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720325 wrote:
還有最新的災害-磁磚雨
有越來越多的現象
所以首都要遷到台中市 或是南投中興新村嗎?
中部比較安全喔
引言


從我2010年提醒大家買房要重視天然災害的危害開始
包括順向坡, 土壤液化, 斷層危害, 地震盆地共振效應等
因為從921地震的教訓, 我們可以了解臺北盆地是相對較脆弱的地質
所以距離震央較近的新竹桃園無人死亡, 臺北盆地卻有133人喪生
在台北地區,地震造成的災害與效應特別嚴重。科學家估計是由於台北盆地四面環山,會導致地震波聚集效應,再加上台北盆地土質鬆軟所致的場址效應,使震度放大的現象更形劇烈。
我發文總是引經據典, 盡量引述報導與連結, 避免空口的臆測
但是我說得愈多, 愈感覺有人盡是失去理智的惡意栽贓, 分化挑撥
只要我說到災害潛勢相關的議題
總有人要說我詛咒其他人
我不了解這是甚麼邏輯
就好像醫師勸人說:把菸戒了,抽菸得癌症的風險比較高!
病患就說:你幹嘛詛咒我!你是詛咒所有抽菸的人嗎!.....

但是時間證明我是對的, 2016年2月6日地震之後, 地質災害的議題再度被重視
國家終於公布了所謂的地質災害潛勢查詢的網站
面對它, 不代表詛咒別人受災, 而是對可能的災害做事前的防範來將傷害降到最低

臺北盆地只要居住在符合現代建築規範的新式建築裡,基本上還是可以住得安心的!
但,老舊房子是需要盡速推動都更的!

否則,為何政府要大力推動"老重建"?

如果讓更多人認同台北盆地的災害風險是比較高的
會有更多人願意忍受都更暫時的不便,而加速台北的都市更新!

所以不要再一味的說台北盆地災害風險較高是危言聳聽了!
不要再一味的說這樣的聲音只是為了賣其他地區的房子,詛咒別人的身家安全了!
更多人的認同,可以減少危老重建的阻力,創造居民,開發商,政府的三贏!
用此連結https://ts.la/wenjui44014下訂tesla,享現金優惠並擁有愛車秘書!
eoskiss wrote:
臺北盆地只要居住在符合現代建築規範的新式建築裡,基本上還是可以住得安心的!
但,老舊房子是需要盡速推動都更的!
否則,為何政府要大力推動"危老重建"?
如果讓更多人認同台北盆地的災害風險是比較高的
會有更多人願意忍受都更暫時的不便,而加速台北的都市更新!


看了很感慨.
附近有一整排老公寓,十幾年前大地震時,應力的關係,整排公寓一樓的梁柱都斷了,都是同一個位置,每戶都砸十幾萬去補強梁柱,之後發生很多大地震,但也沒有再發生災害.
只是住2樓以上的,地板放一顆彈珠,都會滾向同一個方向,因為整排公寓好幾棟都已經傾斜了!這種才算危老建築吧,無法都更的原因,是因為那裏是商圈,一樓店家生意很好,且一樓都是違建,20坪擴張到30~50坪,都更後只能分回20坪,所以一樓店家都反對都更.
反觀旁邊的都更案,當年是地主蓋最好公寓,格局材料都用最好的,是這裡最好的公寓,即使我們這裡的老公寓都震垮了,那棟地主望族自蓋的超堅固老公寓也絕對不會垮.
因為能打通政府關係,最好最安全的公寓,在換了新市長後也能通過危老都更案,30戶變90戶,謀取暴利.這裡的里民都很傻眼,一整排梁柱斷過真正危險的傾斜公寓不拆除重建,最堅固最安全的公寓反而可以通過危老都更.
都更到底是什麼?有什麼意義?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在我這裡,都更只是有錢有勢地主望族勾結市長賺大錢的方法而已.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194319431943 wrote:
更新!



問題在這裡,84年以前的緩拆違建緩拆 頂加

根本沒落日條款,造成醜陋市容跟居住危險

這塊時間一到,該拆不拆

既得利益者佔著根本不會放。

這個國家間接在鼓勵違建,當年不加蓋的都是傻子?
台灣房子早就夠3千萬人住了,人口還在持續減少.蓋新房子真的有意義嗎?

有個說法,新房子蓋得比舊房子好,所以要支持新建案和都更.
看到這種設計圖,徹底吐槽了上面的說法.
公設34%實坪11坪~18坪買千萬房屋,姑且不論cp值和實用性.
1層12戶2隻電梯,上班時間擠的上電梯嗎?花1千多萬是買辛酸的嗎?
這種格局,看起來就該是1層5戶3隻電梯,改成12戶2隻電梯,會比老房子更合宜居住嗎?
新大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意義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看美觀的啊!
所以我不認為蓋新房子有什麼正面意義.


https://www.leju.com.tw/page_blog/view/845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194319431943 wrote:
台灣房子早就夠3千萬人住了,人口還在持續減少.蓋新房子真的有意義嗎

蓋新房子當然有意義呀!可以讓買不起的人流口水。
194319431943 wrote:
台灣房子早就夠3千萬人住了,人口還在持續減少.蓋新房子真的有意義嗎?

