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買1000萬的房子可以先買2房20坪的再慢慢換大房的? 請問這是怎麼算的?


Nelson5 wrote:
當然你換房的時候你的...(恕刪)


小弟跟您有不同的看法

您所提到用寬限期的方式,必須在房價上漲時才適用,萬一跌就無法沿用

如果是要假設小換大先買比較划算,應該可以先把坪數設算出來比較好去驗證是否

比較有利,假使獲利了358萬,同樣的地區也漲40%,原本20坪要換30坪,甚至50坪

相對地也是往上拉,以等比級數來看,房價越高你要付出的就越大,這是往上的拋物線

屋價越高銀行會帶給這麼多金額也是有待商榷

但房價跌是往下的拋物線,至於何時買何時換,重點還是在於自己能否負擔

不過您提到的這句話"對於有理想, 有夢想的人, 絕對不要斬釘截鐵地的讓他為他的未來喪失希望"

我是同意的^^




我把兩種狀況都列出來了, 沒有建議你買不買房, 只是反駁之前有人說房價漲的時候先買房反而更不容易換大房的說法, 這是一個對比的說法, 講的是, 同樣保留現金和先購屋的人, 在房價上漲的時候, 誰的手上會有比較多的資金, 相對來說誰比較容易換房,

誰都知道換大房的時候會必須付出比較多, 但是依照上面的狀況來說, 房價上漲的時候, 至少你的自備款成數是比較多的, 也就是如果同時你的收入成長到可以支付較大房屋的每個月房貸, 至少相對來說, 你會有比較多的自備款, 這只是計算房價上漲的時候狀況, 當然你也可以不先買房, 然後知道某檔三年上漲一倍的股票投入, 三年後你的自備款會更多, 同樣的, 如果這檔股票三年下跌80%, 也意味著你三年後手上持有的資金會比現在把現金放在銀行儲蓄的人還要少..


我在10年買第一間房子, 之前租了五年的房子, 在這十年間換屋兩次(包含今年底要搬進去的), 房價上漲都不是換屋的理由, 反而收入增加和家庭人數增加才是主要原因, 對我來說, 換屋就是一種需求, 我自己有這樣的需求, 收入和存款可以負擔的起, 我就會去買, 當然, 如果我這十年來收入沒有增加, 可能就只守著原來的房屋就可以了, 因為雖然有需求, 但是能力無法負擔, 甚至如果10年前沒有買房, 收入也沒增加, 看著房價上漲, 對我來說, 就是繼續租屋就可以, 一直等到有一天房價下降到我可以負擔, 或者我的收入增加到可以購買, 才會去購買, 至少目標很明確, 也知道自己缺乏的是甚麼, 盡量努力去達成目標, 比在家做夢對我來說會更實際一點..


kangksh wrote:
實際狀況剛好相反的相...(恕刪)
請仔細看完全文, 主要是解釋之前有人說房價上漲小屋換大屋更難的說法, 這是一個對照說法, 兩種狀況都提到了, 沒有鼓勵你買房, 不需要戴帽子

房價上漲 >>>> 如果你三年內除了原本收入以外, 還多出430萬, 如果這時候你的收入也改善和增加了, 你應該比三年前保留現金的人更容易換大坪數的房子吧?

房價下跌 >>>> 另一個狀況, 如果房價下跌, 你又堅持要賣屋換屋, 取回的現金當然會比原本就保留現金的人少, 也就是換屋的能力會比較差...



tonbo100 wrote:
小弟跟您有不同的看法...(恕刪)
賭大小嗎?

