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會中風也不知道,
但就一直往上衝,
會不會回檔呢? 這才是買不起族群的疑問,
我覺得是會回檔,
手上有房子的人想賣但賣不出去, 就回來了,
但會不會回到你想要的價格,
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你想買台北市, 這各區塊需求一樣很強勁,
所以有支撐點, 這個支撐點都不是月薪三萬的人趕衝的,
趕衝的人月薪一定不只五六萬,
那新北市呢? 我覺得就是被炒高的區域,
看看新莊,林口,板橋,三峽,土城一帶,
建商拼命蓋房子,
投資客拼命買房子,
買不起的一樣買不起,
將來會套牢的就是這群人,
想買房這各區域就可以觀望了,
因為建商投資客手上都有房子,
這些人會有資金壓力,
政府如果國民住宅的策略奏效,
那就是會砍到投資客了,
不過房價基本上是供需的行為,
新莊有人喊60萬,有人接就代表有市場,
如果買賣都只有投資客,
那房地產最終就會出現泡沫化,
如果買方確實是有需求的,
那只能證明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底端的人連二手屋都接不起來,
所以你認為的合理價位是多少呢?
我覺得除非政府強力干預市場機制,
否則房價回檔的空間依然是不如預期~~
假設現在房價50萬,市場走空,開始有人發難,降到45萬試個水溫,這時候你會認為是合理價去買嗎?
你心理一定在想:「既然是空頭市場,應該還會降,我的合理價錢是35萬,再等吧!」
經過1年,市場持續走空,價格慢慢修正到36萬,你內心越來越興奮,這時,你又會想:「竟然可以跌到36萬,說不定還會下修!快到了,快到了,再等等!」
再經過1年,市場一片哀鴻,買氣低迷,價格跌到34萬,這時,你的興奮已經達到高潮了,口袋開始蠢蠢欲動,可是,理智的你,心中出現一個念頭:「既然都沒人買,我現在買不就是個大盤子嗎?再挑挑吧!再看看吧!都等那麼久了,再等等吧!」聰明的你,現在沉醉在:英明、睿智、先知的喜悅中,到處向人炫耀你的預測能力。
再經過半年,市場反轉〈不管是啥原因,總之你也知道,因為你已經是趨勢大師了〉,價格上升到38萬,這時,你的心頭一驚,懊惱、不甘、憤怒通通湧上心頭,口袋又蠢蠢欲動,可是,理智的你,心中安慰自己:「別怕,空屋率還那麼高,只是短暫回檔,34萬都沒買了,現在買38萬會被人笑,最重要的是我不能原諒自己的愚蠢,免驚,在觀察看看,還會回檔,只要再回到34萬我一定買!」
再經過3個月,房價上漲到45萬,這時的你幾乎要快崩潰了,口袋又有一點蠢蠢欲動了,但是,內心有一種聲音告訴你:「阿娘威!反正2年前50萬我都沒買,最差也不過買到50萬而已,又沒損失,再看看吧!」
再經過3個月,房價來到51萬,內心天人交戰出現,意志力差一點的人會驚慌失措買下去,但是睿智如你的人會想:「都這麼高檔了,我會不會是最後一隻老鼠?再等等吧!」於是,再經過數年,故事發生了:「什麼!想當年才50萬我都嗤之以鼻,現在竟然要70萬,笨蛋才會去買」、「政府和財團掛鉤,都沒有打房,還我居住正義來!」、 「打給它死,我們都不要買,看它賣給誰!」、「賤商是吸血鬼,投資客是壞蛋」、「政府和財團聯合炒地皮,變賣家產,傷害納稅人的權益!」、「我們去佔據凱道,睡在總統府前,發出無殼蝸牛的怒吼!」、...........唉!永遠沒完沒了!
請問合理的價錢在哪裡?趕快揪團去購買!聯合議價可以更便宜喔!!
ray1 wrote: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賣房,不去參考建商、投資客、或是其它刻意要炒高房價的人所開的價格,只賺取正常的報酬,而不是用兩倍、三倍、甚至更高的價格出售,那麼那些狂抬價格的房子,會有幾個人去買。同樣的,如果買方在購買的時後,不去理會那些狂抬價格的房子,也不以賺取暴利的心態購買,那麼是不是就有可能讓房價回歸正常。
...(恕刪)
>>>
依照正常市場機制
成交價就是合理的價格
>>>
以個人85年買房為例
土地58坪 , 建物70坪 , 買入1200萬(含仲介費及稅費)
98年重新裝潢又花了60萬(不含室內家電更新及未定著傢俱)
請問版主
假設我現在要賣房子(有view) , 合理的出售價格(成交價格)
應該是多少 ?
(同社區正對面土地56坪 ,建物90坪(view 少) ,去年的成交價是1400萬)
>>>
建物會逐年折舊 , 土地要看區段是否有漲幅
購屋者可以用市場比較法 , 成本分析法 , 利益還原法
去試算出"自認" 合理的價格
但算出來 , 屋主不賣 ,也沒用丫
我當年也是這樣跟前屋主盧了一年多 (賣方欲售1400萬)
屋主移民加拿大 , 好像也不怎麼缺錢
但買賣就是要雙方合意 ,才能成交
個人是支持合理的房價
但合理的房價 , 不是一定要上漲 (版主提到的正常的報酬)
而是要看市場供需 , 回歸市場機制
嫌台北市房價太貴 , 就留給有錢人去買
如果以台北市政府為中心 , 方圓十五公里以內
房價並沒有太多起伏的 , 其實也不少
端看購屋者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