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坪兩萬? 壹電視又搞大埔案翻版


mz3sp23 wrote:
關於這點,我是深深感到質疑

依照供需法則
如果農地不夠,為何閒置農地那麼多
如果農地不夠,為何一堆農地要賣的時候,標榜"可三照"、"可蓋廠房"
如果農地不夠,為何稻米生產會過剩滯銷?照理說應該要被搶購一空才對


很奇怪嗎?不奇怪。只要有政府在管的,幾乎都是這樣呀!這是房地產版,房地產不也是一樣。


答案很簡單。政府喜歡管,卻管得不好,所以沒辦法把資源善用。「無能」!

看看友達這個產業怪獸

他就這常用徵收地去開發的廠商

現在很多個要被抓去關了!!!

沒良心得廠商, 廢水亂排

汙染農地, 河川

早點倒了好!!!

大到不能倒時, 又要全民買單!!!
mz3sp23 wrote:
市面上的米很多是泰國生產的,綠豆去看看大多是緬甸貨
小麥呢?產地以美國為主,加拿大和澳洲次之
根本與對岸無關,不要腦子都被洗的什麼都不知道了


別的我不知道,但是平價綠豆,中國貨居多。這是我前兩天找了一輪的結果。最後只好買巴西的紅豆。

樓歪了 喬正一下


lcn3338 wrote:
看到隔壁棟網友提到媒體又在興風作浪, 故意把拆遷地上物補償費當作土地徵收
費來報導, 真是無限感慨呀 ....



還是說說 "拆遷地上物補償費 當作 土地徵收費 來報導"

這是怎樣報的哩??
天 天 開 心 !

pyh wrote:
別的我不知道,但是平價綠豆,中國貨居多。這是我前兩天找了一輪的結果。最後只好買巴西的紅豆。


本來您要買綠豆, 但為何"只好"買紅豆呢?

對小的而言, 不管是那裡來的, 只要價低質優, 小的就會買!
如果那天某個農產品價格飆漲, 政府還不准進口該農產品, 那才是政府"無能", 明顯圖利種該農產品的農民! 而不顧大眾民生!
也許有人為的是賣地賣個好價錢, 也許有的人是為了能蓋工廠,

老實說, 我又沒分到, Sharp來又怎樣, 地能賣9萬10萬, 又怎樣.
我只知道, 農田一旦變成工業用地, 就跟煮熟的米一樣, 回不去了.

不如我們一起努力, 把台灣全部都蓋成工廠, 再來想想住哪裡比較可以活的久一點. <--

lcn3338 wrote:
看到隔壁棟網友提到媒...
這個新聞讓人想起去年的苗栗大埔農地徵收案的例子, 縣府是以每坪一萬三徵收(折
合每分農地四百萬), 或是開發後的45%, 地上物補償另外計算. ... 大家也知道現
在一般農地的行情約每分地80萬~150萬之間,由於縣府條件相當優渥, 98%的地主已
同意徵收.

偏偏卻有24戶(其中有十幾戶是近幾年風聞來搶地的職業釘子戶)認為徵府徵收價碼太
低, 堅持要以開發後理論上可達每坪七八萬的的價格比照徵收才肯搬遷(恕刪)

aarest wrote:
沒想到中華民國的民主...用這種方式徵收的如果是你的土地你要不要跟他拼命,那些譴責這些居民貪心的人要不就是無知,不然就是良心被狗吃了。這樣的徵收方式,可以想見已經繳交權狀的百分之九十八的居民其實也都是心不甘情不願,只是他們更害怕不接受政府的安排,到時候連一毛錢都拿不到,出於恐懼迫於無奈才繳交權狀。
(恕刪)


所以說事實上已有98%的地主同意囉!

原來台灣的委員.代表們真的只為少數人服務!
原來台灣的委員.代表們並非是德高望重,處事公秉!

原來有這種糾紛上新聞,就是少數人靠著我有靠山,我有背景,搞出來的!




是非對錯,不是在背後胡扯一堆數據...

98%的同意民眾,竟然會放任2%的釘子戶損害他們的權益...
而且這麼高比例的民眾,個個都莫不作聲???
這麼高比例的民眾,每個都是溫良恭儉讓?

不要說『媒體不報』這種鬼話!
以國民黨的財力、和媒體深入的程度... 怎麼可能放任大埔事件這樣擴大?
以劉政鴻這所謂「第一名」縣長,沒有足夠多的縣民願意為他發聲、為自己爭取就業機會?
為何許多農地閒置?
農地生產力是有限的
適度的休耕才能在種出優質的農產品

為何稻米生產過剩?
請看看台灣一年進口多少農產品
包刮小麥 稻米!!
大家的飲食習慣太倚賴進口
壓縮了本地農產品的生存空間

個人認為農地實在不宜再徵收了
糧食危機不是不會來
大家要多吃本地的食物才是王道

工業區應該更集中一點
而不是東一個科技園區 西一個科技園區
搞的到處是污染




ad5747 wrote:
還有台灣現在根本沒幾個人要務農
多的是放著爛領補助金的
不然就是拿來蓋透天厝
我可沒說是哪裡



胡謅....

你只要坐西部幹線火車一趟,就能看見從桃園開始到屏東,眼前風景80%都是農田!!!

沒坐過火車沒關係,至少小學書上都有教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