小換大 或許漲了得多付點
沒跳大 漲了得多付很多很多

沒跳大 或許跌了可以少付很多很多
小換大 跌了一樣可以少付點

看起來沒有的直接壓通殺 風險大很多 當然利益也大很多
咿 這不就是眾人喊打投機客的心態嗎?
聽的懂就聽,聽不懂的人,就算房價趺下來還是不敢買,總之沒錢的從套房或2房開始買起就對了,沒有人說一定要一次買到位,先求有,然後每個月固定付貸款,等於強迫儲蓄一樣,等到日後想換大房時,再賣小房子,我也正在等著換4房的產品中.
有一個窩的時候,進可攻退可守
921後買一個300萬房子 貸款 200萬
兩年後用 400萬賣掉
這中間就多出 100萬
賣掉後再去買 600萬的房子 等於自備款 200萬,貸400萬
幾年後現在房價已經 1200萬了

假設啦 我想要再換一個 2000萬的房子
把現在這個房子賣掉 我手上有 800萬自備款
買 2000 萬房子只需 貸款 1200 萬

要是當時沒買第一間房子,可能連當時的 300萬房都不敢買,因為當時的 300 萬房應該也涨到 600 萬了




我的說法是針對樓主的問題回答的
沒錢買1000萬的房子可以先買2房20坪的再慢慢換大房的? 請問這是怎麼算的?
不考慮個人薪資 有可能變多也有可能被裁員
這句話會成立 只有在房價持平或下跌時最有機會

我是在上一波高點買房 利率百分之十 二十年貸款
因為買在鄉下南部 賠錢賣出 本金虧了一百加利息一共 可能有兩百多

線再買高價一點的 我不後悔 因為當初如果直接殺進高檔區 我賠的更多
最好的情形是 當初不買房用租的 因為前十年也是置產 很少住
這樣留的現金最多

不管自助或投資 房價總有高和低
對前少的人來說 即時是房價下跌一些
對他們來說 也算用少一點錢去買 也是賺

從人心安定來看 我也贊成幾位大大說的先買一間小的
萬一將來漲上去沒辦法換房 起買你也是有間自己的房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就是有輸有贏
想從小房子換成大房子
就是在房價漲跌之間獲取利益的人

Nelson5 wrote:
我把兩種狀況都列出來...(恕刪)
提醒一下,800萬的小房,以利率2%,自備240萬來說,每月攤還28300元(其中本金約19000~屬於強迫儲蓄).
Nelson5 wrote:
我把兩種狀況都列出來...(恕刪)

大大真有耐心.
投資理財計算不過是小學生的加減乘除.所以重點當然不在計算,而是在心態.他們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要的不是你算給他看,而是要你認同以小換大是不對的.

我總覺得以小換大(以次好換更好)本來就是大都數人數十年來"已經"在做的事.在此事實前提下討論操作細節方法還比較有意義.然而那些面對"既定事實"還能跟你瞎扯的人,我真的很佩服他們的勇氣.更佩服你們的耐心!

應該這樣回答您, 如果還在租房的, 如果購屋繳付的本利加上相關的管理維修費用很接近你原來的房租, 我就會建議你乾脆直接購買, 因為這對你來說就是每月應該支出的, 與其繳付給房東, 不如當作自己對自己的投資

但是如果繳付的金額遠超過你的租金, 我會建議你去思考你自己的需求, 還有你的能力, 如果你的需求在維持原來生活品質上面佔了很大的比例, 或者你自己對資金的應用上有其他考量, 例如想要出國念書, 醞釀創業, 我就會建議你, 不需要違背你自己的夢想和理念, 相信你自己心裡的聲音, 繼續租屋, 然後朝自己的夢想和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進行

但是如果你只是在猜測行情, 其實這就是一種零和遊戲, 行情本來就是往上漲或者往下跌, 你都有可能是賭贏的一方, 或者是賭輸的一方, 當然你會有你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這時候你的心中只會有一種聲音, 一種訊息, 就像很多人一樣, 買了房子之後天天只看到經濟數字有多好, 陸資要來, ECAF, QE3, 沒買房子的人, 這些資料就會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眼中只剩下西班牙負債, 希臘退出歐元區, 資本利得稅, 每一個選擇都是你自己做出決定的, 猜對行情了, 不會影響你的生活, 猜錯行情的鼻子摸一摸, 繼續過自己原來的日子, 至於怪政府不開放陸資, 或者怪政府不打房, 怪東怪西, 都不會影響整個市場的走勢和方向, 也不會改變你自己的生活






kangksh wrote:
我的說法是針對樓主的...(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