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年輕人買不起房的方法,請問大家會接受嗎?

房價崩盤是勢必一定要走的路

簡單的說,撐得起房價只有兩個要素一個是人,另一個就是錢,恨多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嗎!要我就會回他們,連廢話你都不知道還吃什麼飯.....

這幾年房價暴漲,原因就在於市場是游資太多,年輕人怎樣怎樣的,扯什麼22K,失業率4趴還是5啪的,這些都無法決定而且撼動房市,那只是一堆人找理由鬼叫罷了

市場游資的問題,這也不是偉大中華民國政府能夠徹底解決的問題...有疑問去可以去找大陸美國日本抗議,政府能做到的只有緩和這種現象,畢竟叫人不要去賺錢這種事情根本違反人性,何況是當你是有一大筆錢的有錢人的時候,你不會趁市場好的時候賺一筆嗎?

言歸正傳,市場的游資到頭來會隨者資金潮而退縮解散,在台灣,只要不要開放共產黨來買房,就不需要去擔心房市的未來會漲的多恐怖...就這樣而已

最需要擔心的,是人的問題,台灣人口結構崩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房貸一貸下去20年,現在擁有大批房產的老人是必會向10年前或是20年前大家還在爭執的老榮民的問題一樣,全部死光光,你現在還有在聽說到老榮民事情的新聞了嗎??.......除非政府要培養大批地主,不然這些多餘的房產必然會流回市場上,後續又根本沒有年輕的人出來承接......這個跟老鼠會是一樣的道理,看誰接最後一棒.....

很多人會說現在房事怎樣高怎樣漲,人心一定不會要賠錢賣.....這些不是沒事吵的人就是標準的必死被坑的散戶,想想股票市場就好了,當散戶在追高的時候,誰不是想著這支股票不會跌,一定會漲高,所以才去買,有哪個笨蛋是因為股票會跌所以我要趕快去買等他跌下去賣掉......但是這種心理就是造就散戶永遠失敗的必然

對於一般人,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可,想要貪,先秤秤自已的技巧有多幾斤再說...



年輕人購屋...呵呵...國小騎機車...國中開汽車...直接加入共產黨住人民公社比較快!滿腦子不勞而獲!
OS:我好努力啊!沒看見我天天上01喊嗎?等等還要去看最新手機、買最流行的服飾耶,而且放假不知要去哪玩才好?忙死了!

save210471 wrote:
房子用實價課稅 問題就解決一半了
只是看政府敢不敢爾以


實價課稅,房價降低,
但養屋的成本變高,
買不起的一樣買不起。
許多中年人都買不起房了,誰還管得了年輕人....,

我好幾位親戚,個個也都有好幾間房,而且都是北市市中心,

要他們現在買房,也是簡單一句話:『現在那麼貴哪買得起啊?!』

(除非把房子賣了換房...)

IMRL wrote:
年輕人的購屋款 = 房仲服務費 + 投資客利潤 + 政府稅金 + 建商的(成本+利潤) + 地主的想法


這個等式的左右邊還有一點忽略了.
投資客穿梭左右兩邊,當市場需求沒那麼大時為什麼價格下不來,
不就是投資客和仲介用人力財力市場訊息來壟斷介入嗎?
因為法令,政府的不做為,或是政府也是他們的一群,
所以他們介入市場的成本風險相對小很多,所以才能肆無忌憚樂此不疲,

當他們持有投資房一年的成本是50萬,
但他等一年轉手可以獲利200萬,
所以他們就只會死死的抓住不放,看誰撐的久,

1.當台灣好地方的房子都在他們麼操控下
(像小國的匯率雖是自由買賣,如果政府不介入,投資者可以想要炒多高就有多高,因為永遠有需求的人)
2.當市場訊息都被壟斷,有人缺錢急著低價賣房,房仲先找誰,是那些真正有需求房的人嗎?
不是,是投資客,
3.當掌握權力市場的都不願意以服務至誠來當座右銘,目的就是要想盡辦法獲取暴利,被宰的一群永遠是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替別人著想,力量弱小的百姓,
所以房價有可能跌的下來嗎?
我相信總有一天可以,但是那天到來之時,我想台灣將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IMRL wrote:
把版主的想法, 用數學公式列出來, 你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年輕人的購屋款 = 房仲服務費 + 投資客利潤 + 政府稅金 + 建商的(成本+利潤) + 地主的想法

也就是說, "年輕人的購屋款"就是一塊餅, 而有那麼多人要分, 你現在希望這個餅變小, 又想要讓等式右邊的這些人都滿意...你就知道你的論點有多大的矛盾了.

其實, 看看這個等式, 你可以看懂很多事情(數學就是這個好處, 把問題抽象化之後, 讓你把問題看清楚)


好文推一下
網友已經寫出答案了,
照實價課稅,也就是提高公告地價到市價水準.
這個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房地產的持有跟交易成本,
可以讓大量持有者,因為成本高,而賣出房子.
不像現在,
富有地主只要付微乎其微的稅金,就可以大量的擁有房地產.
造成空屋率就算高達20%以上,一堆鬼屋也不賣房.
十幾年來享受房價上漲翻倍的的好處,政府卻只收到可憐的稅金.
公民住宅只租不賣,土地房屋權國有,
以核心家庭或單身貴族為主來規劃,
類似大學附近的高級學生宿舍套房。

IMRL wrote:
年輕人的購屋款 = 房仲服務費 + 投資客利潤 + 機會成本 + 房貸金融機構(利息) + 政府稅金 + 建商的(成本+利潤) + 地主的想法...(恕刪)


不錯的公式, 清楚的邏輯

不過我應該會再加一個房貸金融機構在裡面 (利息) 和 因買房而所損失的機會成本

排除銀髮族, 能全額交割的年輕/中年人不多

shizukaman wrote:
這個等式的左右邊還有一點忽略了.
投資客穿梭左右兩邊,當市場需求沒那麼大時為什麼價格下不來,
不就是投資客和仲介用人力財力市場訊息來壟斷介入嗎?
因為法令,政府的不做為,或是政府也是他們的一群,
所以他們介入市場的成本風險相對小很多,所以才能肆無忌憚樂此不疲,


不...有個很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
就是當行情上漲後,就算是短時間內被炒起來的,
對於早年低價購入,後來又有置產,有2房以上無貸的族群不少。
就算他們沒參與炒房,但當他們要賣房時~是不會用過去飆漲前的價格賣的

我認為現在真正有賺到錢獲利的炒房客已經退場了,現在支撐高房價的,
應該是這群認為行情已經起來,有房無貸款壓力的族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