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 事實上台灣勞動力就是過剩無誤

能夠限制你的發展的, 不是無能的國家, 是無能的自己....

zphone wrote:
菲律賓是英語系國家所...(恕刪)

在台灣的外勞當然薪水低
我們公司有一為外勞去加拿大速食餐廳打工
時薪18美金
只要你英文能力夠好
有苦的的決心
當外勞其實收入比在台灣優渥許多
偏偏台灣人常常自視甚高
又愛抱怨領22K
我覺得比外勞都要不如
我好奇的是台灣的很多老闆為什麼一天到晚喊沒賺錢
可是房子一間一間買~車子一輛一輛換~女人一個一個上
就是沒多餘的錢幫員工加薪?
還記得前兩年吧
不知道哪間企業的老闆喊公司沒賺錢要裁員還是放無薪假的時候還拿不知道多少錢去捐款然後被罵才不裁員不放無薪假的樣子

在我看來只是很多老闆趁著08年金融海嘯那波壓低勞工薪水~然後多的就放自己口袋

台灣人真的奴性很強~還一堆人一天到晚替台灣的老闆喊冤
外國的勞工都有工會而且也很團結~喊罷工就罷工喊抗爭就抗爭
可是為什麼人家外國企業照樣獲利不輸台灣企業?
還是外國勞工產值比台灣勞工高?

另外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
是關於明年可能要多放假的新聞
其中就有一個什麼大老闆出來說假放太多影響競爭力
我又很好奇的是不是才有統計說台灣勞工工作時數世界排名前幾的
那大老闆是覺得台灣勞工工作時數還不到讓他們滿意就對了?
其實到外國工作的機會還滿多的

臨近的華語系國家 - 香港和新加坡工作機會很多,而台灣熱中投資的泰國越南菲律賓大陸也有一堆工作機會,年輕的時候出去撈一筆是很不錯的選擇,除非你有家庭因素考量


勞動力其實沒有過剩,而是高不成低不就。
ff6947tww wrote:
01.廢止外勞
02.財團必須要花更多的錢雇用本國勞工
03.勞工有錢才會進行消費

蛇鼠一窩阿~...(恕刪)


以現在台灣情況, 贊成廢止外勞,

另一個話題, 人才交流根本是鬼話, 人拼命出去是爲什麼, 就是錢太少, 沒未來, 那最好是外國人就會有好人才進來, 所以外國人會進來的是什麼, 是願意做22k的科技勞工吧, 到時台灣人就真的更慘了
台灣的勞力人口並無過剩

試想如果屏除外勞還會勞動力過剩嗎??

台灣很多企業及部分人民對勞動力的人有普遍的不尊重,欺壓工人及對待勞動者的觀念及態度 (導致很多人不願意從事)

美其名說是降低人力成本但是省下來的成本有反應給消費者嗎??

這是國家對不起年輕人嗎??

因為台灣技術勞工太廉價了
到底是勞動力過剩
還是資本家都把資金拿去炒房
政府再配合炒房,不建設國家
一堆財團領政府補助領爽爽,
稅率又繳超低,
然後錯的都是年輕人

錯的都是死老百姓不會英文?
政府預算全拿去補軍公教退休金的洞
高等教育和就業市場無法銜接
錯的也是拼命打工繳學貸的年輕人?
出了社會只能領勞委會大行德政的22k
年輕人該死?

年輕人都學好英文逃到國外工作,生活
那台灣還剩下什麼?
上一代和執政者無法創造讓下一代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不可恥嗎?
搞得和菲律賓同樣下場,英文好又如何?
跟亡國有何不同?
把寶島變成鬼島的人難道不用負責嗎?
看看台灣的電視....

英文節目少的可憐...
把當家洗腦到腦殘的新聞一直玻....
大陸電視都比我們有水準多了....

新聞探討的是真的有內函...
不是網路上抓個影片然後演給你看那種腦殘新聞.....

除了少數拼命努力的人, 大部份的人都走不太出去台灣.....

3隻雞放在一個籠子跟20隻雞放在一個籠子, 哪一邊過的比較爽.....
產業不升級外移下台灣中產階級絕對是有很多變窮的空間,
一個98%能源70%糧食連金屬木材都要靠進口的島國,
以前是靠加工出口外銷賺錢
但是現在在大陸南韓競爭下加工毛利連年下降
靠只有5%毛利的電子代工產業就能把資源賺回來嗎?
中國不是一個好國家,但是全世界在消費的代工市場就那麼大,
對岸資金充裕只要前1%人力資源比台灣前50%物美價廉就可以搶走訂單讓台灣外銷經濟崩潰了
現在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錢流大陸,未來恐怕連接單都出去了。
台灣如果光做服務業和靠內需是不會產生外匯讓我們去買糧食和能源的,
長期下來物價能不漲嗎中產階級能不變窮嗎?
更別說未來長期來看國際糧食跟能源都是要漲價的

低廉的利率和物價反而讓財團控制了一切產業
現在的台灣就跟幾年前的南歐一樣
產業競爭力不足、實質生產力下降,因為銀行利率低所以炒房衝經濟泡沫刺激消費
而銀行因為獲利可能性低不願意投資企業設廠

產業外移之下,如果不算海外生產,台灣本島的GDP真的有增加嗎?
薪資所得佔GDP的比例連年下降,企業盈餘占GDP的比例上升
跟美國一樣,GDP增長的利益90%以上都歸到前10%有錢人身上加大貧富差距
所以一堆人在考公務員
因為台灣公務員的福利還是世界數一數二
但是政府官員從來就看不到怎麼做全盤的規畫
台灣菁英都去當公務員和代工作業員
然後看著政客做一堆腦殘的公共工程
現實就是現在的台灣已經不可能讓努力的賣米小工成功創辦石油企業了
房價漲純粹就是炒作,沒別的理由
甚麼人多土地少,高高的空屋率就擺在那
房價不墜,或者頂多緩跌,原因在哪?

利率低
稅率低
加上媒體被建商房仲餵養,業配文滿天飛
整天轟炸哪邊又破天價

去書局走一圈
哪個國家的書店會放滿滿的"炒房書"?

便利商店雜誌滿坑滿谷的"存房術"、"我靠房地產賺了O億元"
"小資女月薪OOK無敵存房術"
"OO藝人吃半年泡麵買安坑三房"
"月入OOK房產投資法"

廣播打開來
依然是台北灣、鄉林皇居(從朕即天下到真的不貴)、國家一號院(從獅吼功賣到現在還在賣)

台灣人,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全部都是炒房
怕通膨怕得要死,付仲介費、銀行利息的時候倒是很阿薩力

恭喜
炒到去年台灣家庭儲蓄率35年來最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