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目前台灣的經濟情況, 通膨指數與目前的匯率來看, 判斷台灣不會立刻跟著美國升息
警訊! (連結新聞)
"國發會今天(5/27)公布四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分數僅剩下16分,較前月大幅下修六分,達到景氣「低迷」的藍燈"
"吳明蕙說:『這次的藍燈不是季節性因素,這次出口有兩位數的跌幅,且電子產品表現都不理想,現在出口疲弱的現象需要持續的關注。』"
"據了解上次出現景氣判斷分數下跌六分是在2008年9月的金融風暴,分數由18分降為12分,且持續9個月都維持低迷的藍燈。"
目前匯率30.6附近, 這次美國若真的升息, 央行應該會不動利率, 順勢讓台幣貶值, 提振出口競爭力
===
現在與其擔心升息, 更該擔心的是台灣的經濟情況
房子一買,從來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是十年二十年,
所以真正該問的是,一旦真的升息了,你準備好了嗎?
升息時點不重要!Fed副主席:升到哪才是重點 未來3至4年升至3.25%-4%
davidsmoker wrote:
房子一買,從來不是...(恕刪)
這倒是真的, 不可能房貸20~30年期間都是低利率, 一定會經歷升息與降息的循環, 我第一間房就是這樣, 隨著2007以前經濟的熱絡, 一路升到3.3%左右, 但也不是就這樣傻傻的給他升, 因為還有轉貸這一招, 我第一間房就轉了兩次, 尤其升息循環過程通常都是代表經濟熱絡, 銀行更喜歡借錢, 所以轉貸成本就很低, 如果再自己跑代書流程, 那幾乎是零成本, 只是要再花時間跑一次貸款流程
從第一間房的貸款經驗也體會到一件事, 一段式房貸中, 固定加碼利率的關鍵, 就是在升息循環過程和銀行談利率時, 固定加碼的部分會比在降息循環的過程來的高, 所以我記得到2008年後開始的降息循環中, 當新房子再談2%, 甚至1.x%的利率時, 我那時的利率是2.57%左右, 就是我的固定加碼部分比新談貸款的人來的高, 當然我後來自然是轉貸到較低利的
所以如果房貸一定會經歷多個升降息循環, 那可以的話, 儘量在降息循環辦理房貸, 將固定加碼部分降低, 這樣也能避免以後再轉貸的麻煩, 反正一段式的i值, 大家都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