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這幾樓,大多都是居住正義,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房?

如果有,不如身體力行,用正義的價格賣給廣大的無殼蝸牛們吧!

什麼?別人賣一千為何我要賣八百?他上個月賣一千我這個月要賣一千一.

講白一點,窮酸窮酸,越窮越酸,越酸...呵呵,看看是不是越窮吧!

扯建築成本也很好笑,重點是土地,蓋一間室內面積50坪的五層樓不含電梯,大約是一千多一點的建築材料.
這是成本價格,當然要雕樑畫棟另計.
扯08年的材料高點?那怎麼不說08年的土地是多少現在多少?光公告地價都漲多少了?

重點要放在土地.越完整越大的空地,在都會區等等有誘因的地方(如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了,就只會越來越貴而已.

不是只有房價漲,萬物皆漲。因為不值錢的錢太多了。
應該要勸說有錢人和民眾拿炒房來當致富途徑吧
這樣對經濟長期並沒有好處,自己貪婪的下場就是子孫倒楣
房子是買來住的,不要只想拿來賺錢,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但是人性是貪婪和自私的.....反正...子孫是子孫的事,自己活不到那年代...

paquin1019 wrote:
以上這幾樓,大多都是居住正義,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房?

如果有,不如身體力行,用正義的價格賣給廣大的無殼蝸牛們吧!

什麼?別人賣一千為何我要賣八百?他上個月賣一千我這個月要賣一千一.

講白一點,窮酸窮酸,越窮越酸,越酸...呵呵,看看是不是越窮吧!
為什麼房地產會一直漲?

很簡單除了大環境因素之外就是政府默許, 因為政府胡亂減稅導致歲收不斷減少, 在其它方面無法增加收入的狀況下只好做多房地產來增加歲收. 房地產會一直漲-->公告地價/公告現值可以每年名正言順調高....
建材不是房地產上漲的『主因』。

一坪50萬的新屋中,建材佔的比例,應該不會超過10萬元。即使是頂級豪宅(100萬一坪),也不太可能一坪超過20萬。

所以建材再怎麼漲,也不至於影響整體房地產建物成本太多。

更何況,這波房地產上漲的推手,有大量是二手以上成屋,二手屋的漲價,更跟建材沒有關係。

房地產上漲的原因,應該從政策面去看,2001年降低土地增值稅一半,到2004年政策兩次延期後,2005年正式立法降低土地增值稅,就我個人觀點來說,這是第一波影響。財政部的稅收分析也承認,土地增值稅減半,促進房地產交易數量,讓土地增值稅收入增加,也佔整體稅收比例提高,改善財政收入。這是第一個影響。

這一點很重要,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政府的收入還能增加,代表減半前後,房地產交易的頻率,增加一倍以上,而且還是逐年增加,增加到主管稅收的財政部都有感,增加到佔整體政府稅收比例都增加的狀況。所以,炒熱房地產交易的第一槍,是土地增值稅減半。

回看政策推出的時機,是很合理,2001年前後,台灣房地產走入一個低潮,主因是1990年代,因為容積管制制度政策,導致搶建,在1997年前後到一個高潮,然後開始走下坡,空餘屋大量囤積,當年一份調查,台灣的空餘屋數量大概超過一百萬戶,更不用說接著遇上911事件、SARS事件,房屋市場交易急凍。因此政府提出政策來解決問題,土地增值稅減半,是第一槍。

第二槍則是優惠利率補助房屋貸款,陳水扁政府時期,有很多項青年購屋貸款補貼政策,剛好也遇上低率時代來臨,更別忘了,當房屋市場急凍的時候,建商沒有推案空間,他們買地囤地的成本上漲,通常來說,建商很少是一次把整個資金流都準備好,一般來說,都是獵地簽約,然後跟銀行貸款,完成交易,接著用銀行的錢來幫他扛過建築工程期間,等房子賣完了,再把錢還給銀行。因此,沒有推案,建商的土地就不能轉換成為現金,就不能還銀行錢,雖然銀行也能收利息,但這筆錢的風險就變高,相對來說,假設一塊土地價值1億,可以創造出來的房屋價格是10億,對銀行來說,銀行寧願用10億的6成去貸給買屋者,也不願意1億的土地閒置。

因此,第二槍就是為了解決房屋市場凍結,金融體系的鼓勵。

前兩槍開槍時機都沒有問題,問題在煞不住車,在2006年前後,其實房屋市場已經開始回溫了,土地增值稅的誘因,應該結束,回歸合理的漲價歸公,但沒有,而且變本加厲,土地增值稅減半,入法永久實施。當空餘屋的問題被解決(據了解大概從一百萬消化道剩下不到20萬),加上大量的公共建設在那段時間點被執行,比方二高的完工、台北捷運的路網成形、高捷、高鐵、大量的東西向快速道路(8字頭的)、雪山隧道、內湖科學園區、南部的樹谷園區等,這些公共建設投入的利潤,促進了幾個都會區都市化現象的加劇,人口更加的往都會區集中,房地產活動從『消化空餘屋』轉變成為『解決都會區新增需求』,土地增值稅減半的政策,嚴重的鼓勵都會區房地產『炒作』的誘因。

第三槍則是開放陸資,開放陸資的問題,包括贈與稅、繼承稅的降低到一律為10%,本因是希望鼓勵海外資金回流,我個人認為,本意沒錯,2008年,新政府的政見是633,卻遇上金融海嘯,為了促進消費,鼓勵資金回台, 推出一系列政策,不能說錯,但從事後來看,這些政策都有點心急,為了立刻看到成果,用了一大堆猛藥,但本質上,金融海嘯的發生,台灣並不是一個強大的經濟體,資金要大幅度來台的可能性不高,所以這段時間,沒錯,這些政策獎勵吸引很多錢來台灣,但都不是用到實業上,而是跑去投資房地產。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頂新集團,鼓勵回台上市,是希望民間游資,能夠轉換成為頂新集團的生產投資,去創造更多的經濟活動,但之前醬油事件,被挖出來的結果,這些從股市圈來的錢大量的用在買下101,或者其他房地產,剩下少部分才投入生產。

當然,中間還有很多因素,但大體來說,我個人認為,上述三個因素,是『促成』房地產炒作的主要因素。因為有炒作,房地產才會快速上升。缺乏制約,也是關鍵之一,但因為缺乏的制約,不是明確的,所以就不列入正面表列的討論。

路西法0930 wrote:
如果買房子很容易就沒...(恕刪)

01向來就是反指標,空軍越多代表房地產更熱絡,等到這裡一堆人討論到哪搶房的時候,我也要下車了,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路西法0930 wrote:
如果買房子很容易
就沒有房貸,金融體系就會全部倒閉
如果買房子很容易
就沒有人替有錢人做牛做馬,有錢人就失去奴役別人的方法了


2008漲到2014
從我們這透天厝800萬漲到一千四百萬
越看越心酸而已
反正買不起
就不管它囉



因為投資的人太多,一直在轉手價錢就一直上去,等最後買的人受不了就不會漲了.

tdbigman wrote:
建材不是房地產上漲的...(恕刪)

大大分析的很棒!

tdbigman wrote:
建材不是房地產上漲的...(恕刪)


你分析的很正確
請問你賺多少?
房地產還能撐多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