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連串的回覆...

怎麼感覺有些許的情緒失控的感覺...
是近期壓力大嗎???


前陣子去看了投客的房子
(應該說...去看的幾問全都是投客的房子@@,真是無孔不入的投客啊.... 這要感謝本區那些仲介的成就...)
有一間真的是...
把廚房四週的牆都封起來,沒有對外窗
要排氣只有一條塑膠管....
這廚房能用嗎@@
一樓粉刷得很明亮
燈具換新....
但只有前門採光....(二樓透天)
房子的正面拉得算美觀的,換了新式的鐵捲門
和隔鄰的同期房子相比是完全改觀的
門面真的做得不錯....


另外
我跟仲介說
投客的房子就別找我了後 .....
就真的沒有仲介再找過我了

非常的酷
都不缺業績的.....





您的回覆真的是太寫實了

給你一個讚

沒錯阿

我幹麻多花300W去貸款裝潢費,但卻不是自己要的

幹麻給投資客用50W裝潢賺取多300W的房價

再加一條

政府奢侈稅為兩年,基本上投資客都會兩年出脫

各位買家我們就不買5年內有轉手過的房子

除非是繼承的


這個版就投資客最多,版主小心被炮的亂七八遭,我還是很站同不要買投資客的房子,隨便一轉手就要幾百萬,錢有那麼好賺.
是啊
但是 你可能買不到房子
我認識一個仲介
靠仲介費生活 他早餓死
主要就是靠收購中古屋裝修再售出
我看他資金了不起 一千多萬
每年買賣棟數 3x間
第一時間 好的房子 仲介會先吃掉
吃不掉 他會找配合的投客來看
真的沒人要 你網站才看的到

lan0410 wrote:
敝人提供一點當初經過...(恕刪)


一般人可能沒有辦法看得出來
你那室內設計的朋友 可以檢查
很多人 連沒裝潢的 都看不太出來了
所以要怎樣判斷 是最大的困難度

富有族 wrote:
您的回覆真的是太寫實...(恕刪)


奢侈稅?你不知銀行能撥款的人頭只要幾萬塊?


大約1920到1939年,日本帝國擴張,人多好打戰,第一波嬰兒潮誕生,1925後,二戰時還太小,大多存活。再來二戰後的大嬰兒潮,稱為團塊世代是第二波,然後出生率大減。第一波嬰兒潮在戰後隨經濟起飛炒高房價,第二波接棒炒上天。
1985年後日本第一波嬰兒潮逐漸凋零,繼承、贈與房屋越來越多,一大堆人有用不著的房子要賣高價,交易量卻漸漸減少到窒息量,1990年後房地產崩盤。
1990—1925=65年 日本

2013—1949=64年 台灣
2006—2012房屋買賣成交量已經連續減少6年了。
價位、供需就能決定這一切。時候到了,利率再低、官商勾結再深、再多房產投資客、再多房仲、財團壟斷媒體、再多廣告、置入行銷、、、也撐不住沒需求、不合理的價。現在建商還大量建房子,拉高開價,製造盲從、耳語、恐慌行銷,最最可惡。等到有些建商倒閉、大部分建商死心,不再廣告,全台灣幾百萬戶、用不著的新舊房子,值多少價錢呢?到時候就知道。
永遠不壞的黃金,炒高了會跌。三十年就很老舊的住宅,炒高了不會跌?
多數人觀念很偏頗,也很先入為主,這樣就很難買到好房子了!如果你看到一間明顯是投資客的物件(例如已經裝潢好了),重點應該放在注意投資客是否有掩蓋物件缺點的意圖,而非直接打槍或是排斥被加價。如果已經裝潢好的東西,本來就有其價值,投資客不做,你也要花錢做,這躲不掉的。的確,過度裝潢的物件少碰為妙,因為這會增加裝潢品質出問題的機率,但如果是輕度裝潢,其實是可以列入考慮名單的,無須排斥!
其實,即使是自住客賣的物件,也有可能會重新裝潢,所以是否為投資客出售也並非是重點,重點應該回到物件本身!
通常我對以下裝潢項目會特別注意,以免後患
例如:(其他太多就不說了)
1)衛浴牆壁的另一面是否有貼壁紙或是木作,有可能是掩蓋壁癌問題
2)同樣的,對外的牆壁(尤其有窗戶的牆壁)也一樣,這裡也是壁癌好發區
3)那如果只有油漆呢?其實台灣老房子幾乎都會發生壁癌,如果屋主只有油漆,至少你可以確定未來發生壁癌的第一時間你會知道,而且可以立即解決(或是你也來個掩蓋式處理)
4)頂樓的中古屋還是不要買吧,台灣頂樓漏水問題惡名昭彰了(新房子比較OK)
5)水壓及排水一定要檢查
確實不少人存在著先入為主的想法..這想法沒有錯,但也沒有完全對..

投資客就會偷工減料...一般客不會?誰說的...如果屋主非投資客,不會想把房子整理的漂亮一點,可以賣較好的價格嗎?老舊屋況賣像差,價格相對也較差..這難道只有投資客知道?不會吧...

即然非投資客屋主也懂把房子整理漂亮賣,賣像好,價格也可以好...即然他是確定要賣,不自用了..他就會用百萬實在裝潢然後在賣???你確定...

裝潢這東西,除了偷工減料外,也是一分錢一分貨..有錢的,他就花很多錢裝潢,當然材質也應該是用較好的,預算不足的呢..當然也就找便宜一點的,找便宜的...通常也不會有多好的品質...住個幾年後,因需求換屋賣屋,當買方去看時..難道用投資客裝潢就爛,非投資客就棒來判斷嗎?

當然是實際看裝潢的材質,大致上就可以判斷是花真金白銀的裝潢,還是豆腐裝潢..換管線才多少錢.跟木工跟其他裝潢費用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用管線來判斷..只能說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
水手8501 wrote:
多數人觀念很偏頗,也...(恕刪)
不管是否投資客的房子只要裝潢好的就最好別碰,那種房子是給懂裝潢,有下工夫,會看屋,有品味的人買的

像我這種只知道看數字來做大部分決定的凡夫俗子是永遠不會懂

當然我這樣會錯失很多好機會,也許很多投客或屋主超佛心,花大筆裝潢又賣不貴,工又實在,賣給你讓你買屋後不必再傷腦筋裝修,不用在被裝潢團隊扒一層皮,也不用擔心資金問題,說真的不買還真的有便宜不撿

但換句話說,你屋況赤裸裸的給我價格實在,這樣買也絕對不會吃虧,畢竟裝潢的眉角太多了,有些東西被修過看的出來,但原貌卻無法鑑定,只能聽仲介或賣方單方面說詞,住下去問題出現在來拆這邊鋸那邊更貴,房子買來就是要住的,不要住了修這修那,真的要修一開始就要一次到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