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看破產似乎是非常不錯的方法 冰島 南韓破產後反而痛定思痛跟別人走不一樣的路 雖然南韓走了很極端的方法以犧牲所有大眾的利益來換取國家尊嚴....或是我們民眾推翻了現在的政府??? 不然就是出現可以不顧選票的政治家做改革,例如德國的上一任總理,不但輸了選舉還給梅克爾爽了十年天佑台灣~~~蒸蒸日上 wrote:講那麼多為啥要去跟你...(恕刪)
後藤新平說:台灣人貪財、怕死、愛面子。別的不談。光談一個證所稅。最先跑出來反對是散戶而不是三大法人與大戶。講白了一個內線交易充斥且稅制對散戶最不利的台灣股市。沒想到一直守護這個不公不義制度最有力的人卻是散戶。每個人都只想著一夕致富美夢,都想利用制度缺陷來撈一票。那還想說利用選票選出一個正直為國為民領導者。那是請鬼拿藥單。
OracleW wrote:後藤新平說:台灣人貪財、怕死、愛面子。別的不談。光談一個證所稅。最先跑出來反對是散戶而不是三大法人與大戶。講白了一個內線交易充斥且稅制對散戶最不利的台灣股市。沒想到一直守護這個不公不義制度最有力的人卻是散戶。每個人都只想著一夕致富美夢,都想利用制度缺陷來撈一票。那還想說利用選票選出一個正直為國為民領導者。那是請鬼拿藥單。 這篇最正確。證所稅是用來跟富人收錢的。照理講,應該是身家破億的人會出來反對。結果我看到一堆身家只有100萬的人出來反.................我笑了
說得好, 為什麼一個好的政治家, 就會鬧到選不上? 問題在於"選民"的素質啊!選民的短視近利, 把自己的利益掛在全民利益的上面, 別人怎麼樣我不管, 我的利益才是最大的...講個例子,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的老人年金, 農民年金, 每個月要花多少錢嗎? 現在堂堂一個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說要搞計畫, 刺激經濟, 準備"五年"投入" 32 億新台幣"....但是, 同期的韓國, 也說要刺激經濟, 政府投入"每年""269 億美元"...台灣政府怎麼這麼"窮"啊? 投資經濟, 只能做到人家的 1/1350 ...但是, 有誰知道, 這些"買票"年金, 到底花出去多少? 我沒細算, 但是, 大致估一下, 台灣 2300 萬人, 算他十分之一的人可以領, 那也有 230 萬人, 每個人平均月領七千, 每個月就流出 160億, 一年乘以 12, 每年就這樣流掉將近 2000 億....這兩千億, 如果拿來做建設, 蓋大家要的平價住宅...那可以做多少事啊? 可是, 就這樣流掉了...但是, 有哪一個政治人物敢說, 停發這些"買票"年金? 敢講就不要選了...罵政府不做事, 是不是有想到, 是我們民眾, 我們這些選民, 讓政府"不能"做事?信任, 是前進的基礎, 現在上下交相賊, 彼此沒有信任, 繳了稅金就說被黑掉, 能拿多少回來就算是少虧..., 年金不能停發, 政府又已經難為無米炊, 又不敢講....這樣的國家, 你還能期待甚麼呢? 換個人, 就會變好? 換選民可能比較有效吧...
美國qe.. 安倍三支箭.. 這些貨幣政策.. 租稅政策或政府投資.. 都只是藥方...但是.. 病能不能好還是要看自己體質.. "體質"在國家經濟來說就是: 天然資源.. 產業結構.. 法規制度完善及政府效能.. 人才..台灣天然資源幾乎是零.. 不多說了..台灣產業結構偏向電子代工業.. 仰賴出口.. 毛利低.. 很少有高附加價值的"品牌"商品..台灣法規制度框架是完整的.. 問題仍是執行層面.. 而政府效能則令人不敢恭維..台灣人才出走的大於引進的人才.. 加上老齡化(跟日本一樣).. 加上這10年來教育體系亂亂改.. 台灣人才競爭力將一路向下..-----------------------------------------------------------------------------------大家思考一下:泡沫的房地產價格會改變台灣的產業結構嗎? 不能..高房價能為台灣創造"實際"利潤? 不能..炒房泡沫是左手賣右手堆出來的.. 在堆泡泡的過程中.. 開發商為賺錢.. 不斷推案開發.. 擴張信貸.. 換言之.. 壓縮了台灣原本積弱的產業.. 更不要說轉型了.. 炒房對一般老百姓及下一代的危害就不多說了..最直觀的一句話.. 過去這十幾二十年.. 炒房泡沫造成一時榮景的國家.. 有那一個有好下場的!!
其實 最近 景氣還不錯啦!這個六日去好市多,人多到嚇死人而且有去就有買,吹冷氣閒逛的幾乎沒有 !回會家路上 剛好 經過 房仲店面 看到他們都在上網看吹冷氣 看物件這證明 老百姓 已經不鳥 房市了 有錢我拿來做基本民生消費 才是王道要買房 ? 那是有錢人的事情啦!反正現在租金又不貴 加上每個人 都有房產準備繼承下港人如果台北沒房子 忍著點 以後退休回鄉下養老比較實在自從不看房之後 手上的存款 發現格外好用現在的房市 是房仲 自己玩死的 投資客早就錢賺飽澇跑了留個一攤不動的死水庫 給房仲謀生 房仲另一波倒店潮 快了!
kwiki wrote:其實 最近 景氣還不...(恕刪) 你怎麼知道去costco買東西的不是有房產的人?為何在你的眼中開心的人都可以想成沒有買房的人或是放棄買房的人。只是因為夏天到了大家上costco消費,你也可解讀成這樣,這心理投射作用也太強大了吧!生活的一舉一動,全部都要跟房產扯上邊,這人生也太累了吧!有錢人要上costco,窮人更要上costco,原因無他,因為東西好又划算啊!
房價持續高漲,原因不外兩種:1、政府想讓房價降低,但沒能力做到。2、政府認為房價合理,所以不採取動作。個人意見政府想讓房價繼續緩步上去,反正人民不會亂,溫水煮青蛙也就習慣了,但重點是財團建商每年能多賺好多錢。政府在房市上不是毫無作為,他們堅持虛價課稅,他們堅持雨遮登記,他們堅持多釋出房地產利多消息,他們堅持維護低房屋稅等持有成本,他們堅持大量釋放青年優惠等等貸款來誘人賺到利息賠了本金。政府根本就沒想讓房價降低,而且他們覺得房價不需要合理,人民能咬牙接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