蓋新房子就是要替換老舊建築。
台灣新生兒是少了,但是外來人口確是爆量,
去年來了80萬,今年預估100萬,
誰叫我們晶片,半導體執世界牛耳。
多少國際大牌公司全到台灣設廠設公司。
eoskiss wrote:
多數人總是不見棺材不(恕刪)


台北真的很危險千萬不要來,尤其是住桃園的,
千萬別來台北工作,玩。
JIN DER LAND OFFICE
JINDERLANDOFFICE wrote:
台北真的很危險千萬不要來,尤其是住桃園的,
千萬別來台北工作,玩。


倒也不必因噎廢食,以機率來看,台北沒有這麼危險!
如果一個人一生因為車禍而死亡的機率是1/1000
在台北因為地震而死亡的機率約只有1/100000
在桃園因為地震而死亡的機率約只有1/10000000

多數人不會因此而不敢開車不敢出門,但可以選擇安全係數高的車,小心駕駛!
所以也不用自己嚇自己,不敢到台北工作或玩

194319431943 wrote:
附近有一整排老公寓,十幾年前大地震時,應力的關係,整排公寓一樓的梁柱都斷了,都是同一個位置,每戶都砸十幾萬去補強梁柱,之後發生很多大地震,但也沒有再發生災害.
只是住2樓以上的,地板放一顆彈珠,都會滾向同一個方向,因為整排公寓好幾棟都已經傾斜了!


但話說回來,就算地震幸運生還,住在梁柱斷裂,地板傾斜的房子裡,任何人都不會開心吧?
不過你要說都更只是有錢有勢地主望族勾結市長賺大錢的方法? 似乎也過於偏激!
這些老公寓政府也願意幫忙都更呀!問題是民主社會一樓的店面反對都更似乎也不能強制他們...
都更的水太深,在台北市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都更又更難喬!
可是偏偏台北市又是最多老房子最需要都更來對抗地震災害的地方!
用此連結https://ts.la/wenjui44014下訂tesla,享現金優惠並擁有愛車秘書!
eoskiss wrote:
台北盆地的3個缺點(當然最大的缺點可能是房價太貴啦!)

1. 地震的災害風險較高
臺北盆地的震波放大效應
盆地內的振幅強3倍
在今天的地震得到明顯的應證
震央花蓮外海的地震
震度最強在宜蘭台北
黃色區域是震度最強之處
臺北盆地就是一個搖晃的小熱區
車毀(台北市)人亡(新莊1人死亡)水管爆裂(樹林)
災害幾乎都集中在台北盆地內

你以為這是巧合嗎?

最近的2002年331地震
331地震發生在花蓮外海,不過災情卻集中在遠離震央的台北市
臺北盆地內7人死亡、近300人受傷
而台北縣雖未傳出人員死傷等重大災情,但至少造成五百多棟建物受損

而更讓人難忘的921地震時
距離震央較近的桃園沒甚麼災情
台北盆地的震度卻比桃園還大
也倒了好幾棟大樓造成慘重的死傷

更早之前1986年的花蓮地震
也是震央在花蓮
死傷(15人)在台北的鮮明例子
死傷最嚴重在台北縣中和

若再加計穿過台北盆地的山腳斷層
臺北盆地內地震災害的風險實在不容小覷

2.空氣汙染不易擴散
盆地地形讓空汙不易飄散
南投埔里就是個例子
而首善之區的台北呢?
距離台大醫院不到五公里的古亭測站,過去十年的空氣污染指標(PSI)居台北市七大測站之冠,比周邊的中山、士林、松山和萬華站都高(見天下雜誌)

台北大安區為例,雖然擁有最高的房價,呼吸的卻是最差的空氣。
「大安區位處台北盆地中心,沒有風時,污染滯留不易擴散,」曾經擔任環保署空保處長、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主任楊之遠分析。
當然台北因為工廠較少
空汙沒有中南部嚴重
但大量機動車輛所排放的廢氣
也聚積在盆地之中影響人們每一口的呼吸!

3.夏天溫度悶熱難耐
這更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常識了
夏天的台北時常是全台最高溫
若不是多數人躲在空調的環境裡
台北夏天中暑熱衰竭的機率是很高的
在地球暖化的今天
台北今年可能要迎接有史以來最熱的酷暑



結果林口的空汙比盆地還嚴重!

林口好幾年榮獲北台灣PM2.5最高!

2014:





2017:

PM2.5>35.4(對身體有傷害)

林口43天,遠高於盆地



2017年台灣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2.5>35.4)不良天數排行榜






2018年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