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調推出 40 年房貸, 是在幫建商出貨底? 利息多繳多少你知道嗎?

銀行敢借我40年就敢貸40年
房貸利率算相對低了
要找到比房貸利率高收益的投資太多了
不要把錢都卡進房子裡,降低每月房貸佔所得比重
一點一滴透過利差累積,反而可以賺多一點,除了房子外累積自己流動資產財富

相信我,快速流動資產比重越多,面對人生困難時才能越從容



帥jo wrote:
今天看到新聞某銀行高...(恕刪)
40年等於二代償還制度 個人認為不錯..假設35歲生子置產 60歲退休..
繳25年 剩下15年 二代來揹15年房貸很OK 一帶走了就是二代的資產了..
這種制度 個人認為要多推廣 假設20年房貸要月繳25000 那40年房貸大概15000.
多的1萬=養育費..對受薪家庭減輕負擔.又可以養育二代..
雖然利息多支出點..不過還可以認同這種長年貸款..這未來應該會是主流...
不喜歡40年嫌太長,那就不要用就好了啊,
又沒人強迫你。

房貸率利比其他貸款低,
40年貸,有在投資理財可高興了,
人家當寶,你當屎。

THE666 wrote:
不喜歡40年嫌太長,那就不要用就好了啊,
又沒人強迫你。
)


不用買不起啊!對吧!THE666大你要講婉轉一點啦。

用租的嘛!我們這些包租公提供相對其他國家低廉的房租喔!這樣沒房的就可以保有生活品質了啊!

然後我們這些包租公來代替你們去擔那些你們認為不公不義的長時間房貸。我們很樂意這個沉重的負擔的^_^
在低利時代,
貸款年限越長越好。

3h wrote:
銀行敢借我40年就...(恕刪)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
為什麼一定得計算40...(恕刪)

房貸如果拉長到40年的話,基本上要提前繳清更是難上加難應該說你願意提前繳清嗎?假設每個月一樣繳3萬房貸,房子的本金並不是均攤在每個月裡而是每月遞增,相對的利息是遞減,也就是說銀行不是笨蛋利息當然要先賺在手裡?
最後是銀行賺飽飽建商賺飽飽。最慘的是如果大家都生一個小孩的話,大約台灣20年後就倒了吧
向銀行貸款1680萬,40年期,利率2%,
大約每年需還75.6萬 (=本金42萬+利息33.6萬),平均每個月負擔:6萬3

銀行利息收入:40年期 x 每年利息33.6萬 = 1344萬


向銀行貸款1680萬,30年期,利率2%,
大約每年需還89.6萬 (=本金56萬+利息33.6萬),平均每個月負擔:7萬5


銀行利息收入:30年期 x 每年利息33.6萬 = 1008萬


向銀行貸款1680萬,20年期,利率2%,
大約每年需還117.6萬 (=本金84萬+利息33.6萬),平均每個月負擔:9萬8


銀行利息收入:20年期 x 每年利息33.6萬 = 672萬


以上是假設利率都是一直維持2%..............
利率如果調高,銀行賺越多



簡單的說:

對銀行來說,貸款年期越長,他可以賺你利息的時間也越長
不過對於貸款者來說,貸款年期越長,每年所需償還的本金金額較低,比較輕鬆一些


放款年期越長,對銀行越有“利”









3h wrote:
銀行敢借我40年就...(恕刪)


1.假設你的父母想貸20年卻沒有能力買房子,想說既然沒能力就租房子吧,要房子等以後兒子有出息賺多一點錢再自己買

2.假設你的父母想貸30-40年苦撐買房子,父母當時已經繳了20-30年,以後兒子只要在繳個幾年1-2百萬就可以得到父母遺產房子


以上大家應該都希望選2吧..輕鬆的得到房子..
看起來像是擔心之後手上法拍屋變多,所要事先解套。
條件就是你情我願
為什麼就一定要做四十年
管他做幾年 有錢就提早還就好了
連這點決心都做不到 還是不要買房害自己跟家人比較好
而且為什麼會被賺三倍利息錢 數學有問題?有點志氣的人不會真的四
十年慢慢還。利息被賺三倍,那你怎麼不說自己也賺到時間?
那些放款出去的錢不是成本嗎? 有點成本觀念的行員都希望利息低的
房貸要早點收回來,有額度才能賺周邊的獲利。沒額度就是沒子彈可
打。

話說很多人不知道越有資產的人越愛玩套利嗎?
很多私人銀行的理財大戶都是一棟一棟透天融資出來套利,上市櫃公司
的財報裡面很多業外收入跟匯兌損益都是跟銀行融資槓桿操作賺來。
買進的基金坐再融資來增加槓桿,也不用像股票一樣要繳稅。
有錢人的投資方式不是現在這裡的酸民可以理解。
有人問為什麼銀行不自己去投資,銀行就是銀行,能以自有資金投資的
部位有受政府限制,銀行不是投信公司,自己投資那是投信的事情。

帥jo wrote:
今天看到新聞某銀行...(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