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0857 wrote:
當然贊成.而且不只是錢、稅收 連土地、空域海港 水資源電廠都要當地自主
各5都為中心獨立就好了 記得各地工廠歸各地政府管.水資源為源頭政府所有 航空識別區不能無價跨越.....
臺北市可以活超過60天 ?? 唯一剩商業跟人口 沒水電 沒工業 沒農業 ..喔 少說一個 一堆政治人物
新北市可以活 因為還有水資源跟少許農業 發電廠+分
桃苗 應該沒事. 竹 可以用錢砸買水電
台灣中部區域可以很好 甚至會更好 遠景可期 水+ 電+ 空+ 港+ 農業+ 大工業+
南部7縣市 最低可以保持現況.長期可以發展 水+ 電+ 空+ 港+ 農業+ 大工業+
北部唯一出路 就是變成某國特區 ......不過 某國現在應該除了民族情感面子外 不缺台北這種地方
為什麼不要每個城市居民繳的稅給自己的城市用呢? 我大表贊成 .....
各大公司負責人會馬上移民吧.
這個精闢的言論趕快留下拷貝來提供給每位市長做參考.
Travian了嗎?
不長眼 wrote:
營業稅卻是在公司登記處
營業稅會比員工薪資支出低嗎??
在南部是營業稅比較高,
在台北市營業稅比綜所稅低喔!
詳見台北市國稅統計,
民國99年,
台北市綜合所得稅實徵淨額1,964.63億元
台北市營業稅實徵淨額是1,406.30億元,
不相信自己查,在pdf檔的第5頁。
再說了,誰跟你說營業稅一定是在總公司登記處的,
當公司規模一大,會有很多分公司或營業處,
每個營業處都在當地繳交營業稅。
比如銀行,每個分行的營業稅都在當地繳的,
鄉民最愛戰的中油,各個事業部有各自的發票,絕大部份都開在當地。
台北市每年國稅局收6,000億左右的稅金,
每年的中央統籌款+補助款差不多650億左右,
我是不知道那裡對不起外縣市啦!
台北市市民一年的綜合所得稅就有1,600~2,000億了,
其他的稅金通通不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