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future wrote:
不知道有人那一天有看...(恕刪)
to MK2isgood
那可以請叫台灣的腹地是哪裡嗎??
還有我要更正的是我的想法是成交透明化會影響炒作的難度..但並不代表房價不會漲
如果成交透明化沒用那為什麼一推建商房仲不想它通過呢??
我認為是有差的..最起碼會讓買屋者買到符合市價的房子...再者..有人提到成交契約
並不是不相信而是我個人認為有不肖建商會配合客戶抬高單價..方便貸款金額能夠提高
我個人認為成交透明化..不一定會影響房價下跌..金融商品的漲跌本來就是供需問題
但最起碼能夠提共給想要買房子的人有一各公正的比價空間...是相對不是絕對..
畢竟一間房子的價值還要參考 屋況 還有建商的風評...
同一棟大樓也有面向和座位好壞的區別...所以成交透明化能夠讓買房子的
人有一各相對客觀又可以信任的比價原則..
第二:抗通膨..房子的確可以抗通膨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你自己算一算CPI的成長率跟
台北市房價的成長率...我不斷的強調任何金融商品沒有炒作就不會漲..這些年的確炒很大
過度的炒作只會增價泡沫..緩慢的上漲才是健康的。
弟三: 記得前不久..有一位大大PO出一張圖..二十年來台北市的房價走勢..其中有一段時間
是走平的你們記得嗎??我想表達的試..就算新建商堆出的價格不跌..她只要平盤推..那炒房子
的壓力就大了,我今年買一間一坪50萬..三年後隔壁建商推出一坪50萬...如果你是要買房子的
人請問你會買新房子還是三年房???因此三年房要賣同樣五十萬就賣不出去了...只能往下賣..
因此房子就折舊了..>.<這也是日本現在的情況..年輕人沒人要買房子因為房子對她們而言就是折舊品
但對有錢人或許不是...就像車子也是折舊品..但有錢人還是拼命買雙B....
我所要表達的是那個人PO的那一張圖其實當房價走平時對大多數擁有房子的人就是一種壓力尤其要換
大間房子的人而言...
所以建商拼命的往上喊..就是這各道理他不能往下一但往下喊就代表要出事了...我今年買房子一坪50萬
五年後想換房子結果隔壁建商跟我賣一樣的價格..妳老師我房子怎嚜可能賣的出去..這樣的現象一但產生
更多人就不買房子了..建商房子更難賣..日本就是這樣..
結論: 聽說光明路的昇陽明一坪要開價75我想石牌的新建案快站上100了..老實說房子是抗通膨沒錯
但如果離基本面太多..一但修正差槍走火對台灣的房市真的是不好的..緩漲永遠是好的暴漲將來只會
環的更快..變成下一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