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講林口優點:
1. 鄉鎮路方正(路很好認)
2. 機能好(有outlet, 家樂福, 電影院 <- (但電影院其實是一個很無感的優勢, 會花更多錢)
3. 有林口學區, 長庚大學
4. 連接桃園15分鐘, 北市30分鐘
5. 有捷運A8 & A9, 但是真要走路到捷運站也會走很遠
6. 有林口長庚
林口缺點:
1. 冬天冷到爆, 又超級潮濕, 曬衣服不會乾(個人認為家裡必備暖爐+烘衣機)
2. 國道連接道路過小或是規劃有問題, 跟中壢一樣的問題(都堵在交流道口)
雖然鄰近林口工一~工四工業區, 鄰近華亞科學園區, 再過去觀音...
我自己是沒有聞到工業區的異味啦! (不過聞不到不代表無害)
但其實光是缺點的第一點, 我們房子就寧願租給別人, 選擇住桃園,
那種潮濕不是開玩笑的...
但林口現在一坪40-50萬? 是我聽錯了嗎?
我公司在林口, 且持有宅亦分布在新莊, 林口, 桃園, 北市, 石門水庫等... (別問有幾間, 很可怕)
那天去昕境廣場看電影, 昕境還沒完全開幕就算了, 走到文化二路及三路到忠孝路,
整個區域目測點燈率不超過三成跟死城一樣! (我看得懂什麼叫做行館, 什麼叫做空屋)
聽清楚了, 關於房價我只有篤信一個簡單的指標:
這個指標只跟需求面有關, 而需求面跟發展與注入資金有關
這指標就是: 出生率, 但是是往前推算35年, 其他都是小波動(7-8年為一個循環)
人在35-40歲會達到消費高峰, 因為這時候會有買房需求
而往前推算35-40年, 正值民國65年~70年, 是台灣錢淹腳目時代,
那時候出生率很高, 所以買賣在這時候肯定最熱絡... 我如果有其他房要脫手, 不這時候脫手要哪時候?
給個數據... 前女友在私立高中任教, 少子化有多嚴重講給大家聽...
98年時一個年級假如有1000人好了, 105年會達600-650人
房子還會漲到哪裡?
有! 有可能! 就是台灣政策(社會政策及貸款利率及稅率及開放投資環境)一樣支持富人時,
房價就只會居高不下, 但要上漲?? 有難度!!
除非全台灣的現象已經變成, 老子不缺那個錢, 那空空就永遠買不到, 多多頂多就繳稅這樣...
ccafju wrote:
如果五楊高架有在林...(恕刪)
當初因為工作的關係
賣掉臺北兩房,想說到林口可以換大一點的房子
沒想到大是大了,但沒大多少,就多一房一個停車位
兩年前的林口房價比我想像中還高啊(大概一坪二十初頭萬)
林口冬天確實比較冷
當初為了觀音山的View所以買了面東北的房子
冬天一開窗冷氣就灌進來
有好有壞啦
真的太冷就開一下暖氣
好像也沒有特別不舒服
潮濕的部分
除溼機和除溼桶應該是必備的
記得有一次去家樂福,整個架上的除溼桶幾乎被掃光了
我家裡的櫃子都會定期更換除溼桶
不時開一下除溼機
兩年下來也沒遇到什麼發霉的狀況
這兩年感受最大的變化就是上下班交流道的車越來越多了
路邊也不像剛來的時候那麼好停車
不過最近又回到臺北上班
每天回到家的時間大概都是晚上八點左右
這點是比較需要去適應的
仁義道德 wrote:
淡水房市熱烈討論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