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快HOLD不住利率調升了,審計部的報告重擊!

這位大大,我覺得多方的立論有點矛盾,
利率上升後消費者不太會預期會有通膨,而是預期會有通縮。
貨幣政策的邏輯應該是
通貨膨脹壓力上升=>消費者(政府)預期未來通貨膨脹壓力太大(也就是市場資金太多推升物價)
=> 導致央行決定升息吸收游資 => 升息之後,放在銀行的利息變高了,大家認為承受風險的投資報酬率沒有比放在銀行定存沒風險好=>大家進去存錢=> 市場的錢變少,所以升息是為了打通膨,而不太會有人在升息之後還會有消費者認為會有通膨唷! 個人覺得有點因果倒置

舉例:
1.日本就是因為一直通貨緊縮景氣蕭條,所以央行一直降低利率(直到接近零)試圖製造通貨膨脹,仍然還是產生通貨緊縮以您的觀點,升息會造成通貨膨脹預期,那日本應該不斷升息才是。
2.降息又叫做寬鬆政策,亦即增加流通金錢,升息又叫作緊縮政策,亦即吸收游資。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今天如果央行升息一下子升到50%年利率,那有誰還要去投資房地產、股票或是其他商品,大家都拿錢去存而不消費,導致大家都在存錢沒有人肯消費,而造成店家生意蕭條,大幅倒閉。通貨緊縮都來不及了哪有店家還敢漲價賣 XD




/h,n wrote:
一篇文章可以多空解讀...空方看到的是『利率可能調升』
空方結論是 --> 會有一堆人繳不起房貸然後會被法拍,房價會掉

多方看到的是『消費者預期會有通膨』
多方結論是 --> 為了保值,房地產成為資金避險集中區,房價會漲

現實是... 不論是看多 or 看空,薪水要漲,很難...
所以不論看多 or 看空,買得起房的還是買得起,買不起房的還是買不起...

小弟個人淺見,台灣並沒有再降息的本錢

但如果要調升可能性也不高(本來台灣因為油電雙漲而帶動通澎,是很有可能調升的。但偏偏此時連韓國都降息了),所以預估澎老可能會以拖待變

台灣現在哪有本錢升息?

鄰近國家都在降息

而且人家經濟狀況都還比我們好

為減輕政府計息負債利息支出
中央銀行仍會繼續維持寬鬆(尤其公債殖利率)
但對於房市,仍會繼續採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緊縮)
換言之,就是雙軌制
利率政策不會像過去全升全降

我真受不了這一群人

明明利率在往下走

然後可以編出一套故事出來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peace99a wrote:
各大報都在昨天有相關...(恕刪)

台灣再窮,也不能窮房價阿

過去四年舉債1兆2多
結果花的很無感
+1,世界各國利率維持在低檔,上個月歐洲央行及英國再調低利率.
不知為何有傳言台灣要獨升利率.

MK2isgood wrote:
我真受不了這一群人
明明利率在往下走
...(恕刪)

Jackhwang99 wrote:
+1,世界各國利率維持在低檔,上個月歐洲央行及英國再調低利率.
不知為何有傳言台灣要獨升利率.
...(恕刪)

他們可能是天氣太熱又沒有冷氣可以吹所以把頭給熱昏了,把自己當成央行總裁了吧
殖利率->代表政府借款的價格,也等於買入債券者心中要求的報酬率,合先敘明。
台灣公債殖利率及存(放)款利率會這樣低,卻並不是完全由債券市場trade出來的,而是受到國際熱錢炒作等因素使然。(嚴格上說,台灣並不存在真正的債券市場)。如果105年是還債高峰,那代表有一大堆公債即將到期,如果政府無法以歲入款支付本息,只有兩個方式因應:一、發新債償還舊債(提高舉債上限)。二、縮減其他預算(挖東牆補西牆)->然而,這兩個方法都將引爆國會熱烈討論、甚至政治風暴。
其實表面上的問題不難解決,真正的關鍵在於誰是公債持有人?他們願不願意在預期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下跌)的情境下,以較高的價格(預期殖利率逐漸走高->債券價格下跌),買入眼看將崩跌的新債?
如果公債持有人願意買單,什麼問題都不存在了!反之亦然。
按大環境來看.. 台灣利率沒有調升的本錢.. 因為企業融資是需要成本的.. 現在相關產業毛利率都非常低(更別說4大慘業了).. 冒然升息.. 除增加企業成本外.. 更降低外資"投資"的意願..

但是.. 低利息造成房地產炒作成本非常低.. 因此.. 版上炒客都是以"上述"理由堅決反對升息的.. 所以我說.. 台灣經濟被房地產業綁架了......

合理的做法應該是.. 杜絕炒房不該僅使用"利率"工具.. 應該使用"租稅"工具或是"政策"命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