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房價高到達公平的政策 累進奢侈稅制度法 => 七年級and 年輕人買房子

messahsino wrote:
而反觀我們,目前低利率,我們的錢也無法像以前這樣穩定成長,
只能靠投資,才有機會快速追上這些前輩,但是大家都知道,
投資是有風險的,因為你賺的錢是從別人身上獲得的,
要買房子,又搶不贏那些買房子囤積的前輩.


反對
你搶不贏,就叫人家不准玩!
人家那時代是有這樣的條件跟機運
這個時代你可以去搶別的,搶不贏就叫人家不准玩有點沒水準!
況且人家是你的"前輩"

搞不好哪一天您事業有成
有個後生晚輩跳出來說,你那啥啥啥要課稅,啥啥啥要捐出來....您同意嗎?

沒又需求,就沒有買賣,,,
就算老一輩的不要來跟你搶房,跟你同輩的或是晚輩的都不會來跟你搶??
誰不想住市中心,誰喜歡每天開40分鐘的車去上班
價高者得,,,到最後你還不是要去跟人家搶

很多人都已經講到能解決的許多方法之一
政府高官這些人難道比不上我們市井小民嗎?
NO~NO~NO 代誌不是我們這種憨人想的這麼簡單~
最重要的是
如果這些好方法會影響到有決定權的人(政治人物、建商(ps:政治人物的金主)..)
你覺得這些人會拿石頭來砸自已的腳嗎?

做做樣子是政客的三大絕招之一~這樣才能安撫民心 以後容易騙選票
很簡單,學習新加坡國家的作法,興建大量的平價國宅,我們台灣這種落後國家就應該要去學習新加坡這種南亞強權的國家才對,沒有理由不學習強國才對.

messahsino wrote:

1.政府應該把房子視為民生用品,你有錢要囤積可以,但是要限制,如
=> 一個家庭擁有第三間房子以上者,加重課稅10倍公告地價(或採累進制度).
=> 或者家庭擁有五百坪建坪以上者,用累進制度課稅.
=> 如果用公司或者其他法人 團體購買者,(尚未想到..反正也是給他們一個額度,之後加重課稅)
=> 禁止財團屯地,違者加重100倍課稅.



光是立委那關就過不去, 去看看立委名下財產吧~
messahsino wrote:
EX.我爸的朋友用買房子收租,再買房再收租的方式,滾出六間透天房,現金兩千多萬.
EX.認識的水電材料行也是這種方式,滾出兩億多的資產,光是女兒的嫁妝就是兩間中港路旁的透天房...(恕刪)

現在
很難
講個最近跟長輩聊天的例子就好了

我們這裡
新北市板橋區捷運站附近(過個橋三分鐘就到台北市)

40年前
一間30坪
二樓房子
10萬塊

一般人薪水
一個月
5000

也就是
不吃不喝存
只要20個月(一年八個月)
就可以買一間房

現在
一間30坪
二樓房子
800萬(應該更高 抓平均 好計算就好...)

一般人薪水
一個月
4萬

也就是
不吃不喝存
要存200個月(十六年七個月)
才可以買一間房

請問
你說的兩個案例
在現在如何達成?

純討論無祖產無家產無家業無父母資助的一般上班族或勞工
如果要討論到做生意每年賺幾百萬幾千萬
應該就比較簡單達成




我覺得每個世代都有他要面對的難題 各個方面都是

以我父親那一輩來說

賺的錢要養很多小孩 供他們唸書

所以買房對他們來說也不會是件容易的事












想要房價合理?學學歐洲的制度吧!
但是這樣建設公司會抗議,投資客會抗議,要當包租公婆的會抗議,
擬定政策或實施的政黨會被人民趕下台!

不想講了.....
生命能量來源:服務、寬恕、感激、掌握當下!
一句話,就是你賺太少,努力想辨法賺吧,學投資,光想用工資就買房,那你要夠厲害,別問我投資啥,自己想辨法
messahsino wrote:
小弟為7年級生,是某...(恕刪)




政腐背後絕對有一股壓力,使他們無法讓房價變公平合理的

所以不能光靠打工上班來賺大錢

物價只會高漲,除非老闆有良心,或你有實力,不然薪水只會是永遠的基本工資


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打拼下去吧



樓主不是日子過的爽爽的,何必買房子買的這麼辛苦?
租房子不是很好。

我也不懂年輕人為什麼要買房子?工作沒幾年,也沒存到什麼錢。
為何硬要買房子綁死自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