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7分
文章編號:39009699
個人積分:338分
文章編號:39010822
個人積分:18分
文章編號:39010855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39010954
目前台灣房價所得比已不是要不要買的問題,而是薪水就那些,根本買不起。
沒人買,房市當然冷清。房價合理當然有交易,有交易,房仲才有生意。
當然差別在於過去非理性炒房,仲介月領八十萬。當房價下跌,或許月領八萬。
但失業與領少一點哪個比較好?
所以為了救房仲反而該打房,那些炒高房價的行為跟殺雞取卵沒什麼兩樣。
另外房屋與股票的換手交易,說白一點是價差的套利,並非產品或創新服務的產出。
台灣經濟主要依賴出口,出口必須跟國際競爭品質、技術、附加價值。
但產業結構未能提昇,創新事業缺乏,有蠻大部分在於缺乏資金投入。
當資金都在房市、股市這些未有產品與創新服務產出的國內市場(連內需都稱不上)攪動。
誰還能期待台灣的經濟能夠得救?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