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人口圖,看出台灣房價沒救了 ?


方水辰 wrote:
高峰期用人數約300名,如今僅需兩人負責,一人監控電腦,另一人看守現場狀況即時排除問題。...(恕刪)


你以為這298人去哪了?

都去當房仲炒房去了.....
maybearthur wrote:
你可以回去勸家中長輩賣房

大家一起出來租房子住.......

誰勸誰啊?


台灣人口成倒三角,少數人養多數人

慘丶早期買2間丶繼承1間。閒錢又買一間。以後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rinconj wrote:
大陸現在自己認為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恕刪)


你大概不知道世界軍費排名第2~第9名國家的軍費總和,跟排名第一的美國差不多吧。

買來一艘別人淘汱掉的破銅爛鐵,妄想打贏擁有10艘現代化航母的黑科技強國?
這不就又來了~

前景不明朗   消費也就更縮手



一例一休效應 和大買千台機器人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2197913


一例一休即將上路,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昨(28)日宣布,和大預計四年內把操作、搬運、包裝等工作,全部改採機器人作業,初估至少將採購1,000台以上機器人,而且未來遇缺不補,不再新增人力。
除了和大集團外,包括上銀科技、宏全國際等大廠,也都決定提升智慧自動化生產的比重,未來幾年內將增加機器人應用及採購,儘可能以自動化來抵銷一例一休後得增加的人力成本。

沈國榮不諱言,一例一休上路後,對製造業造成相當多的不便與成本支出,政府原本的美意,是希望透過一例一休照顧勞工的休假權益,但對製造業而言,被迫必須提升自動化比重,甚至不再增加人力來因應。和大初估一年將增加9.4%的人事成本,以目前每月3,600餘萬元薪資計算,一年約增加4,300餘萬元支出。


分享對此,和大已計畫4年內採購1,000台以上的機器人,連同軟體系統建置,資本支出逾10億元。
此外,和大台灣廠現有900名員工,四年後機器人全數上線,員工將可全面周休二日。和大也不會再增聘人力,遇缺不補,沈國榮估算,以現有的人力,搭配機器人自動化作業,2019年合併營收突破百億的目標。

和大投資35億元在大埔美園區規劃的智慧自動化生產線,明年3月將正式投產,這座新廠可提升30%產能,產品良率幾乎百分之百,尤其過去傳統生產線平均一條約需22名作業員,未來只要3人。

上銀總經理蔡惠卿指出,上銀本身就生產各種工業機器人,近二年正加快智慧自動化布局,同時增加員工第二、第三專長教育訓練,在有限時間內,做更有效率的生產。上銀初估,一例一休上路後,一年將增加近4,000萬元支出。

宏全也說,一年將增加3,000萬元人事成本。目前,宏全台灣廠有1,500名員工,自動化比例約60%,後續將增加機器手臂等相關自動化設備採購,逐步提升自動化比重。

在生產排程方面,由於瓶蓋、瓶身等屬於連續生產模式,宏全未來也會儘量集中生產排程,並避開周日生產,以符合一例一休的要求。
看我的ID就知道房市未來的趨勢
vu0504 wrote:
市場裡發傳單的房仲越...(恕刪)

現在台南的仲介都到街頭舉牌了。
美國已開始升息了,未來房價會承受更大壓力
房市從2014高點跌下來到現在,量沒出來還會續跌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