國內上市櫃公司的獲利總共達1.5兆元,其中發放股利總額共1.1兆多元,包括現金股利9千多億元、股票股利2千億元;在現金股利中,外資大概拿走了3成、其餘7成是本國人獲利,總數超過6千億元的龐大閒置資金,在低利率環境下,多都選擇投入風險最低的房地產。

=================================================================================

有錢人有多少?6千億游資陸陸續續隨著各家上市上櫃公司除權除息會進入各種投資市場,當然不只是房產,石油、黃金、債卷、基金、原物料、期貨這些都是,但有錢人都會懂的一個基本觀念,分散風險,其中有念過財經之類的大概都會學到1/3資產請放土地房產,也就是大約2000億游資會進入房產,如果再因應通膨故而擴大負債部位,也就是貸款買房的話,2000億只會佔其中40%,也就是會有另外3000億經由貸款部位從銀行進入房市,房市下半年至少增加5千億游資,將墊高整個雙北地區房價幾%我不知道,有興趣按推案量及中古屋案量總數算一下大概就知道,當然,你說小市民能不能負擔,這不重要,不能負擔請去買桃園基隆,很快就會看到雙北房市修正。
庫魯魯 wrote:
他們的人民懂得不要追高都會區房價阿....(恕刪)





泡沫破之前 就懂得不要追高都會區房價

還是

泡沫破之後,才懂得不要追高都會區房價?




同樣都是 懂得不要追高都會區房價


差別很大阿


(那既然美日的人民這麼聰明懂得不要追高房價,那美日泡沫破掉之前,那些高房價到底是怎樣變高的?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泡沫破之前 ...(恕刪)


不管之前還之後,至少人家現在懂了,既然有前車之鑑,那為什麼板上還有一大堆整天在哭高房價?
桃園基隆很便宜阿,10萬/P一大堆,熱鬧的桃園大楠後面的靜巷透天地坪26P建坪52還多個地下室,前們還有個停車位,400萬有找,要買不?

=================================================================
不好意思更正一下,是500萬有找^^"
庫魯魯 wrote:
不管之前還之後,至少人家現在懂了,既然有前車之鑑,那為什麼板上還有一大堆整天在哭高房價?
...(恕刪)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就是因為有高房價的前車之鑑

所以才要哭高房價阿



知道房價高到一種程度之後 對未來整個國家社會造成的傷害

會讓你不哭都不行阿

你難道真的以為只有買房自住這麼簡單?買個桃園基隆住,外面發生什麼事都跟自己無關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投資時間點也很重要,你依照你的能力,做對時間點,那就會賺,否則也只是為人做嫁

deepblue大大論點很忠肯
這場辯論大賽目前是D大戰上風加油
我不是鼓勵大家不要買房子
我是鼓勵大家不要用不合理的價錢買房
kyle1267k wrote:
投資時間點也很重要,...(恕刪)


2008年開版到現在
回去看po文 好像都是勸大家現在不要買房...

回去看當年的文章
看空者有些還是繼續在板上勸人不要買
有的已經消失 看來是自己跑去買了

我倒想知道2008年的時候 大家心目中的合理價格是多少?

現在2011年 大家心中的合理價格又是多少?

辯論到底誰佔上風?
我倒覺得兩個人都再講不同的事情
一個人說房價漲了 一個人說購買力弱了...
兩個都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