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屋成交量大幅衰退的證據

說穿了就是投資者觀望真的需要想買的人沒錢買,沒錢買又想喊誇張的價格所以屋主也不想賣。等到有錢又能符合條件的人出現就自然會成交,不然再多沒錢的人喊空也沒用因為根本就不是消費者。房屋數超過需求但也不是價格低到這些人想的低,向下空間有但不是半買半送。
中古成交量衰退又不是新聞,
大家都很清楚,
還需要特別去找證據嗎?

E.TTsai wrote:
其實很多的房仲業者...(恕刪)


所以屋主或仲介通常就是開高要讓買方殺的,這樣才買得過癮
只是有的可以殺很多,有的只能殺個意思

可以試著找急售的屋主,肯定有,但是很難遇到
那種房子不是親友不然就鄰居買走了,就算丟給仲介,只怕還沒上架就成交了。

急買的也有,奉子成婚或準岳母在催的,或長輩公寓樓梯爬不動了,或小孩長大該分房睡
或房東不租或漲租或房子要都更了,租客一家N口也不想一再搬家
狀況很多種,那急買的對於價格就比較彈性。


kimi8855 wrote:
我真的很不喜歡 賣不掉加價賣 開個會成交的價錢 不是皆大歡喜


舉例: 打八折好了, 或是直接開真的底價好了, 買方依舊砍2成, 因為賣方暴露出急著脫手的心情,
這就是問題!


絕對不能讓買方知道真實的心情
絕對不能讓買方知道真實的心情
絕對不能讓買方知道真實的心情
房市好的時候,什麼都不用管,加價賣就對了。

反正現在不賣,幾個月後可以賣更高。

房市差的時候,什麼都不用管,用力殺就對了。

反正現在不買,幾個月後可以買更低。

市場就是這麼回事。


就現況來看,不狠下心來認賠,最後只會賠更多罷了。

房子的流動性低,套住只會更慘。






不要以為地點好就沒事了。
只是"比較"抗跌而已。
換句話說就是跌比較少拉。
購屋有四個族群
1首購族,2換屋族,3投資客賺價差,
4富人購屋屯房節省遺產稅贈與稅,
在房地合一稅通過後,
1/2繼續,3減半,4消失,成交量當然大幅衰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