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ta-sati wrote:
日照、角度、轉換效率...
維護成本....磁磚 也要維護成本(恕刪)
以磁磚類的來說,所謂的維護成本,應該也只有當初沒貼好,導致磁磚脫落的部分
就台灣目前的環境來說,幾乎不會有磁磚本身老化損壞的更換維護成本
使用理論值是以百年記的
這個跟太陽能電池模組不一樣
目前評估效率使用年限最大是20年
還不包含整流器等電子設備的成本及維護費用
若是薄膜類型的,使用年限又更短了
另外還有就是
太陽能發電轉換成 金錢的部分
就目前太陽能發電補助金額,主要還是要看政府的政策及預算
但肯定的是會逐年降低.....
外加,單一案件申請的發電容量越大,單位發電量的補助金額越低
-----
不過不全然都是負面的,一般來說也有沒考量到的優勢
那就是可見少太陽光對建築物加熱的問題
這個在類似像台灣這類低緯度的低區比較有優勢
太陽能電池不管何種形式
多少可以減少太陽光對建築物的加熱
可直接減少建築物空調系統的負擔
並且因為冬天不需要額外的暖房成本(但高緯度地區就要負擔更重的暖房成本)
就整體來看,是有助於減少用電量的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瑞士CSEM 公司認為,太陽能是一個公認的下一代新能源,但能源轉換率不高,導致使用太陽能的公司,都需要使用大面積地方來放置太陽能板,但如果大廈外牆使用太陽能板就會影響外觀,為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CSEM 公司就開發出一個白色塑料層,令紅外線通過可以讓太陽能發電的同時,更可以解決外觀問題。
metta-sati wrote:
磁磚剝落 很常見我朋...
或是 正統清水模也很好~~(恕刪)
當然啦,磁磚剝落這件事問題有很多層面
如,水泥砂漿的比例、添加劑的比例、施工當時的溫濕度、水泥砂漿的用量
但,終究還是歸類於 "施工品質" 而非我想表達的 "材料壽命"
畢竟,單論施工品質導致後續維護成本,這個太陽能板也是躲不掉的
更別說沒列舉到的變頻器的材料成本
另外
提到磁磚骯髒問題,除非磁磚本身的釉面出了問題
要不然光滑釉面,反而不容易卡髒污,下雨時的自潔能力是最好的
不得不說,有的建築物外牆材質並非選用光滑面材質
當然容易卡髒汙
提到了材料的自潔能力
太陽能板為了維持其發電效率,必須定時去清潔面板表面
這個也是太陽能發電系統必須考量的 維護成本
過去設置在屋頂,至少清潔難度沒那麼高
但,要是在建築物表面,就不是那麼簡單,低廉的了
-----
至於清水模,只能說看地區吧
目前台灣地區降水酸鹼值監測約為 ph4.9~6.07
雖然僅只有部分北部地區降水 ph值低於5.0 算是有酸雨危害
但終究混凝土本身還是鹼性材質
若沒有良好的維護,清水模用於建築物外觀
反而會讓混凝土中性化、鈣化、裂縫就會吐白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當然啦,磁磚剝落這件...(恕刪)
你這樣算當然不可能比傳統便宜
但如果發電量大 你可以把 每座價值6000億台幣 的核能發電產算進去
共有三座 買鈾棒的錢 核能人員費用 管理費用 土地費用
火力發電 天然氣發電 相關費用 包含風險
算進去後 怎樣都划算~~~
--------------------
清水模 都會塗佈 保護材
目前最強的是 4氟塗料
清水混凝土 使用理論值 都是400年起跳~
我很少看到 清水混凝土 產生白華 / 壁癌~
清水混凝土表面的保護材料
1.潑水.輸水劑(油性.水性)-有分丙烯酸(壓克力質).矽酸樹脂.珪炳.珪酸.(都含陽離子.無法在上其他塗料))基本上都是滲透型與混凝土產生化學作用.結晶-使得水無法進入-表面產生潑水性能.
表面無保護膜-無光澤-可以保留混凝土的原狀況(容易髒汙).缺點1年須清洗-3年須重塗一次.
2.矽酸樹脂(矽利康)保護工法-底漆(滲透不含陽離子)+中塗(有光保護膜)+面塗(消光保護膜)一套工法.
基本上雖然表面有一層保護膜.但是質感不差.約2年清洗一次10年重塗一次面漆.
3.氟素樹脂(2-3氟)保護工法-底漆(滲透不含陽離子)+中塗(有光保護膜)+面塗(消光保護膜)一套工法
約3年清洗一次.15-20年重塗一次面漆.
4.4氟塗料與無基質塗料 保護工法-底漆(滲透不含陽離子)+中塗(有光保護膜)+面塗(消光保護膜)一套工法
表面非常細緻.雖然有一層漆模.但是幾乎看不出來.表面自潔功能好.約5年清洗一次30-35年表面從塗一次面漆.
CSEM聲稱,此層可以與任何結晶矽電池,並可以應用到任何現有的面板, 不管是平的或彎曲的。
and in film, 1'08"
這是一個偉大的想法,讓我們看看他們做的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