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信:台灣出口疲軟、人口老化、失去競爭力


dgame wrote:
股市分析相關人士都會...(恕刪)


大大認為阿娟是因為簽了那種管不到舅舅、阿姨、堂哥…男朋友的利益迴避契約

所以才沒有去買股票?

TONY-17 wrote:
大大認為阿娟是因為簽...(恕刪)

至少自己不能買阿...
dgame wrote:
股市分析相關人士
都會簽約 不能自己買股...
不然自己當炒股王 可是會導致問題的...

香港很多股票基金的操盤人也是這樣
不然 就會有像是台灣政府基金操盤人那樣亂搞的現象


財經主播不是政府基金操盤人。

陳斐娟的買屋理財的觀念,大半來自於他的母親(她母親是某基金會的執行總監)。

dulinsu wrote:
財經主播不是政府基金...(恕刪)

雖然我不相信那些財經主播講的話
可是要是他有買股票
而說那些股票是好的(至少他買的原因是相信那些股票是好的吧)
那麼....你期待那些股民們怎麼想這個問題勒?
我不知道台灣的財經記者有無簽約
可是 新加坡 跟 香港的財經主播 記者都必須簽定相關合約
限制買賣股票

或許台灣沒有
不過 那樣會比較好嗎?!

-----
至少我不會去推想她為啥買房不買股

CCJ1128 wrote:
以日本來說小弟一直有...(恕刪)


日幣大漲跟 QE 沒有太大關係。
主要是零利率政策。你跟日本借錢只要付例如 1% 的利息,
但是拿去存例如澳幣等高利率的貨幣。一來一往就有好幾趴的價差。

市場供需。當一堆人想去借日圓的時候,就會較貴了。
觀光旅行、醫療、照護、餐飲、殯葬、、、很多內需產業大幅成長中,值得投資。
一般住宅是沒再成長的需求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