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好笑了!

話說,這是社會m型化的結果

聽說高級的貴族幼稚園排都排不進去,還要送禮靠關係
另外沒牌的幫人帶小孩的便宜保母也生意不錯
就是中階的我們一般認為普通幼稚園招不到小朋友

台灣變了,變到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也老早就不是這樣了

另外,因為台北市公立幼稚園補助比較多,所以私立幼稚園小朋友減少很多
這是國家政策失當變成跟合法私立幼稚園在搶錢

LAISTEVEN1106 wrote:
台灣正慢慢的被同化中...(恕刪)


台灣有純正的台灣人嗎? 有的話算原住民吧...

micli1973 wrote:
您說的是出生率.....我當然知道生的少....

一個班級目前20-25-30人 多出2間小學....請把多出來的小學併掉 一班恢復到4-50人...

會有人跳出來阻止.....利益擺不平

有趣...........

比喻

2000萬人.....出生人口遞減....

2100萬人...........遞減..........

2300萬人.........人口遞減

2400萬人口遞減...............出生率好少 奇怪呢 怎麼人口一直多出來.......

100年的生活比101年 100年說101人口減少....怎麼過....100年怎麼過....

90年代的人口....哎呀 怎麼過阿

80年代的人口比.......90年代的人口少.......哀呀怎麼過阿..........

在過幾年.....




別鬧了大哥,,那是歷年出生人數,,
總人口還是變多,, 那是醫療進步,, 人的壽命變長了,,
照這趨勢走下去,, 總有一天 死亡人數會大於出生數的

記得幾年前, 未縣市合併前的高雄縣, 就發生過 出生<死亡
lag~
重覆發``

自刪~~自刪~~
我認為你鄰居說的應該是片面之詞,

雖然少子化還是很多學校招生額滿,

還開新班招募新老師呢!

今年連公幼大舉徵老師,

為了因應幼托整合後的師生比,

不太可能縮班裁員的。

除非你的鄰居不是保育相關課系畢(不是合格保員)又沒有幼稚園合格教師證

所以不符合幼托整合之後的學校規定。

若你的鄰居有符合資格,也有可能因為.......本身的問題(能力、人際...)

才被裁員.........


今年中班、小班可是都大爆滿說,要讀不一定有缺額呢!






sevo wrote:
昨天聽老婆說,樓上鄰...(恕刪)

傷不起 wrote:
我認為你鄰居說的應該...(恕刪)


你說的是公立幼稚園吧...

一直以來公立幼稚園都是要抽籤才進得去

micli1973 wrote:
您說的是出生率......(恕刪)


上面那連結是出生人數,不是出生率......

人口結構已經是倒金字塔了,最大的問題是在20年後的撫養比、醫療資源。
現在10歲以下的和即將出生的,當他們30歲的時候,壓力會非常非常沉重。
現在30~50歲的,大多數在年老時要活得有品質有尊嚴恐怕也很難。

59478 wrote:
別鬧了大哥,,那是歷年出生人數,,
總人口還是變多,, 那是醫療進步,, 人的壽命變長了,,
照這趨勢走下去,, 總有一天 死亡人數會大於出生數的

記得幾年前, 未縣市合併前的高雄縣, 就發生過 出生<死亡


還是回到我說樓上正解的那題吧.....一個班20-25-30人

以前我哪個區域只有一間國小 一班60個....

現在多2間 一班20-25-30 你怎麼看
micli1973 wrote:
還是回到我說樓上正解的那題吧.....一個班20-25-30人

以前我哪個區域只有一間國小 一班60個....

現在多2間 一班20-25-30 你怎麼看



以前我國小時一班50幾人, 現在我小孩一班剩18個人, 還減班了~
學區內國小只多了一間,你又怎麼看~


人家全國統計出生數~你就跳過不看? 光看你那區域?

sevo wrote:
如果你現在買房子是為了自住,著眼點是20-30年後還可以賣個好價錢,

那你的計畫很可能就會被『少子化』所灼傷,

少子化對台灣經濟和社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也許很快就會見到顯著的效應了。...(恕刪)



少子化對於台灣未來的影響,房子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份而已

我跟許多同事朋友提起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影響

大概有一半的人認為這不干他鳥事,另一半的人認為只要自己年輕努力打拼,這事情影響不到他

事實上,少子化造成的未來人口老化問題,這絕對是干你我的事,而且干很大


國家經濟和社會的運作和是靠生產勞動力來維持,國家所有的根本,都建構在這股力量之上

這股力量大都靠年輕人來撐住,而中年以後的人是消耗力量的

我們現在年輕,我們用力撐住社會,撐起這大傘,孩子和老人,就靠這傘保護著

以後我們老了,年輕人銳減,這傘大幅縮小,老人大幅增多

這能不干你我的事嗎? 到時候,像你一樣年輕時努力打拼擁有財富的有錢的老人一大堆
這些錢能換得到多少勞動資源(物資和服務)?


40年前,我們的父母輩,沒啥錢,吃苦耐勞,但是小孩生得多
這些小孩長大後,撐起的傘就又大又好,所以父母中年以後,獲得的資源來源就是"人口紅利"


這些幼稚園招不到學生啦,房市可能會出問題啦,這些只是剛開始的小問題而已
以後未來的幾十年,還有得你受的勒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