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都有自己的一招半式,不見得適用每個人的身上,也沒有對與錯.

版主可以回想過去的操作經驗,看看有哪些可以調整的

我年紀稍長,第一次買屋,是在SARS期間,第二次買屋,是319阿扁槍擊案後,第三次買預售屋,是

馬英九選總統前一年...都是大家覺得風險很高,情況不明確,非常不看好的期間.

但我評估過風險,即使跌價三成,損失可以承受,就買了.

只能說,混水才能摸魚,等到水清...魚都被摸光,哪輪的到你我??

不過還是提醒:想著賺錢之前,最好先評估自己能賠多少?能賠多久??..而不是只想賺錢,沒想到賠錢...


現在才應該要去買股票不是嗎?

已經跌成這樣了還不買喔

隨便買應該都不至於賠了吧

怎麼會現在想去買房子呢?

不對啦

房子還沒開始跌啊~
我愛01
20202020
樓上的超低價格是前幾年買的, 大家已經追不到了. 大家看看聞香而已.
但是可以參考我剛買的小房子
今年10月入手 <52W/P 含仲費 14Y電梯大樓 挑高4M多 信義線XX站口 算是很實在的好價格吧!

我認為在板上討論只是大家交換想法
真的要去街頭做功課 去各網站上做搜尋 才會找到價廉物美的產品

我的入門前輩, 每次從加拿大回來台灣"省親"都會投資一間房子. 返台短短的兩三星期, 每天早上8點就起來上網作功課, 下午就去看房子, 每次都被他找到比市價低兩成以上的好物. 入手後多是出租隔一陣子轉賣. 真的喜歡的, 就會留給他兩個兒子和自住.

這位前輩其實只有給我一句話: 房價沒有太高或太低 只有相對高或相對低

房價高時你買便宜了還是一樣賺到, 房價低檔你買貴了還是一樣虧到. 所以還是多做功課比較重要.

我個人心得是, 鎖定你喜歡的小區域(例如 捷運XX站周圍, XX計畫區, AIT周圍)
1.徹底了解行情和趨勢
例如你喜歡的幾棟大樓過去歷史/住戶水準/入住率/管理水準,捷運通車時間, 都市計畫, 周圍建商推案, 商圈變化 等等
2.保持和區域內的仲介密切聯繫
3.隨時上網作功課當挖寶 (至少每天要看一次 好物常常出來一天就沒了)
4.開價高的當裝潢參考, 開價低的不用想, 放下手邊事情立刻去.

當然還有許多眉角要自己去體會. 保握選房要送禮自用兩相宜, 現金流量平常就要先算好,該衝的時候不要猶豫太久, 相信幫自己買房也不會是太遙遠的事情.
沒來這邊研究過
單純憑運氣
2003 SARS期間買屋
復興長春路口電梯大樓
五年新古屋
權狀40出頭含車位
公設扣掉室內坪數近30
850含佣
股票、房子就別想最低點了,還不如在區間的相對低點就買了。

如果前幾年金融海嘯時的低點都不敢買了,現在也不用買了吧。

等下一波了吧。什麼時候?啊災

Devin1927 wrote:
小弟投資股市那麼多年...(恕刪)


那你現在覺得當時沒買是正確選擇還是錯誤選擇?
04年買古亭站附近
四樓跟五樓樓中樓內梯都算權狀
共50評900萬
大安區一坪換算下來18萬
房東太太介紹的所以沒透過仲介

ad_65913 wrote:
當然沒有阿。板上大都一些嘴炮的。買的起的有需求的早就買了。買不起的十年後你會看到還在版上----嘴炮
...(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這種人還真不少.......
當初根本沒有這麼多有的沒的意見,也沒有這麼多有的沒的分析跟想法。

只是覺得不管怎樣,一定會需要買房,那時覺得房子應該會漲了,那時不買,可能以後會買不起,而不是想說漲了有錢賺。
也不會去管以後會不會跌價,SARS導彈這種因素,怎麼去分析?
所以會一標頭期有了就買了.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