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稅通過實施後,房地產市場可預見的現象


lee0715 wrote:
誠心請教一下房地合...(恕刪)


現在買持有不到2年屬於新制應該沒有奢侈稅的問題
可是有第一年內課45%,第二年內課35%的問題,可以自己衡量看看^_^
stephen02 wrote:
如果市場是這樣好預測...(恕刪)


對啊...
如果今天是自住需求的人有需求就買即可...
今天房市的最大問題就是在過去所有的機制與利益已大大的偏向投資炒作的一方...

1.投資客不玩了,市場成交量再萎縮,只剩自住需求,偏偏台灣人口會逐年減少,自住需求也將逐年萎縮。

這樣最好,因為房地產跌了,年輕人就有能力去負擔,有多餘的經濟能力自然就會想生小孩...
現在許多人就是生活壓力大,房貸就繳不起了,當然不敢生小孩,才會造成人口紅利下降...
一個以投資炒作為主的房地產市場對國家經濟是不健康的,所造成的產業失衡的損失是無可限量的...
房子是蓋來住的不是蓋來炒的...

希望年輕人要放棄想用土地或遺產來一夜致富的想法...
四處可見的房仲店對於正常的經濟發展根本不正常,大家為了業績拼命轉手拉高房價...
這種泡沫一旦吹破就是全民的負債而得利的始終是少數團體跟依附在其身旁的機會份子...
所以我贊成
政府一定要擺明了要將房地產交易回歸到以自住需求為主的方向上...
否則台灣的房地產再讓某些人炒下去,現在連鄉下跟農地都漲翻了,再下去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房地稅的優點在只課獲利部分,不像奢侈稅通殺,但面對奢侈稅,只要熬過2年就沒事了,誰的殺傷力強,我是認為房地稅較強,因它在時間上的箝制更為加重。
對大部分投資客來說,這種投資條件,不玩就沒事,但對所有預計新投入市場的自住客就要有些認知,房地產將難以增值,頂多保值,若是你臨時遭遇困難,急用錢,它因流動性很差,只能打折出售,很多人買房辛苦一輩子努力還房貸,老了只剩一間房的作法,在你賣房時就知道痛了。
我還是認為,直接實施實價課稅最好,不要用一堆疊床架屋的規範來扼殺市場,受害的將是未來的自住客,投資客都沒進場買,哪來的損失。
明天要繳快61000的稅,我還是堅持繼續租房子...
租幾年不爽,就找大一點的標的添個2000元就有新的標的可以繼續租了.
買房...就交給有膽識的人去做吧!
我做不來.
看起來是緩跌,並且區域表現不同調,有些地方持平
我也在等著接一間,退休用

Zeity wrote:
對啊...如果今天...(恕刪)


成交量的萎縮,對未來市場的影響,蠻容易推測的,首先是房仲業,以後不會再像便利商店一樣,一條路上好幾家。再來是建商,新推案大幅減少,努力消化庫存房。而銀行房貸難推,以房貸為主的銀行獲利衰退。營造裝修相關產業,景氣走下坡。接著失業人數增加,景氣變差,這些負面影響,不知政府要如何化解,還是為了選票,先推行再說,以後的事,由以後當權者去煩惱。
怪了
這種畸形到不行的高房價
居然有人在擔心跌價
打投資客
又不是打自住
既然是自住
那就沒有買賣何來的影響
現在有房的
繼續自住沒影響
現在沒房的
跌到合理價位入手
成為有房一族
繼續自住沒影響
Kevin0905 wrote:
成交量的萎縮,對未來市場的影響,蠻容易推測的,首先是房仲業,以後不會再像便利商店一樣,一條路上好幾家。再來是建商,新推案大幅減少,努力消化庫存房。而銀行房貸難推,以房貸為主的銀行獲利衰退。營造裝修相關產業,景氣走下坡。接著失業人數增加,景氣變差,這些負面影響,不知政府要如何化解,還是為了選票,先推行再說,以後的事,由以後當權者去煩惱。


也說得太悲觀了吧!!!想想房市多頭走了幾十年,尤其這幾年更是暴力賺,才會導致房仲業跟便利商店一樣到處開吧!!!
政府政策是要考量多數消費者,不是只圖利財團跟投資客吧!!! 如果依照這種邏輯,台灣科學園內的公司應該都倒得差不多了
因為N年前開始,對岸甚至其他國家早就開始一直挖我們的高階人才不是,所以生命是自己會找到出路的,就跟商人一樣,
自己會先發現賺錢先機在哪滴!!!

人口老化→稅賦變高→薪資不漲→消費低落→生育率降→住屋需求!?

依照這邏輯,應該是需求下降房價下跌,但看看這幾年,房價暴漲,不可否認確實有外來投資客進來投資,
但主因還是台灣人普遍都認為投資房地產是穩賺不賠的吧!而且相對投資股票來說,幾乎零風險,投資報酬率又高

~yucheng~ wrote:
也說得太悲觀了吧!...(恕刪)


說得太悲觀,也許吧,等市場窒息一段時間,自然會有人出來吵說要改稅法,到時就有立委諸公出來開漏洞給人鑽,屢試不爽。

~yucheng~ wrote:
也說得太悲觀了吧!...(恕刪)


想太多了2020年 國旗會換 政府整個替換掉 大陸人民自由來台
房地產炒翻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